APP下载

浅议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

2020-09-06苏娣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苏娣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语义和语法相互关联,在对语义、语法的交叉研究中产生了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两个术语,它们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术语,从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的产生、联系、区别入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厘清这两个概念,以期对语义学和句法学有更深入的学习。

关键词:语义配价 语义角色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082-02

动词作为典型的谓词,在语义学和句法学研究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很多理论也都是从动词入手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一个动词就像一个小句子,它的元语言释义包含着一个小情景,情景参与者在语义、语法、现实等层面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些层面间进行转换。语义配价、语义角色就是在这一次次转换中出现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尽管接近,但还是有所区别。

一、语义配价

法国语言学家特尼耶尔(L.Tesniere)借用化学的“价”概念,将配价这个术语引入语言学,从而解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能力和搭配关系。起初只用于解释动词的搭配关系,后经过众多学者努力,探究出了名词和形容词的配价。配价引起了语言学界对于语义与句法关系的思考,也促进了后来格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从广义上看,语义配价反映的是词汇语义所要求的该词与其他词之间的搭配能力,它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组合形式的情景参与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集体,反映出了词汇语义内部的情况。具体去看,语义配价特指情景参与者(在元语言释义中用X、Y、Z表示),是保证一个词语义完整的不可或缺的因素[1]。

二、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这个术语由美国语言学家菲尔默(C.J.Fillmore)提出,但实际上,阿普列相(Ю.Д.Апресян)等众多语言学家也在同一时期提出了类似的术语。语义角色一般指谓词所描述的事件或活动中的参与者角色,即情景参与者的“角色”,表示情景参与者在事件或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欧美语言学家对语义角色的研究进行得火热,语义角色出现了许多同义术语,如“深层语义格”“参与者角色”等,莫斯科语义学派关于语义角色的研究也有声有色。不管是欧美学派还是俄罗斯学派,都对语义角色进行了分类,对其范畴的研究也不相一致[2]。如菲尔默经过多次调整,划分出施动者、受动者、源点等9种语义角色(菲尔默称之为深层语义格)[3];考虑到交际结构因素,巴杜切娃区分语义角色和交际地位[4];阿普列相在词汇语义研究中则区分出主体、客体、手段、工具等25种语义角色。

三、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的联系

要想弄清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的联系,还需要借助下列两个概念:题元和支配模式。

题元是一种语言手段或者说是语言表达式,填充着语义配价,是语法层面的概念。元语言释义中的各种情景参与者组成谓词的配价,进而形成一个一个的空位,一定数量和结构的语言单位要填充这些语义空位,并体现一定的语义角色,它们就形成了语法层面的题元[5]。

“支配模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莫斯科语义学派创始人А.К.Жолковский 和И.А.Мельчук在1967年提出的,“保证一个词词义自足所必需的结构语义角色的组合就构成了该词的支配模式”[6]。支配模式作为一个语义—语法交叉层面的概念,反映了从语义到语法的中间过程。杜桂枝在《再论动词语义配价、支配模式与句子题元结构》中认为,配价静止存在于谓词语义中时,反映的是逻辑语义关系,而深层配价向上转化进入句法的过程中,原来的逻辑语义关系就转变为支配模式,而且根据谓词语义的不同,语义角色会出现在不同的支配模式中。

配价、语义角色、题元、语义、支配模式、语法,现将这六个概念的关系通过下面两个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图1中可以看到每个概念各属于哪个层面,在图2中可以看到一环接一环的决定关系:词汇语义决定该词的配价,配价进一步决定词的支配模式,最后,支配模式决定句子的题元[6]。由配价到题元的转变,也可以看到由语义层面到语法层面的转变过程。

配价是深层的,难以直接体现在表层,此时需要一定数量和结构的词的填充,既要体现一定的语法结构,也要发挥出配价的语义角色。支配模式根据语义要求,选择适当的语义角色结成组合,从而为成为句子、体现完整句法做准备。

由于语义配价出现在词汇中,句法题元出现在句子中,支配模式作为一种中间过程和交叉层面,从语义角度讲,语义配价在此处转变为语义角色,或者说配价所对应的情景参与者(X、Y、Z)在此处发挥语义角色,从语法角度讲,支配模式包含了一定的语法结构,为逻辑语义关系转变成句法关系、词转变为句子搭建了桥梁。

四、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的区别

1.定性不同

配价源于拉丁语“valentia/valens, valentis”(能力,有力的),用于表示一个词与其他成分建立句法联系的能力,它也特指情景参与者X、Y、Z;,而语义角色体现的是情景参与者之间的不同典型关系。配价是由语义决定的,是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支配能力;而语义角色则是语义配价从词汇进入句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与事实情景密切相关。前者反映搭配能力,后者反映关系;前者是固有的,后者是发挥出的。

2.状态不同

语义配价是静止存在于语义中的,存在于词的深层中;而语义角色是配价从语义层面向语法层面转换的过程中产生的动态关系。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后的结果。

3.所属层面不同

莫斯科语义学派认为,语义配价来自词汇语义,实质上是词汇语义的组成部分;而语义角色是在支配模式中出现的概念,是语义配价在该层面体现的具体作用,支配模式即属于语义—语法交叉层面。因此,前者屬于语义层面,后者属于语义—语法交叉层面。

4.表现形式不同

语义配价在元语言释义中有对应的抽象参数,在词典中常用X、Y、Z等表示。语义角色可以说是在对语义配价研究整理之后所做的一个个分类,将各配价按照表达的一定关系整合在一起从而冠以名称。前者的表现形式是语义参数,后者的表现形式是名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甚至划分出的同一语义角色名称相同;不同学者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5.抽象程度不同

语义配价对应着每个谓词,每个谓词都有自己特定类型和特定数量的一组语义配价。而语义角色则是将众多语义配价进行归纳总结,作范畴划分,不同的学者对于语义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划分方式,从而划分出了不同的语义角色,为语义配价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前者更具体,后者的抽象程度更高。

五、结语

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作为语义学、语法学研究的重要概念,经常在一起混用。尽管相似,却又完全不同,一个表示能力,一个表示关系;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过程后的结果;一个属于语义层面,一个属于交叉层面;一个为词所固有,一个是人为范畴化后的结果。语义角色由语义配价决定并产生于语义配价,而语义配价通过扮演语义角色进入语法层面,二者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厘清这两个概念,会对后续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更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家骅.俄罗斯当代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李侠.语义角色范畴对比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 2016,35(4):21-24.

[3]朱晓丽.语义角色理论述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4):54-60.

[4]张家骅.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价观[J].外语学刊,2003(4):27-35+110.

[5]郑秋秀.语义配价、句法题元及其关系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09,28(4):33-36.

[6]杜桂枝.再论动词语义配价、支配模式与句子题元结构[J].中国俄语教学,2018,37(3):8-15+7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