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刮痧》看移民文化适应问题

2020-09-06孟悦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刮痧文化交流

孟悦

摘要:随着中国侨居国外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移民和侨居者的文化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刮痧》就是一部典型的反映移民者文化身份适应的电影。结合文化适应的理论,对电影《刮痧》中的移民文化适应问题深入考察。分析影片中呈现的中美价值观念的文化冲突、移民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问题,旨在引发移民者文化身份适应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分析影片展现的中美文化碰撞后最终走向融合的趋势,揭示中美文化走向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必然性。

关键词:电影《刮痧》 文化适应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062-02

电影《刮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对移居美国的中国夫妇遭遇的中美文化冲突。男主人公许大同旅居美国八年并加入美国国籍,是位事业有成的电脑游戏设计师,太太简宁是位房地产商,夫妻二人和五岁的儿子丹尼斯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许大同曾激动而骄傲地说:“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后来,许大同把父亲从北京接到美国,一次丹尼斯肚子疼而且发烧,爷爷看不懂英文无法给他服药,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给他治疗。翌日,丹尼斯磕破了头被送到医院,医生发现他背上刮痧留下的痕迹,断定他在家中受到虐待。于是许大同夫妇被禁止接近丹尼斯,儿童福利院更是准备通过法律的手段剥夺其对儿子的监护权。由于法庭上无人了解中国的刮痧疗法,且因原告律师污蔑“中国文化崇尚暴力”而使大同失去理智。大同被禁止接近儿子,有家不能回。许父痛苦地离开美国,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令人欣慰的是,在昆兰的帮助下,这场“文化误会”解除,大同一家三口在圣诞之夜团聚。

一、中美价值观念的文化冲突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许大同在美国八年,表面上已经是“美国人”,但在深层次的价值观上仍然是中国人,由此也使许大同无法理解美国用法律剥夺他的抚养权,医生断定父亲会虐待孩子。影片中诸多不解,其本质上都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的。

(一)文化中心主义引发的文化冲突

影片中文化冲突的焦点是“刮痧”的合法性问题。对只相信眼睛、相信实践的美国人而言,七经八脉、通气之说是荒唐的。因此美国人感到莫名其妙,根本无法理解发烧和后背有什么联系。

在不同的医学观念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对多元文化的态度,能否以理解的态度允许多元文化存在,并承认文化一律平等。过去美国向来以世界“山巅之城”自称,反映的是一种强烈的文化中心主义。这在影片中反映得淋漓尽致,美国的医生不了解刮痧却否认其合理性,认为刮痧留下的痕迹就是受虐待的象征,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二)亲情至上与法律至上的冲突

人的文化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大同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把老父亲接到身边颐养天年;知道单独把孩子留在家触犯美国法律,但在接到警察局电话后还是毅然地去接父亲……可见他十分看重亲情。作为儿子,出于孝顺甘愿替父受过,中国人对于这样的做法是理解和赞扬的。为了跟家人团聚冒险爬楼,更是被中国人同情的。中国文化重情,美国文化重法。在美国,法律存在于每个角落,法律远大于亲情。

中国人讲求人与人之间的情面,有时候在事实面前,人情显得更重要。中国人重感性、亲情,与美国人重理性、法律形成鲜明对比,冲突和矛盾也在所难免。

(三)贬己尊人与崇尚个性尊严的冲突

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总归是要的。在中国人看来,贬低自己是尊重别人、给别人面子。丹尼斯在和老板的儿子一起玩耍时发生冲突,大同当着老板的面打了自己儿子。大同这样做是给老板面子,这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可以理解的。昆兰却不解:“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孩子怎么能是给我面子!”

对于注重个性尊严的美国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中国的面子观,他们认为贬损自己是愚蠢的,与尊重没关系。

二、移民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问题

(一)旅美中国移民的文化休克

影片中许大同的文化休克是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固化。移民文化适应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观念和文化身份的文化适应。文化心理的转变是不易察觉的,往往在适应了新的环境之后就被忽视,直到像影片中许大同所遭遇的事件之后才显现出来。许大同一家旅居美国八年,他们努力寻求与美国环境、交际等方面的认同,看似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但这种适应仅是外部环境的适应,不是深层的文化适应。而文化适应才是真正融入另一种文化的根本。

(二)许大同长期文化适应的失败

1.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文化重症”

在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许大同“偷儿子”在机场与许父相见,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要跟父亲一起回中国。这就表现出许大同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一开始极力融入美国,到认为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再到遭遇文化冲突后的茫然,这一系列的表现暴露许大同淡薄的跨文化意识和严重的价值观念上的文化休克。

2.从结局看许大同文化适应的失败

电影的结局是许大同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终于回家,影片伴随着大同夫妇教儿子说“China 中国、Peking 北京……”而结束。这一结局获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同和赞赏,反映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东西文化沟通的期盼。我们还应意识到,从移民文化适应的角度说,这一结局实际上并没有指出许大同一家今后的方向。在欢乐的结局之后,他们仍面临艰难的选择,是“回家”还是留在美国,如果留在美国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文化差异,怎样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这些在影片中都没有给出答案。

3.许大同作为移民者的文化身份危机和抉择

电影以喜劇的形式结束“刮痧”事件,许大同却不能停留在电影的结局里,他必须意识到文化身份的危机,以及文化身份的选择问题。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留在美国,二是回归故里。从电影人物考虑,后者必然是许大同不愿意选择的,毕竟他已经在美国闯出一番事业,如果离开就会前功尽弃。可留在美国,他就要通过这次的刮痧事件意识到自己作为移民者的文化身份转变的重要性,勇敢地面对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义无反顾地走完这条文化适应之路。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刮痧文化交流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