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视域下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0-09-05瞿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6期
关键词:反贫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摘 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溯源、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关系和安徽省天长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共同富裕;天长市;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在历次全会文献中是第一次提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初心使命的接续和传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2035年的中国擘画出宏伟蓝图,安徽省天长市面向这一美好愿景,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锚定目标,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采取有力的保障举措,带领全市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一、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溯源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共同富裕思想追溯

共同富裕從字面上来讲,包括“共同”和“富裕”两个相互关联的词语涵义。“共同”这个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有两层涵义,一是在范围上表示“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二是“大家一起(做)”,这个意思里面有个动作性的规定。“富裕”有“(财物)充裕”和“使富裕”两个意思。因此,共同富裕是大家一起努力使财物充裕富足或者可以理解为财物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共同拥有的。

学术界对共同富裕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财富“个量”和“总量”目标的统一,是社会成员生活普遍富裕和收入适度差距的统一,是社会发展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1]。另有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我认为这是对共同富裕的一个歪曲理解。我们讲的共同富裕既包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含了综合国力的全方位提升,是民富与国富的统一,也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民逐梦共同富裕已有千百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同思想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和向往,是对现实历史的一个重构设想。

“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1953年12月16日《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当时倡导的是“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2]。毛泽东直接主持、参与起草,并对《决议》草案进行了重要的修改。虽然不能确定这个概念是否由毛泽东首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毛泽东首倡。

毛泽东最初接受的是儒家教育,诸子百家及近代康有为、孙中山等的大同思想深刻影响着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毛泽东一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他说到,“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3]。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接力棒式地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加以探究和摸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思想已经比较成熟。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4]。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完整解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从该论断中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研究共同富裕道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提出了两个具体安排:一是提出浦东新区开发战略,继续鼓励东部地区先富起来,用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二是重点实施东西对口扶贫计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21世纪初,胡锦涛同志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他认为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用先富带动后富,相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到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6]。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7]。习近平同志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成功实践。

综上,坚定不移地探索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发展道路,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夙愿,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共同富裕思想基础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反贫困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以揭示资本主义贫困与剥削制度的雇佣劳动的思想观念。在该书中,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雇佣劳动制度的奴隶制本性受到了马克思的强烈批判。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从最重要的资本问题出发,深刻分析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资本主义剥削造成了工人的贫困的重要观点。他认为,在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中,“工人想维持自己的工资总额,就得多劳动:多工作几小时或者在一小时内提供更多的产品。这样一来,工人为贫困所迫,就进一步加重分工带来的恶果。”[8]。意思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工人所创造出来的劳动,并从中获取超出付给工人工资的更多价值。换言之,就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生产出了产品,还生产出了资本,资本家无偿利用工人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以取得对工人的进一步剥削和压迫,造成工人贫困问题越发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一旦资本和雇佣劳动成为它们自身的前提,即成为先于生产本身而存在的基础,事情首先就会是这样:资本家除了拥有工人用来再生产自身、创造必要的生活资料即实现必要劳动所必需的原料和劳动资料的基金以外,他还拥有使工人实现剩余劳动,即实现资本家的利润所必须的原料和劳动资料的基金。”[9]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只会更加贫困。所以,马克思提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他认为:任何生产要以促进人的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已经形成。

随着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脉络梳理,马克思逐渐开始研究反贫困理论的实践路径。马克思认为,随着国际工人运动不断爆发,工人通过抗争争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人阶级的贫困,这样的抗争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者消除工人的困难和贫困状态。通过马克思的潜心研究,他认为只有消灭资产阶级的雇佣劳动制度,从制度层面深刻改变社会阶级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者消除工人阶级的贫困,达到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关系

(一)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指导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都知道,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当时苦难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实践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这很鲜明地为共同富裕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目前之所以还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标准,主要是因为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造成的。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所带来的贫困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仅表现在老百姓的收入差距方面,还表现在我们的民主、法治、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是使全社会人能共同享受、享有社会财富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铺好路,造好桥”。这里需要重视的是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都要达到和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我们所坚持的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民生共享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奋斗目标。

综上,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不管是实现2035年我国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还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维度和经济基石的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都落实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中心点上,也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奠基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根据这样的一个核心要义,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必须体现在创新驱动、注重产业升级、双循环背景下扩大内需扩大开放等等方面,更应该是平衡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现在提倡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为了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促进就业、加强社会治理、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均衡、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人口老龄化应对办法、全面开展健康中国建设等等。

三、天长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的最东部,地处华东腹地,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除一面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外,天长北、东、南三面都与江苏省淮安市、扬州市和南京市接壤,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市。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6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位列安徽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第一名,全国工业百强第57位、全国创新百强53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53位等百强榜单,还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等国字号荣誉。

(一)坚持协同发展,城乡统筹持续发力

提高城市品质。要形成全市一盘棋思想,巩固好、维护好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成果,要形成常态化管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要再发力,树立创园必成信念,主动担当作为,敢抓敢管。继续推进国土空间总计规划编制,打造数字天长地理空间。改造易堵交通路口,根据实际情况新建生态停车场。及时更新公共自行车,做好车辆维护工作,提升城市出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拆除违建,净化城市空间。要加强河流城区段绿化维护和修补工作,加快建设河道绿化景观工程,美化城市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提升人居环境,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努力做到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加强对农村产业投资力度,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实现集体经济高收入。要按照“五清一改”要求继续推进村庄整治和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打造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形成良好乡风文明。

(二)坚持共建共享,坚实有力保障民生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落实政府购买岗位政策,始终将保民生稳就业放在首位。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创业贷款发放,推进创客空间建设,加强创业服务,形成优良营商环境。重视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如菜市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汽车充电桩建设等。改造农村危房,保障农民居住环境。不折不扣发放城乡最低保障金,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严格落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落实方案体系,重点防范化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重大风险。加强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建设,重视信访积案和重复案件化解力度,建设人民满意信访工作窗口。要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放在重要位置,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构建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

(三)坚持一体化发展,融入长三角

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金牛湖新区配套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争取特色项目落地金牛湖,努力对接南京大江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泛美航空大学城建设,为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中小企业园,聚焦发展新动能。加快宁淮高铁站核心区建设,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加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招引芡实产业链项目,实现农产品附加值高质量产出。

加快沿苏经济带建设。政府要积极支持沿江苏边界的秦栏、铜城、汊涧、金集、郑集、冶山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强与江苏南京、扬州产业联动协作,形成一镇一品,重点打造特色产业。重视高邮湖风光带和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二期项目建设。加快与江苏的交通互联互通,做好路网规划。

参考文献:

[1]于成文,王敏.共同富裕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1—662.

[3]毛澤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3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58.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6.

作者简介:

瞿磊,(1988-),女,安徽天长人,中共天长市委党校教务科四级主任科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反贫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