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钛酸锂/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中水热法的应用

2020-09-04婷,何

化学工程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流密度充放电电化学

唐 婷,何 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石墨烯的基本特点在于具备较高的导电率,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以石墨烯为原材料,将其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结合后,经特定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优良,具备较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此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充放电时可较好的抑制体积变化,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且石墨烯导电性良好,因此,在此基础上制得的复合材料还可实现稳定的电子传输。

1 实验部分

1.1 石墨烯的制备

选取容量100mL的三口烧饼,精确获取115mL 98%的浓H2SO4并完全置入该瓶内,转移至冰水浴中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检验瓶内温度情况,若实测值满足0~5℃的条件,则掺入5g石墨粉、15g KMnO4和2.5g NaNO3,给予持续性的搅拌,经过2h的低温反应后,生成墨绿色的混合溶液。在此基础上,向其中滴加230mL蒸馏水,改变水浴温度(设定为98℃),当该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后,通过匀速滴加的方式共加入300mL蒸馏水,此操作后再次调节水浴温度至30~40℃,维持在该区间后滴加 30%H2O2,在其作用下溶液转为亮黄色。此时,及时过滤并通过蒸馏水的作用使溶液呈中性,转移至温度恒定为80℃的环境中烘干,可生成适量的棕色粉末。选取部分氧化石墨,将其转移至石英管内,受到N2的影响,加之800℃的高温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从而产生絮状氧化石墨烯,总体呈黑色,置于H2气氛中并维持400℃的温度环境,给予持续2h的还原,最终生成石墨烯,其特点在于具备较高的纯度。

1.2 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精确量取4mL的钛酸四丁酯(TTIP),将其置入总量为20mL的异丙醇溶液中,在玻璃棒的作用下加速溶解,此后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将预先准备好的TTIP溶液通过滴定的方式添入其中,转移到超声仪内给予1h的超声处理。经配制后获得20mL的乙醇溶液(其中含有1g的LiAc),并将其完全置入上述所得的混合液中,整体转移至聚四氟反应釜内,在恒温条件下加热处理并持续24h,随后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使其恢复至室温即可。获得产物后,置入真空干燥箱内,调节温度至80℃,在此环境下经过干燥处理后可生成灰色粉末,并利用H2还原气氛给予持续2h的加热处理,经上述流程后,最终即可得到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1.3 材料的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1.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本次实验选择的仪器型号是UltimaIV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丹东通达科技有限公司),在该设备的支持下展开物相分析,加深对制得的复合材料的认知;并使用S-3400N显微镜(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主要用于对复合材料形貌方面的分析。

1.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选择的是市面上典型的CT-3008W型电池检测仪(深圳市新威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通过恒流充放电的方式评定电池性能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2.1.1 XRD表征

图1 石墨烯、Li4Ti5O12、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XRD图谱Fig.1 XRD patterns of graphene,Li4Ti5O12,Li4Ti5O12/graphene nanocomposites

根据图1的内容展开分析:以纯相的Li4Ti5O12为例,通过对XED图谱的分析得知,共产生7个衍射峰,其与钛酸锂的晶面一一对应,这一规律在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XRD谱图中亦是如此。较特殊的是石墨烯的特征衍射峰,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其在复合材料的衍射图谱中并未表现出来,分析其原因,与复合材料晶相具有规整性有较大的关联,其具备极高的衍射强度。而根据此特点可以推断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特点,即在石墨烯结构特性的影响下,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变Li4Ti5O12的晶体结构,但这一变化规律具有协调性,即两类材料的结构可实现有效的复合。

图2 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图Fig.2 SEM of Li4Ti5O12/graphene nanocomposites

2.1.2 SEM表征

根据图2内容展开分析,在水热法的指导下,基于特定工艺可制得纳米Li4Ti5O12,其具备分布均匀的特点,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储锂空间。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团聚现象,因此,制约了循环性能。而根据石墨烯片的特殊性,该材料可与纳米Li4Ti5O12达到有效复合的效果,各自的晶体结构依然得以保留,并未遭到任何形式的破坏。从石墨烯的特点来看,其含有丰富的片状结构,带来的结果是有效阻碍了纳米Li4Ti5O12的团聚,而这一影响机制在纳米Li4Ti5O12中也是如此,可起到组织石墨烯片团聚的作用。

2.2 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2.1 恒流充放电性能分析

实验中选择的是100mA·g-1的充放电密度,获得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曲线图,具体见图3。

图3 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首次、第2次和第10次的充放电曲线Fig.3 Li4Ti5O12/graphene nanocomposites first,second and 10th charge discharge curves

由图3可知,该复合材料首次放电与第2次放电两个阶段所对应的容量差较为明显,该值为94mAh·g-1。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首次充电具有特殊性,该阶段产生SEI膜,受次影响将有绝大部分Li+被消耗,当进入到第二次放电时,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电容量差距,但这一现象仅发生在第二次放电过程中,后续阶段极为微弱。

并且,充放电曲线具有较高的重合性,从这一角度来看,证实了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在经过持续10次的循环后,检验此时的充放电容量,可以得知两项指标分别为212.4和214.5mAh·g-1,将该值与钛酸锂对比可知,其明显偏高。

图4 3种不同配比的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曲线Fig.4 Thre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Li4Ti5O12/graphene nano Charge discharge cycle performance curve of composite

根据图4内容可以得知,若石墨烯用量为0.02g,分析此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情况,得知首次充放电容量值分别为225.5和321.9mAh·g-1。此后,在经过30次循环后,两项指标的实测值分别为193.3和195.0mAh·g-1。根据此数据对比分析,相较于单一组分的钛酸锂而言,此处产生的复合材料明显具备更高的可逆容量,后续阶段的循环充放电容量不存在过大的差异,且衰减幅度也极为微弱。

改变石墨烯加入量,若该值提升至0.03g,分析此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情况,得知首次充放电容量值分别为236.1和334.7mAh·g-1。此后,经过30次循环后,两项指标的实测值分别为209.7和211.9mAh·g-1,综合对比上述掺入量的性能结果得知,此处的复合材料可逆容量有所提升。根据后续阶段的循环充放电容量结果可以得知,不存在过大的差异,且衰减幅度也极为微弱。

再次改变石墨烯加入量,若该值提升至0.04g,分析此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情况,得知首次充放电容量值分别为275.1和387.6mAh·g-1。此后,经过30次循环后,两项指标的实测值分别为260.1和263.9mAh·g-1,综合对比上述两种掺入量的性能结果得知,此处的复合材料可逆容量有所提升。

以上分析表明,在石墨烯使用量加大的条件下,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具备的充放电容量持续提升,同时表现出较为良好的循环性能。且在各类石墨烯掺入量中,以0.04g的方式应用效果最为良好。

2.2.2 倍率性能分析

图5 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曲线Fig.5 Li4Ti5O12/graphene nano meter at different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rent densities charge discharge cycle performance curve of composite

由图5可知,调节充放电电流密度,若该值设定为100mA·g-1,分析此时的复合材料性能,得知其可逆容量约为380mAh·g-1的水平;若该值提升至200mA·g-1,此时可逆容量有所下降,约为 280mAh·g-1;若该值提升至500mA·g-1,此时可逆容量再次下降,约为 230mAh·g-1;当该值达到 1000mA·g-1时,可逆容量依然下降,约为200mAh·g-1;再次提升充放电电流密度,若该值达到1500mA·g-1,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仍然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该值约为175mAh·g-1;最后,当充放电电流密度加大至在2000mA·g-1时,通过对可逆容量的分析得知,此时该值最低仅为145mAh·g-1。

根据上述分析得知,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复合材料容量则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若电流密度超过500mA·g-1,此时的可逆容量变化特性有所变化,即下降趋势逐步放缓。而在1C(1000mA·g-1)的条件下,其依然具备与 200mAh·g-1相趋近的可逆容量,从这一角度来看,充分说明该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极为优良。

3 结论

本文以石墨烯为基础材料,引入水热法,将其与Li4Ti5O12复合后,利用各自的结构优势制得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分析材料性能,XRD结果表明,水热法的应用效果优良,可发挥出Li4Ti5O12的结构优势;而根据SEM分析得知,两类材料发生交叠,因此,可达到阻止团聚的效果。

通过电化学分析得知,复合材料具备极为可靠的电化学性能。尽管经过了30次循环,但该材料依然具备260mAh·g-1的可逆容量,且仅存在微弱的容量衰减现象,因此,具有可靠的循环性能。尽管在1C高倍率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也与200mAh·g-1下大体相同,由此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同时,石墨烯含量加大的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在可逆容量上也表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

猜你喜欢

电流密度充放电电化学
考虑电化学极化的铅酸电池电流密度分布的数值分析
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放电效率的研究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关于量子电化学
基于SG3525的电池充放电管理的双向DC-DC转换器设计
电化学刻蚀InP过程中电流密度对刻蚀深度的影响
汽车用蓄电池充放电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一种平抑光伏和负荷波动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