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应该扩大认识中国的“信息面”(讨论)

2020-09-03李海东

环球时报 2020-09-03
关键词:对华政策精英舆论

李海东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近日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指出,中国有将大量外国新闻译成中文刊发的报纸,而美国却没有;中国教育中英语的普及率远高于美国教育中中文的普及率。该文认为,在中美处于长期战略竞争状态下,由于在对对方语言、文化、历史等的认识方面,中国远远强于美国,所以美国正输掉与中国的信息战。它确实指出了美国对华政策中一直存在的根本不理解中国的固有缺陷,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美国自身政治文化偏执性和信息常常被政治化处理带来的危害。

首先,当下的美国政治精英普遍缺乏以谦逊和平等心态与他国交往的意识,难以真正欣赏他国治理模式,主动深入理解他国历史文化。按照他们的思维,只要他国理解了美国,就会对美历史、文化与治理模式备加欣赏和模仿,既然未来各国都会“美国化”,就没有什么必要费心思去理解他国语言历史文化。这种美国优越论观念弥漫于政治精英群体,使其对外部世界深刻变化缺乏足够敏感性。过去30年,中国在学习美国的语言、文化、科技和制度方面始终没有放松,事实证明,这的确也是中国对美外交大体取得成功的重要缘由,相比之下,美政治精英对华认识相当程度上存在“师爷”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对华一厢情愿和扭曲认识。明智的政策通常扎根于对他国历史、文化、政情与社情富有洞察力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美对华政策反复难如其愿,很大程度上与其不能深刻理解中国有关。当前美国政治精英对华政策的反思再次走入僵局:懒于理解中国,而以近乎病态的意识形态标准界定其对华政策。多极的世界要比单极世界更合理,美国显然对此还很不适应。

其次,美国在当下新冠疫情起源和影响方面对中国的指责,不仅与美方仅来自英文的相关信息源单一有关,更与美方对信息做误导性解读有关。信息要被最大范围人群持久理解与接受,关键在于信息的准确性或真实性。当下网络时代的英文世界中,关于中国的信息比以往增多,尽管难言完全准确,但向美方政策群体提供信息分析的研判者只要有足够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文化与知识储备,完全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产品。然而现实是,美方在涉华信息方面发挥作用的舆论和情报两个领域都进行了意识形态化操作,导致其涉华舆论变成了频繁造谣,涉华情报变成了无底线构陷,对华所谓“信息战”成了“政治战”。一旦走到这个地步,美国即使有再多深谙中国文化、历史、语言的专家,他们在舆论与情报中的作用也最终取决于他们是否政治化解读“信息”。一旦真正客观研判和公开表达“信息”,他们在对华政策领域中就会面临或被诋毁或被边缘化的困境。美方将涉华疫情信息上升到“战”的高度,这意味着他们掌握的疫情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对疫情处理的“脑筋”出了问题。

第三,美国不缺少真正了解中国的专家,但他们在政策领域往往处于边缘位置,而那些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等持居高临下态度做美国化解读的专家,反而在当下美对华政策领域影响不断抬升,备受媒体热捧。在美国涉华舆论的关键领域,充斥着这一类专家对相关事件先入为主的片面解读,他们在舆论场中的呼风唤雨,一定会反映在美涉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过去30年已经被证明是彻底失败的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等美国重大外交决策,无不与决策前国内舆论一边倒有关。当下美国涉华舆论的确存在鼓噪美政府再犯大错的可能性。为避免此种悲剧出现,美方有必要加强美国社会对中国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学习力度,更有必要及时了解中文世界对各种涉华重大事件的观点或解读。

客观而言,当下世界不缺少对涉华议题予以解读的美方声音,但却缺少将中文世界对涉及重大关键议题观点与解读进行及时译介,并在美国和西方大范围传播的媒介。这使得美方难以获得更丰富的、原汁原味的中文世界认知,也导致其在一系列重大议题上因英文消息不够而带来对策视角的缺陷。读懂当下处于巨大变化中的中美对双方而言都极富挑战,将中文世界的观点更客观地铺陈在美国民众乃至决策群体面前,使其对事件原委能做自我判断,而非一味受扭曲性信息误导,对中美关系稳定会有帮助。▲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猜你喜欢

对华政策精英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本 期 导 读
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