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医开启互联智慧新时代

2020-09-03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远程河南省肺炎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河南省人民医院取得了省内第一张互联网医院牌照,标志着该院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8年8月22日上午11时许,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的诊间内,一次跨越国界的线上问诊正在进行。51岁的李女士定居卢森堡,曾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两周前又在卢森堡当地医院进行了子宫全切手术,术后出现了出血状况,在当地外出就诊有很多麻烦,当了解到河南省医新上线了网上问诊后,便赶紧预约了专家,在家里打开电脑摄像头,连线上了妇科的副主任医师李睿。

李主任在线上详细询问了李女士各种症状,耐心地解答了李女士各项提问,并给出了四种处理意见及生活注意事项。长达四十分钟的线上视频问诊,完全解决了李女士的就医需求,免去了她不便去当地医院复查的麻烦。李女士感动不已,连连称赞,感谢医院的就医新途径。这是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上线以来接诊的首位华人患者,跨越国界的线上问诊不仅满足了这位同胞的就诊需求,也让她感受了祖国的温暖。

2020年4月14日,在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试运营两年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河南省医增加第二名称“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准予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据悉,这是河南省开出的首张互联网诊疗牌照,对于当地患者就医模式的改变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管理模式

早在2015年,河南省医就已建立了省域范围内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2018年6月26日,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上线试运行。河南省医党委书记顾建钦说,建设该平台,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一是要体现互联,只有互联,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和分级诊疗,才能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二是要体现在大健康视野的背景下,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关怀;三是要从服务功能上,立足需求导向,将服务功能、模块设计、为民便民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人性化设计;四是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区域协同、供给协同,将百年省医积淀下来的质量和安全理念在线上得到拓展;五是着力打造涵盖多院区、多中心、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系统。

河南省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武素英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医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要求,采取“医院自建、顶层设计、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建设模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4月14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河南省医增加第二名称“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准予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在管理架构方面,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院长由河南省医院长兼任,设置在门诊西区5楼,下设互联智慧医学中心、互联网医学科、业务管理部、网络信息部、物流配送部、综合保障部等6个科室,分别由医院相关职能部室选派人员兼任,协调相关工作。

在人员配置方面,有专职工作人员19人,兼职人员4人,其中管理人员10名,工作人员13名;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1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员4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4人,临床医学专业人员1人,护理专业人员8人,其他专业6人。

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医院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建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包括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互联网医院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制度、互联网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在线处方管理制度、患者知情同意与登记制度、在线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在线复诊患者风险评估与突发状况预防处置制度,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正是由于完善的管理模式,2018年,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就通过了河南省公安厅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2019年5月,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主动对接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接受实时监管,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依法规范开展。2019年6月,河南省医正式申请执业变更,增加“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和“互联网医院”第二名称。2019年7月,通过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的现场审核。

25093例

目前,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线上问诊量25093例,注册用户71648人。

名医触手可及

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是河南省医实体医院全流程医疗服务向移动互联网的延伸,以“省医三级医院为龙头,市级医院为区域中心,县级医院为基础纽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建设模式,推动高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系统向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触手可及见名医,省医专家在身边”,助力“分工明确、覆盖广泛、资源共享、互联智慧、服务同质、便民惠民”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据介绍,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现已初步建成涵盖综合预约、网络问诊、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分级诊疗、空地一体化救援、远程监护、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检验、物流配送、国际医疗服务等20项服务功能在内的系统模块。

尤其是线上问诊功能,针对各类常见病和慢性病,开通以专病、专症、专诉为特点的远程专科门诊、护理门诊、药事咨询门诊、急诊远程门诊等,选派医院各科室优秀医务人员,通过在线视频、语音、图文形式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医生在线开具相应的医嘱信息、检验检查医技申请,患者可以根据手机端医技预约信息,合理安排时间,来医院完成线下检验、检查并预约下次复诊医生时间。

武素英介绍说,社区居民、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可通过电脑端、移动终端登录一APP(“河南省医”)、两网(河南省人民医院官网云医院模块、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官网)、三微(“河南福音省医”官微、“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多处链接跳转,享受身边的优质健康服务。同时,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支持微信、支付宝、医保卡、银行卡等多渠道支付方式。诊疗过程中如产生医嘱信息,还可生成对应的电子处方单,电子处方单由药师审方后,根据患者购药流程的选择,流转到河南省医互联智慧药房,线上配送药品到家,减少患者来回奔波医院的麻烦。

此外,为了助力分级诊疗,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连接了河南省17家市医院、121家县医院,形成基于互联网医院的超大医联体。实现了HIS、LIS、PACS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在医联体内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教育、手术示教、课件点播、检验检查协作服务等创新协同诊治服务,并持续优化创新帮扶机制,建立了“院领导分区协调+首席学科专家负责+联络员对接服务”工作机制和“三固定”工作模式(固定医院、固定时间、固定专业),提升了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利用率、服务效率和协同效率,起到了高效的“双下沉、两提升”的作用,获得各级相关领导的肯定,并作为落实分级诊疗的样板医院由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报道。

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1月25日,一个“特殊”农历大年初一,受“嗓子疼、打喷嚏、喉咙干、咳黄痰、流鼻涕”等困扰多天的董女士,通过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咨询服务门诊,足不出户享受到了多位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董女士成为河南省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门诊首例患者。

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医第一时间设立“联防联控-新冠肺炎患者远程会诊中心”,联通100余家收治确诊(疑似)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联通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系统,在电脑端、移动终端上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医学中心三地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培训。

医院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治网络服务专家团队。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科等与新冠肺炎防治相关的高年资、高职称、有经验的专家,在线免费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影像会诊、远程培训等,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与救治方案,为有需求人员提供视频问诊、图文咨询、电话咨询等每天24小时线上诊疗服务,提供健康指导、诊疗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健康服务院免费线上问诊15922人次,其中新冠肺炎专项咨询线上问诊量12241人次,问诊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58天,最大的80岁;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病人505例,其中会诊新冠肺炎患者14例,会诊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66例,覆盖18个地级市60个县级医疗机构;组织多学科专家与河南省医公共卫生中心隔离病房视频会诊299例;96195电话量27527人次,其中新冠肺炎专项咨询783人次;通过远程培训的方式,举行疫情防控远程专题讲座11场,参与收看人数达1万余人。

2020年2月18日,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在河南省医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询问了解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新冠肺炎线上咨询服务门诊上线以来取得的成效并给予肯定。2020年3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河南省医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时,调研了解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线上问诊流程,肯定了医院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的做法。

目前,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线上问诊量25093例,注册用户71648人;面向基层医院开展远程视频会诊20923例,远程病理53310例,远程心电68448例,远程影像1462例,远程超声68例,远程手术示教20场、远程麻醉示教16场;远程直播授课965场,124家医院参与听课8673次,听课人数7.57万人次;麻醉科疑难病例讨论、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消化道肿瘤MDT等直播活动举行108场。

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内各学科专家开展远程会诊。

顾建钦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省医将继续严格依法依规,切实保证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一切服务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服务的技术与品质要与实体医院完全同质,体现河南省医的水平、技术、品质,让大家放心。

其次,将把群众对大健康、大卫生服务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研究,以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的模块、功能、信息、数据、便捷程度为中心目标,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大数据和5G信息技术,让服务更快、更方便、更具有参考性和真实性。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让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患者个人需求相连接,使群众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对相关医疗服务的了解、预约与管理。

此外,还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和监测,以及未来灾难医学、战争医学、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事件救治方面,探索如何更好地对基层开展线上帮扶和支援。力争把重大公共卫生医学事件的临床救治中心建在河南省医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这也是省级公立医院的一种思考和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远程河南省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远程求助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