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出彩战疫报道 为践行“四力”绘答卷

2020-09-03

记者观察 2020年23期
关键词:笔力眼力脑力

大疫如大考。

2020年春节,正当笔者纠结回老家过年,还是开启家庭旅游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破了所有规划。1月24日,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作为一名挂口医疗9年的老记者、泉州2003年非典时进入隔离区采访的记者之一,笔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入战斗,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参加了一场规模、强度、风险远高于非曲时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用新闻人的不畏艰难精神,努力书写一张合格的新闻答卷;用生动准确的抗疫报道,探索新闻人如何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个时代命题。

一、走好脚力,让宣传更加贴近防控一线

增强脚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动体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好记者永远在路上,新闻的源泉在基层,新闻的富矿在一线,新闻的活力在现场,记者只要走出去、沉下去、扎下去,才能让宣传更加贴近防控一线。在此次疫情宣传中,笔者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要求,努力在一线中展现风采。

随着疫情的发展,许多市民心存疑问:这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是如何检测出来的?检查准不准确?在1月26日晚上,笔者从泉州市防控办下班搭疾控中心的一位朋友回家,路上他提到了标本如何检测的问题,笔者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市民非常关注的问题,一路上咨询了许多问题。当天晚上9点52完成了新闻策划方案,迅速提交给疾控部门。随后,在疾控专家们的配合下,完成了采访工作。28日,在新媒体发表了《24小时坚守,4小时出结果!泉州晚报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揭秘冠状病毒检测技术》报道,在全省率先揭秘了新冠肺炎疫情检测的细节,回应了市民的关切点,泉州市所有的媒体纷纷转发,起到了释疑答惑的作用。

截至2月5日,泉州市已有4例患者治愈出院,泉州市4例治愈出院的患者,将极大增强全市人民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多病例治愈的背后,是广大医护人员辛勤的付出。记者走进安溪县救治定点医院——安溪县医院,听医护人员讲治愈背后的故事。我们推出的报道《安溪县战“疫”一线突击队员:63名医护人员4小时一班的生命接力》,在报纸和新媒报推出后,受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好评。

经过50多天的艰苦奋斗,3月6日,泉州所有确诊病例终于全部治愈出院。当天,笔者听闻省里专家,正在对泉州最后两例确诊患者进行会诊,迅速投入工作状态,与传染病医院和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终于,在专家会诊得出治愈结论后不久,就迅速在各媒体推出了独家报道《泉州,“清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

对疑似病例的医学观察14天,是疫情“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重要举措。那么,居家隔离的措施究竟如何呢?笔者采写了《集中隔离是什么样的状态?!实地探访一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文章,通过对晋江紫帽设立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观察点采访,细致的观察,化解了群众的疑虑,有利于群众主动参加隔离,预防疫情扩散。

二、提升眼力,努力明辨是非推动防控工作

眼力,就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功。面对疫情发展的万千气象,笔者努力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本质,从众说纷纭的争议中明辨是非,从快速变化的实际中把握规律,使宣传工作始终符合防控工作要求、推动防控工作发展。

(一)增强眼力,要时时“盯”着主角

人民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角。“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在本次疫情宣传报道中,笔者独家了解到,台籍医学博士张峻斌,在战“疫”关头,执意从台湾回大陆参加抗疫工作,想方设法购买了10支电子体温监测计,捐给安溪疫情防控指挥部,还发动两个读大学的孩子拿出压岁钱,为防控疫情捐助两万元。笔者为张教授的爱国情怀所感动,深入采访,发表了《台籍医生同心战“疫” 见证中国硬核力量》文章,在战“疫”宣传中挖掘了独特的典型人物形象,报道得到了东南网、福建卫生健康新闻网等媒体的转载,中新社、新华社、人民政协报、福建日报新福建APP等数十家媒体也纷纷报道,使得张峻斌的抗疫典型事迹在全国引起反响。

(二)增强眼力,需要有同气共情的人民情怀,及时“看”到群众的关切

在防控宣传期间,笔者利用挂口优势,充分增强眼力,独家刊发了《泉州发热门诊公布》《卫健取消春节休假》《泉州防控方案出台》《泉州中心市区8家公立医院开放周六门诊》等含金量高、社会影响广的10多篇独家报道,通过权威报道,回应群众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不少报道成为各新媒体的头条。

三、增强脑力,努力把准疫情宣传的“指南针”

脑力,是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

笔者不仅在一线采访,同时还是报社借调到泉州市防控新冠肺炎指挥部值班的记者。笔者正月初一就到指挥部(当时还是防控办)值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工作压力大,加上采访、写稿、策划等系列工作,半个月下来,笔者的体重一下子减轻了5斤多。

在指挥部值班的这段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忙下,笔者努力学习各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和各类报道,努力在报道中培养政治家的站位、哲学家的思辨、科学家的缜密,观察分析局势要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防控工作要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结合。

(一)增强脑力,让报道“出采不出错”

新闻没有好坏之分,但新闻有导向之分,有价值大小之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加强学习以及发挥9年以来专业研究卫生健康传播与舆情管控的经验,努力让媒体的防控宣传报道“出采而不出错”。在疫情防控期间,向相关记者提出了6条舆情建议。

(二)增强脑力,提升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进入新时代,新闻报道工作对专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从业人员都要有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清的专业精神。泉州新冠肺炎病例“清零”后的第一天,笔者采访了多位在泉的外籍人士,了解其对本次战疫的看法。《在泉外籍人士看战“疫”:彰显中国制度优势》一文,虽然文章仅有1000字左右,但笔者花了一周时间采访、写稿、修改,确保内容在导向上、文字上、细节上不出错。

四、锤炼笔力,努力让战疫宣传更加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笔力,体现的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政治素质、理想情怀、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笔者不断增强笔力,努力让战疫宣传更加有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

(一)在贴近人民群众中增强笔力

笔者推出《独家解密!泉州治愈者是这样成功战“疫”的……》内容,采访了其中几位治愈出院者,发现“配合”“信心”“乐观”“坚持”,是他们谈到的频率最多的关键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经历了什么?治疗期间,他们是如何成功击退病毒的?通过对数位泉州公开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患者故事的梳理,试图通过治愈者的战“疫”经历,给仍在和病毒作斗争的人们精神力量。

(二)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增强笔力

在疫情宣传中,笔者努力把握新媒体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传播特点,努力把主流价值观融入先进技术应用,让网上的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如,第一时间率先报道“泉州医疗队出征武汉”的消息,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积极协调报社摄影、文字、视频、抖音等业务人员介入,通过多媒体传播,阅读达到了200多万,成为防疫宣传的亮点,引起轰动。同时,积极配合采写、策划报社推出《连线武汉》栏目,把出征报道打造成我市疫情宣传的品牌项目。

(三)在深入挖掘报道中增强笔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太多的泉州人舍“小家”为“大家”,一切为战“疫”让路,在“大疫”中书写“大义”。记者有感而发采写了《为战“疫”硬核“让路”!大义泉州人,好样的!》,在新媒体刊发。

五、结语

脚行万里眼自开,思如大江笔如锋。生逢这个伟大时代,参与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既是无上荣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笔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疫情防控工作的记录者、推动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笔力眼力脑力
眼力大搜索
脑力百分百
书画用笔的“笔力”论
考眼力
考眼力
谈风骨
眼力小侦探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