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09-02彭建超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3期
关键词:精播单粒夏玉米

彭建超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饲料,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玉米单粒精播技术推广迫在眉睫。玉米单粒精播技术具有省工、省种、增产的优点,但单粒精播技术对土壤条件、种子纯度、发芽率、机械及施肥等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讨。

光照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由于人们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技术,玉米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现将玉米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疏松通气,旱能浇涝能排,0~10cm土壤容重为1.27~1.45g/cm3,有机质含量≥8g/kg,速效氮含量≥6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60mg/kg。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

选用紧凑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拌种,进行种子防病、防虫处理。

三、种子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玉米种子,种子纯度大于97%,净度大于99%,烘干水分含量小于13%,出土率大于95%。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种子发芽率应在95%以上。按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规定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处理。

四、精细播种

播种时亩施史丹利复合肥35~40kg,硫酸锌0.5~1kg做种肥,采用等行或大小行足墒机械播种,夏玉米为抢播种时间,可采用播后浇蒙头水的方法,于6月5~15日及时播种。

五、施肥

根据玉米生长期短、需肥量大的特点,应及时完成施肥、播种作业。使用肥料时要选择含氮量高的肥料,追施尿素10至15kg/667m2,氯化钾10kg/667m2。或追施“锌动力”高氮复合肥20至30kg/667m2,抽雄前10至15d,追施“锌动力”高氮复合肥30至40kg/667m2,追肥方法以条施或穴施为宜。以此达到早发壮苗的目的,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或测土施肥,每667m2产600kg玉米每667m2用缓释肥(30-6-10)60kg左右;或用缓释肥(28-6-8)60至70kg捏施于播种沟内两墩玉米之间,或机械播种,肥种隔离,玉米施用緩释肥不在追肥。高产田667m2施缓释肥不超过75kg。

六、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玉米的种植密度常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管理水平和播期而定。通常情况下,相同品种在同一地区,阳坡地应比阴坡地或平原密此;光照足、雨水少的地区应比阴雨多、光照弱的地区密些;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度的地块应密些;茎叶紧凑上冲、生育期短、单株生产力低的品种应稀些;反之则相反。夏玉米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平展开型品种以3000-3500株为宜;上冲型品种以4000-4500株为宜,高产田可适当增加到5000株左右。春玉米则应适当降低,一般3000株左右为宜,高秆和晚熟品种应适当减少,矮秆和早熟品种应适当增加,高产栽培密度可适当增大。

七、水分管理

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管理遵循“前期防涝,中后期防旱”原则。结合天气预报和墒情播种,出苗期田间土壤水分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70%;田间“三沟”配套,确保雨后田间无积水,防止苗期渍涝;旱季及时灌水缓解高温干旱胁迫,避免“卡脖旱”的出现。

八、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查苗补苗,以确保密度。在缺苗不太严重的地块,也可在缺苗四周留双株补缺。及早拔除小、弱株,授粉10d后,及时拔除空株。二是中耕施肥。定苗前后浅中耕,拔节前后深中耕。出苗后至小喇叭口期中耕1~2次。施肥方法按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执行。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55%~60%,第11、第12张叶展开)追施尿素30kg/667m2左右作穗肥,以促进穗大粒多;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尿素5kg/667m2左右作花粒肥,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质量。三是注意防旱防涝。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灌浆期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挖沟排水。四是部分玉米田由于肥力较高,因而田间玉米生长量较大、群体较大,对冠层内的光照有较大影响,因此要隔行或隔株进行去雄。此外,一些玉米植株常常不能够得到授粉,因而玉米授粉后要仔细检查,为增加穗粒数,对未授粉的新鲜花丝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九、病虫害综合防治

综合运用选择抗性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性诱剂防治等措施,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高地隙植保机械或航化机械进行植保作业,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

十、适时收获

在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散、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果穗收获后及时晾晒。

综上所述,夏玉米单粒精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玉米单粒精播技术的推广和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升。规范夏玉米单粒精播关键技术环节,提高单粒精播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玉米增产、增效,进一步促进夏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22107 辽宁省北票市马友乡营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精播单粒夏玉米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郑7051免耕覆秸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利弊分析
天津市2011年良种补贴推介品种目录
控释肥对夏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