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山村,新希望

2020-09-02

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 2020年8期
关键词:金寨县少先队爱心

你知道希望工程吗?这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于1989年发起,救助贫困(pínkùn)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一项公益事业。在浩瀚(hàohàn)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名为“希望工程”的小行星,它可是为纪念(jìniàn)希望工程而命名的呢!

1990年,邓小平爷爷为希望工程题名,帮农家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就在这一年的5月,李克强爷爷和几位专家,带着“希望的火种”向大别山深处前进。他们翻过险峻(xiǎnjùn)的山峰,绕过盘旋(pánxuán)的公路,穿过茂盛(màoshèng)的桑树林,来到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从此,这个偏僻(piānpì)的小山村,飘扬起鲜艳的国旗,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金寨县希望小学诞生(dànshēng)啦!

201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习近平爷爷深情寄语(jìyǔ):“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建校30年来,金寨县希望小学迎着朝阳,载着使命,从一个稚嫩(zhìnèn)的孩童,长成为一名有担当的青年。瞧,他正和着新时代的节拍,吹响奋进的新号角!

小小祠堂“变形记”

金寨县希望小学以前叫南溪小学,坐落在南溪镇上的小祠堂(cítáng)里。小祠堂的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小,教学环境也十分艰苦。墙壁是用泥土和茅草(máocǎo)砌(qì)起来的,窗户上糊着薄(báo)薄的牛皮纸,教室里没有明亮的电灯,课桌椅也是破破烂烂的。

扶贫先扶智,书声琅(láng)琅的地方,一定会有希望。金寨县希望小学的建成,点亮了乡村的希望之灯,也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随着时光飞逝,学校换了新模样——

如今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约3.6万平方米,有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100余人,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舞蹈、书法、葫芦丝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还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在这里,可喜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

小小爱心“漂流记”

31年聚沙成塔,希望工程汇聚着“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爱心始终在校园里流动。在队员们心中,有这么两位“超级偶像”,一提起他们,大家心里就像打翻了糖罐(tángguàn),甜滋滋的。

“希望骆驼”周火生爷爷

周爷爷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名退休教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他心系贫困学生,为了一个爱的承诺(chéngnuò),省吃俭用,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义卖图书筹集(chóují)善款,捐助希望工程。这位清瘦、矮小、普通的老人,先后100次走进金寨,帮助1300多名贫困学生重拾书本。在他的感召(gǎnzhào)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奉献(fèngxiàn)爱心的行列中来。

“大眼睛”苏明娟阿姨

1991年,这双写满了纯真、好奇、求知的大眼睛,引得无数人热泪盈眶(rèlèiyíngkuàng)。饱含着爱与关怀的书信纷纷飞到当时只有8岁的小明娟面前,“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如今,苏阿姨已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从当初的受助学生转变成爱心捐助人。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回报社会,用行动让大家看到:希望工程播撒(bōsǎ)在孩子们心中的不止是希望,还有善良(shànliáng)和感恩(gǎn ēn)的种子。

这两位“超级偶像”,他们在平凡中找到坚定的信仰(xìnyǎng),将爱心化作暖阳,温暖着贫困孩子的心。他们的精神,时刻勉励(miǎnlì)着队员们要常怀感恩、传递爱心、立志成才。

小小领巾“ 成长记 ”

金寨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鲜血、汗水和智慧(zhìhuì),为金寨的红色文化增添(zēngtiān)了生动而厚重的笔墨(bǐmò)。

那么,如何引导“英雄故乡”的少先队员主动学英雄、做英雄?如何激励(jīlì)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代相传?金寨县希望小学始终坚守星星火炬事业的初心,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优势(yōushì),培育(péiyù)着一批又一批“红孩子”。

追寻红色足迹。学校少先队牢牢抓住每一个特殊(tèshū)的节假日,开展红色教育。在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通过庄严的悼念(dàoniàn)仪式,引导队员缅怀(miǎnhuái)先烈,树立远大的爱国理想;在七一建党纪念日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让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革命先辈的足迹,用心灵体会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的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少先队聚焦(jùjiāo)红色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好少年”教育活动:队员们吹响“红色小喇叭”,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爱国故事;放飞“红色小百灵”,唱响红色歌曲,弘扬(hóngyáng)爱国精神;化身“红色小记者”,寻访身边的榜样,追寻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成为“红色小演员”,表演红色情景剧,还原抗战时期顽强抗争的小英雄形象,坚定“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信念。

红色江山后继有人。学校少先队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róngrù)少先队仪式教育,培养队员的荣譽(róngyù)感、使命感。

入队仪式时,新队员系上鲜艳的红领巾,面向队旗郑重宣誓(xuānshì);积极组织建队日活动,各中队开展“我为新中国唱首歌”、“发扬红色精神”等活动,观看《致敬红领巾》形象宣传片,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队员心中扎根;全面落实学校少代会制度,队员们经过队知识竞赛、大队委会议、为学校发展建言、民主选举等环节,争做新时代小主人,与伟大祖国共同成长。

新时代,播种新希望;新希望,助力新梦想。希望之翼(yì)连接起小山村和大世界,连接起少年们脚下的路和远方的梦。

金寨县希望小学的队员们,生在红色的土壤上,长在殷切(yīnqiè)的期望中,他们是一个个小家的希望,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我们祝愿:希望之星,永远闪亮!

猜你喜欢

金寨县少先队爱心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