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2020-09-02李树华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分析

李树华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以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有助于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自“党的十八”召开以来,为了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加快推进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逐渐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住建管理单位主要履行房屋交易和保障房建设管理职能,是行政单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全内控体系,优化内控流程,完善内控制度,可以提升保障房建设管理水平,规范单位运营管理,推进单位的长效可持续发展。下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活动和运营活动的开展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提供支持,单位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财政拨款资金能否管好用好,直接影响到国有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加强内控建设,可以以《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基本规范》为依据,构建完善的治理架构,梳理业务流程,规范授权审批,可以进一步强化单位资金收支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保证单位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防范资金利用不当及滥用过度使用,保障单位的资金安全性和完整性。行政事业单位上联国家下系民生,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单位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此外,加强内控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通过以制度规范为依托,将行政事业单位权力运行镶嵌入内部控制的各环节、各层级,一方面可以发挥相互协调、加强内部各部门有效沟通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强化约束,保证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规范进行,提升治理水平,同时增强单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加快推进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以住建單位为例,行政事业单位推进内控制度建设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重视加强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以财政部门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基础,通过专业的业务学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对《内控规范》的内涵和要点进行把握,提升内控管理专业认知和实践水平,为内控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第二,重视内控的全面性和规范性。行政事业单位应由财务部门牵头,总结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以及实施的实践经验,制定符合单位发展需要和实际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如资金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基建、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并将其纳入单位统一管控体系;同时单位应实施归口管理,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人员的权责,从项目申报开始至项目申定结束,相关责任人的权责都要明确,责任到人,责任到事,以强化对相关岗位人员的约束,保证内控执行力。第三,重视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要全面了解并掌握内控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以做到在内控建设开展过程中心中有数,保证内控建设稳中求进;同时可以采用“以评促建”的方法,对单位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披露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措施。

(二)强化收支管控

收支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规范收支可以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首先,收入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用集中统管,单列核算的方法,由财务部门对单位资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各个部门(科室)的收支均纳入集中管控范围,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根据单位各部门实际情况进行明细分项,单列核算,以便对各部门收入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单位应规范收支活动,禁止坐收坐支,杜绝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对于上级财政部门拨入的相关经费以及项目资金应做到及时划拨入专户。其次,支出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落实一支笔审批制度,对于对于支出的票据应做到及时报支,对于支出票据应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填写,保证信息真实完整、合法合规,票据的审核过程中必须由相关责任人及经办人签字,最后报财务部初审,再由纪检进行复审,单位可以每月定期组织一次集中统一签批,报请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审批签字后,才能到财务部门进行报支。单位财务人员对于签批手续不齐全的票据应拒绝入账,同时不能开具白头票据,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追踪相关责任;对于需执行政府采购的物资应遵循政府投标采购流程进行办理。最后,对于专项经费支出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专项经费支出管理,在购建项目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需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和科学性论证,并提供论证报告,对购建项目所需资金进行编制预算报告,并报请上级领导部门审批;专项购建项目审批通过后要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进度与预算资金拨付一致,保证项目质量,项目建设完成后要由第三方机构出具验收报告。

(三)重视以预算为导向,发挥预算的约束性

预算管理具有规划、控制、监督、评价、考核等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应将预算管理融入各项业务、各个环节。首先,重视预算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要遵循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原则,通过组织内部动员大会,传达上级管理部门对本单位年度预算编制的新政策、新要求,以提升单位全员的重视度;单位在预算编制时,既要考虑上年度预算执行效果,又要结合单位本年度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在编制流程中要做到“上下结合、分级汇总”,综合考虑单位的公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项目建设费用支出等,编制完成以后上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控,项目预算支出要根据实际需求向财务部门提出用款计划申请,经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展项目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规范、额度使用,禁止混用、挪用等,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四)重视加强评估,强化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完善内部绩效评估体系,采用自我评价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进行年终考评,同时应强化审计监督,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推进。第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及评价体系,单位应以完善的内部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为依据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审查活动,从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出发对单位的运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控制、防范。第二,单位应重视落实年度绩效考核与评估,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年度绩效评估,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所有业务活动均纳入考评范围,保证绩效考评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单位的内控建设。第三,单位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发挥监督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对单位日常业务活动进行检查,充分借助各部门提供的自我评级报告提升财务管理和审计的效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监督,对于检查结果要分析评估,保证审查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以此作为预算编制、财务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建设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工具,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服务型单位的重要保障。作为住房建设单位,要促使房屋顺利规范交易,进一步推进保障房建设,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应重视引入内控管理,健全制度体系、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监督,强化对单位内部的督查检查工作,理顺单位业务工作和监督工作的关系,推进各项安排和工作部署高效有序落实,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规范性、科学性、制度化管理,为住房单位更好的发挥公共服务效益助力。

参考文献:

[1]邵友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000(004):246.

[2]王军.探讨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经贸实践,2018(2).

[3]王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6).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科技社团服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