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时代特征浅析

2020-09-01许立群韩建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陈 强,许立群,韩建军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济南 250101)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是指“为纪念对历史或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的事件所建立的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的景观”,凝结着人们对过往历史的共同怀念,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文化体现和人民群众“群体记忆”的一种物化载体。基于本身具有的故事性,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景观,更加注重纪念主客体之间的交流。随着各种文化思潮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想对人们审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更加注重对参观者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引导,以更好的表达纪念意义,也由单一“纪念主题”向更加多元化发展,在致力于寻找纪念本质创作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提倡公众的参与,注重参与者的体验与感受。

1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研究现状

纪念性景观按照不同的主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纪念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战争、灾难、政治事件、庆典活动等)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称为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这种案例包括德国被迫害犹太人纪念碑、汶川地震纪念馆、五四运动纪念广场、三峡截流纪念园等,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纪念对象,通过对环境载体的营造,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让人们产生心灵的交流,从而达到纪念学习、铭记历史的作用。另一类是以纪念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为主题——人物纪念性景观,主要是以纪念独立个人和群体人物为主,其中对于独立个人的纪念性景观更加注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物生平事迹的陈述;群体人物纪念性景观更加突出宏观背景下人物的群体特征,这种案例包括罗斯福纪念园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等。本文所研究的纪念性景观则是属于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

国外当代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研究起步要早,研究也更加深入、系统。埃德·温希思科特(Edwin Heathecote)在他的《纪念性建筑》中,描述了全世界不同风格的殡葬建筑、不同形式的纪念碑,通过各种不同样式的纪念性建筑,表达建筑与纪念之间的隐喻关系[1]。路易斯· 康(Kahn.I.L)发表了著作《纪念性》,详细叙述了纪念性特征,探讨了纪念性空间的意义。进入现代以来,国外出现了众多的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其建筑多为纪念碑的形式,设计表现形式较为丰富。例如迈克·阿拉德设计的美国9·11纪念广场、林樱(MayaLin)设计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等。

我国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研究起步较晚,也相对较少,且大多以纪念性建筑为主题。1980年代,谭垣等著述了我国较早描述纪念性空间的专著《纪念性建筑》,在介绍当时国内外著名纪念性建筑概况、风格的同时,还从设计师的角度对各个纪念性建筑的创作构思方法和手法进行了分析阐述。刘滨谊在其著作《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中,介绍了纪念性景观研究成果,详细阐述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起源、发展和分类等,并通过解析著名设计案例,论述了纪念性景观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2]。李开然延续了刘滨谊的研究思路和特点,在《景观纪念性导论》中,进一步深化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特点、类别和发展状况,提出了“景观语义”的新含义,延伸扩展了纪念性景观的内涵,将纪念性景观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类[3]。实践方面,我国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建造者一直都在进行不断的摸索,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和功绩,创造性地兴建了众多主题突出、特色显著、教育与景观为一体的优秀纪念园,其中以辛亥革命纪念馆、甲午海战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历史事件类纪念景观和以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南京雨花台陵园、杨靖宇纪念园等为代表的历史人物类纪念景观。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功能性和形式感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对反帝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性纪念,也有对自然历史灾害的纪念和对于某次历史活动的纪念等,如纪念三峡工程竣工的三峡截流纪念园,纪念灭绝动物的北京野生动物纪念园,铭记侵华日军罪行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自然灾害的汶川地震纪念园。

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在横向、纵向都有待进一步拓宽,同我国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多样的表现形式不适应,这也决定了我国纪念性景观研究和实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时代特征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注重环境因素、更具人文色彩、注重文化教育作用、形式语言的通俗化及新材料新技术等五个方面,不同的时代特征分别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

2.1 由对建筑的侧重转变为对环境载体的塑造

2.1.1 建筑的消隐 对于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最早的了解,通常都是通过纪念碑认识到的,各种高大的纪念性建筑充当空间的视觉中心,然而这一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4]。人民英雄纪念碑以高大宏伟的建筑形式,给人一种敬畏感,让人肃然起敬。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冲击,大众的审美与环境意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意识到当代的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不能只注重对于建筑本体的塑造,而忽略了对建筑周边环境的把握,须从整体性出发,尽最大可能的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路易·沙利文说:“建筑必须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不能够过于突兀[5]。”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The Holocaust Memorial,图1)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死于屠戮的犹太人民,在地面部分由2711块高度不同的混凝土板构成,通过下沉通道进入到一个个犹如棺椁的空间。这种将建筑消隐于地下的方式,将重点放在了空间的塑造上,没有过多的运用建筑形态、植物造景等艺术处理手法,却已造成了压抑、沉痛的心理感受。

图1 欧洲被迫害犹太人纪念碑

2.1.2 突出对环境载体的塑造 时代的进步,使得景观具备了更高的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同样如此。人们不再追求高大的纪念碑,以及对称的方式表达场地严肃的纪念效果,而是通过突出对场地环境的塑造,更好的协调纪念本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纪念更加深刻。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图2)是为了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而修建。大地震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名为“裂缝”,意为纪念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汶川定格在地崩山裂的那一时刻,留给后人永恒的回忆。设计师特别注重对于环境因素的把握,大地震纪念馆将建筑“沉淀”于场地之中,建筑的裂缝构成了室外的活动流线,采用屋顶绿化将建筑与周围绿地和谐相融,寓意着一个生态优美的汶川即将到来。我们不难发现,景观空间环境营造发挥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空间带给人感受的变化,营造出让人产生共鸣的精神场所。

图2 汶川大地震纪念馆

2.2 更具人文主义色彩

传统的纪念性景观纪念对象为“天、地、神明与先人”,人们的视线一直被视觉中心点所牵引,让人们保留着敬畏感(南京中山陵,图3)。然而现代的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中,“人”作为唯一的纪念主体代替了之前的纪念对象,所有的纪念活动都围绕着“人”来进行,更加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人性思想解放的讴歌,这对反对宗教和迷信束缚,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6]。

图3 南京中山陵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图4)。景观位于华盛顿中心区,碑体上篆刻着五万七千多名阵亡的美国将士,用于纪念越战时期牺牲的美国军人。纪念碑通过运用黑色花岗岩砌筑成V字形的碑体,碑体向横、向下延伸,把场地切去了一大块,犹如划出一道“伤痕”。修建纪念碑的出发点并是不为歌颂这场战争,而是为纪念那些牺牲的美国军人,表达人们对和平的期盼。当代纪念性景观突出对“有血有肉”的人物的歌颂,不再以宗教作为纪念的出发点,这对于歌颂“人性光辉”,强调生命的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图4 越战纪念碑

2.3 强调文化教育功能

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对待事物的看法。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教育功能依附在纪念活动之中,通过人们的缅怀与纪念,自觉或不自觉产生心灵的感触、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随着人们精神的需要,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在强调对美好视觉效果的追求外,它更加强调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结合文化内涵,向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纪念主体。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我国具有重要教育、纪念意义的纪念场所。为满足纪念馆的教育意义,建筑主体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的遗址上建立,花岗岩的石墙上刻有遇难者“300000”的文字,各种景观营造手法突出场地的压抑、沉重的气氛,给人造成心灵的巨大冲击[6]。广场前处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雕塑《家破人亡》,运用母子雕塑来暗示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伤痛(图5)。广场前还设置了几组雕塑,这些雕塑的布置方式与景观的游览路线相反,他们面带恐惧、动作浮夸,不襟让人感想,前方是怎样一个“炼狱”(图6)。

图5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家破人亡”雕塑

图6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逃难”雕塑

2.4 通俗化的形式语言

2.4.1 简约化的表达形式 现代的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更加注重景观的简约化,这不仅是对效率的一种追求,也是对人们原始诉求的一种表达需要。采用简洁抽象的形式,对空间进行提炼,将优秀物质不断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提炼出一种高度概括的精华形式,其内容简洁、单调,留给人们充足的思考与想象,强化空间上的感染力。

唐山抗震纪念馆采用了简约化的表达模式,高大宏伟的黑色大理石纪念墙长约500余米,高约7 m,镌刻着唐山大地震中死去的二十四万生命。纪念墙的前面是开阔的纪念水池,整个水池并没有运用复杂的形式,而是简单的散落着728块普通的石头。纪念场地的中央放置了一组大型的纪念主体雕塑(图7),雕塑下人物与巨形的楼板相比较寓意着生命在灾难面前是何等的渺小。整个纪念馆形式简单,没有过多的表现手法,却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深刻感染者到此的每一位参观者。

图7 唐山抗震纪念—主体雕塑

2.4.2 呈现出亲民化、大众化的倾向 现代的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出现了众多的小尺度空间,他们强调民众的参与互动性,纪念形式更为灵活,人们通过与景观亲密接触形成多感官的参与,增强了纪念空间的“参与感、体验感”,纪念方式也由“被动感受”转变为“主动阅读”。

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就是突出当代纪念性景观亲民性的优秀案例,从对传统“纪念效果”的过度追求,到现在越来越讲求“社会大众”的参与。广场的设计主题为“倒影缺失”,两个巨大的下沉空间,代表着两座大楼的残骸,无底的深渊汇集着源源不断的流水,这让人不襟会感叹“人类的仇恨何时才会填满深不见底的深渊”。在瀑布雷鸣般的流水声中,沿着简洁的金属镂空护栏阅读着3000位遇难者的名字。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前去体验(图8)。

图8 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镂空护栏

2.5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材料”是构成景观的主体,是人类脑中的想法转变为现实物质的直接承载者[8]。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装饰工艺、防水材料、植物新材料层出不穷,他们被逐渐的运用到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当中,让纪念性景观更具个性化。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当代的纪念性景观营造带来了新的变化,景观元素更加多样化,表现形式也焕然一新。美国9·11纪念广场在远处采用光柱投射的方式纪念来慰藉遇难者。两束镭射激光,射向深邃的夜空,犹如双塔重生,这种纪念形式胜过了任何建筑形态的千言万语,震撼着人的心灵。

3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纪念性景观充当了连接不同时代的载体。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创造从观念到细节,都应注重文化挖掘、场地特色化营造、民众参与和纪念性活动相融合。在我国民族复兴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随着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反思和警醒,对人文关怀更强烈地需求和崇尚,设计和建造更多、更优秀纪念性景观将成为必然需求的同时,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也不再是只具备传承历史文化,保存历史记忆的功能,还要从纪念性空间中的主体——“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心理感受及需求,通过空间交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纪念行为更加深刻;纪念形式也由之前单一的“景观纪念”主题,转向为多元化,需要设计手法和形式更加丰富,这无疑给设计和建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设计者在将设计理念、目标主题和效果转变为实际景观的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时尚和现代元素,也不可脱离背后的文化内涵,应把握好限制条件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平衡,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文化内涵体现在各个方面,并将人文主义内涵、环境载体因素、空间营造、时代特征表达等整合考虑[9]。其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为突出历史文化保护的文化性,更加深入发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和内涵并加以保护和传承;二是更加注重景观综合性服务功能,在纪念功能的基础上延展出各种服务功能,为附近民众提供方便;三是更加注重参与民众的“体验性”,通过新颖的设计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让民众在参与的同时加深印象,实现历史事件纪念性景观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忘不掉的纪念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研究及当代启示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