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实施及价值评析

2020-09-01杨秀芬李菊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免疫力艾滋病状态

杨秀芬,李菊芝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艾滋病属于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能够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最终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艾滋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感染病毒的潜伏期比较长,患者在发病前不易察觉,而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盗汗、虚弱、咳嗽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将导致患者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1]。目前,艾滋病的传染速度比较快,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因此在患者患有艾滋病后,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3]。而临床针对艾滋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辅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但针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各有差异,基于此,我科针对来我科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就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以下是我科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43岁,平均(28.3±1.5)岁;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2-48岁,平均(32.8±1.2)岁。上述患者入院期间均接受临床诊断检查,包括机体免疫功能、HIV抗体检测等,上述患者中排除了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需对患者实施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同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等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确保患者饮食安全健康。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调整。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实施抗病毒治疗,然后就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后的症状、临床措施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慌心理,主要采用多媒体图片、宣传手册等方式,患者及其家属易懂的方式。其次,心理护理,因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同时人们对艾滋病的患者具有较大的歧视性,以及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因而对艾滋病患者不友好,为此,艾滋病患者的内心比较敏感,更容易感受负面的情绪,因此许多艾滋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进一步影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我科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提高临床积极性,引导患者家属关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属的关心,共同面对疾病。第三,日常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根据艾滋病患者的兴趣和性格,为患者提供多样的活动,组织艾滋病患者参加,让艾滋病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项目,通过改善身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根据Zung氏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进行评分,包括精神情感、躯体障碍、精神运动障碍、心理障碍4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在患者病情康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护理总有效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免疫功能、心理状态评分采取(±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值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

表1 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

?

表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

3 讨论

艾滋病在属于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血液、遗传等方式进行传播,其中性传播的占比量最大[4]。目前,随着人们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艾滋病的传染率越来越高,因艾滋病患者在患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而容易被患者忽略,也不易察觉,待患者被确诊为艾滋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且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5-6]。艾滋病患者被确诊后,患者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受到影响,影响患者临床效果[7-8]。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针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本次护理研究中,我科对30例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免疫功能等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艾滋病患者临床中采取心理护理措施,不仅能够疏导患者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艾滋病,改善患者的生活,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因艾滋病患者受到HIV病毒的影响,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9]。许多艾滋病患者在发病后期均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而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决定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数量越少,则表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越差。其中心理状态是影响人体免疫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则患者的身心均受到负面影响,机体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逐渐下降,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10]。因此,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认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以及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最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患者临床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起到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免疫力艾滋病状态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世界艾滋病日》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局艾滋病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培养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