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

2020-09-01张前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不合理儿科处方

张前松

(柳州市融安县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广西 柳州 545400)

0 引言

儿科患者由于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内代谢水平、相关酶类以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大相同,从而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升高[1]。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用药的相关研究较少,同时具有合适的给药方式并获准可用于儿童的药物更加局限,临床上医生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相关差错[2]。不合理的处方导致药物错用、滥用容易诱发药品的毒副作用,浪费医疗资源,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医疗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病情[3]。定期对儿童重点人群用药进行处方分析,了解实际临床用药情况有利于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500张儿科门诊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进行研究,依据《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等系统地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点评结果。分析儿科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相关情况,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中药品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书写不规范、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方面,探讨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详细情况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500张儿科门诊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进行研究,依据《新编药物学》药品说明书等系统地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点评结果。本研究申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中药品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书写不规范、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方面。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不合理处方情况如下。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和重复用药为占比最多的两种,分别为31.60%和27.60%,如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情况[n(%)]

3 讨论

临床上药物毒副作用不容忽视,药物在产生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带来的相关药物毒性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儿科患者。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于各种药物的代谢情况较为特殊,总体代谢能力较差,在使用多种药物的过程中容易由于用药剂量、途径、频次等差错导致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后果,导致相关医疗用药安全事故的发生。儿童患者不同于成人患者,具有生理特殊性,安全合理用药意义重大。本研究纳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500张儿科门诊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探讨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表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和重复用药为占比最多的两种,分别为31.60%和27.60%,药品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书写不规范、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是儿科门诊处方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可见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容易影响患儿健康,导致患儿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加重,临床上药师和医师需加强沟通从而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临床儿科用药需要注意:①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为医生不重视引起,或医生对于部分药物的相关信息不甚了解导致。例如部分医生填写处方时没有注意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没有留意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需要标明体重[4]。有时医生在处方后未签名。不完整的处方信息可能直接影响患儿用药剂量的精确性。②药品适应症不适宜主要体现为抗生素的无指征使用。例如临床上对“手足口病”诊断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该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不适用[5]。同时“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抗生素用药时临床又一重要问题,普通感冒的治疗相关指南推荐是以对症处理为主,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否则无需使用抗生素,从而防止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不能以预防为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毫无根据地使用抗生素只会导致菌群失调、耐药,诱发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另一临床常见用药错误是不规范使用抗病毒药,如小儿扁桃体炎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本品仅用于甲型或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并不是奥司他韦的适应症。③重复用药也是另一个常见问题,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害处。例如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解热镇痛药或缓解卡他症状且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常用药物包括右美沙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过量用药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用药后肝肾毒性副作用或虚脱情况。抑或是中成药物中多种成分的重合导致重复用药。例如清热解毒类、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中含有多味药剂成分,联合使用会导致部分药品重叠,从而出现不良反应。④用法用量不适宜。用法用量的不适宜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或使得用药无效。例如药物使用时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或用药时间错误,或未严格规定具体用药时间,或单次使用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6]。同时儿童的用量需根据具体体重计算,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半衰期较短暂,每天给药2-4次不等。儿童发热时使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处方中发现未标注必要时使用,时间间隔表述不规范,开具为每日四次使用。⑤.联合用药不适宜。抗菌药物或吸附剂加活菌制剂联合使用时可以对活菌制剂产生作用使得活菌制剂效果变差。常用治疗患儿肠胃炎的药物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未在处方中说明两种药物的使用间隔时间(一般需间隔至少2小时),从而导致联合用药时药物效果不佳。即首先需采取药物控制相关症状,然后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失调。类似例子如蒙脱石散剂和双歧三联活菌散剂合用。

总的来说,对于儿童疾病的治疗,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儿童安全有效康复治疗的前提是合理用药,特别是对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婴儿,由于其生理独特性和敏感性以及对药物的特殊反应,所以用药与成人不一致。因此,儿童合理用药在儿童临床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给儿童的药物治疗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调查研究表明,儿科门诊合理用药仍需进一步规范,严格控制药物适应症,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开展相关合理用药教育,使医护人员和患者高度重视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落实相关规定,规范儿科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部门门诊儿科处方评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疾病治疗过程中用药安全[7-8]。

综上所述,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容易影响患儿健康,导致患儿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加重,临床上药师和医师需加强沟通从而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不合理儿科处方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人间处方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