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阈下偶像养成系节目的兴起原因探析

2020-08-31索佳惠

西部论丛 2020年10期

索佳惠

摘 要:《青春有你2》是由爱奇艺自创和独播的网络综艺偶像养成系节目。节目由109位练习生和四位王牌导师组成,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和舞台竞演,最终选取九位练习生成团出道。自节目开播以来,关于节目的话题和热搜频频登陆微博榜单,成为时下最火爆的网综节目,引起了全民式的讨论与狂欢。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视阈下出发,探讨此类偶像养成系节目的兴起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看待此类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偶像养成系节目;《青春有你2》;兴起原因;反思与思考

一、偶像养成系节目的兴起原因

1.全方位的传播渠道构建

首先,爱奇艺作为国内头部视频媒体播放平台,自身就带有巨大的流量加持。而节目上线之前,发布会、媒体造势、导师官宣等多波预热和议程设置也为节目增添了足够的声势。

同时,节目联动多方媒体、赞助品牌、旗下斩颜和爱奇艺泡泡App等,打造了全媒体传播矩阵,即爱奇艺出版方监管节目内容,视频官网、品牌官网为选手提供投票渠道,微博、移动视频端等则致力于提供宣传阵地提升节目曝光量和粉丝互动度,品牌方联合爱奇艺商城推出周边产品为喜爱的选手打call。一系列的节目运营和全方位的传播渠道构建,配以四位顶级流量导师的加盟,《青春有你2》实名问鼎当下最热播的节目之一。

2.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从受众角度来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当受众受到个人动机、兴趣和需求等因素的驱动时,会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主动性的获得。《青春有你2》等诸如此类的偶像养成系节目的火爆当然也离不开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受众通过观看节目满足放松和娱乐需求,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自身也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打发着受众的闲暇时间,舒缓现实压力。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社会的交往与互动之中。为了更好的与社会融合、与群体互动,我们往往需要共通的语言空间和共同的话题探讨,《青你2》的热播在微博上产生的大量话题乃至全民式的讨论,是个人融入群体和融入社会的社交话题之一,借助共同的话题制造,能够加强个人与群体交往的情感连接,从而满足自身的社会交往需求。

3.偶像认同下的自我认同

《青春有你2》的节目口号为:“多远都可以到达”。基于年轻人追梦的可能,节目将109位练习生的逐梦过程置于幕前,传递出“诠释自我”、“创造无限可能”的拼搏精神,实现受众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共鸣,成功占领受众心智。

但是正如人不是完美无缺的,所有的偶像也并不是完美的。一些受众能够从她们的不足之处以及一步一步蜕变的历程中看到“镜中自我”,认同偶像对于梦想的渴望与追逐并认同现实自我的努力。同时受众在pick自己喜爱的偶像时所折射出的也是对于自我个性的认可的延伸。或努力、或自信、或可爱的标签化人物特质不仅是受众所喜爱的选手性格和特点,也是受众自我意识下所认同的方向和态度构建。

4.玩得转的粉丝文化

《青春有你》可谓是玩转粉丝文化的代表。作为一档偶像养成系节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由粉丝见证偶像幕后成长的整个过程,并由粉丝投票打榜决定选手的评价排名和最终竞演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偶像与粉丝相伴成长,粉丝在为自己所喜爱的选手加油助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在偶像养成的过程中培养了粉丝极大的黏性和忠诚度。

偶像养成系节目最大的特点在于粉丝和选手之间的互动,多种玩法使节目在收获流量和粉丝的同时,借助粉丝自身在互联网上的麦克风地位,达到口碑营销的造势目的,更是推动节目再次实现高强曝光和热度讨论。

二、偶像养成系节目的反思与思考

1.文化工业式的造星生产

偶像养成系节目的火热带来的是诸如《青春有你》、《创造101》等同类型节目不断涌现。然而同类型节目的泛化,选秀模式的一致化,偶像的选拔不仅在外观、能力、身形等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似性,相同的偶像在相同的节目模式和设置之下也成为了流水线式的偶像生产。在资本利益追逐之下,偶像的商品价值大于自身价值,节目的剪辑、话题的制造、偶像镜头的呈现都趋于为流量和热度服务,借助节目粉丝的喜爱来再次完成偶像造星下的受众买卖。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使用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我们在观看偶像类节目获得愉悦和快感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它们并不是“梦想”外衣下的产物,更多的是在资本盈利的动机之下所制造出来的文化商品,粉丝被已经制定好的节目文本和标准所引导,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偶像生产过程中,在为自己偶像助力的同时却成为文化工业下的消费者,付出自己有价值的劳动时间和经济。

2.泛娱乐化下的价值缺失

偶像养成系节目为受众提供了娱乐化精神需求,然而节目剪辑在制造冲突、博眼球、博话题方面的现象屡见不鲜。节目的拼接,刻意营造的恶性竞争,以及有关选手的负面新闻等所呈现的低俗化、娱乐化的价值导向偏离了原本应该向受众所传递的积极、阳光正能量意义。

作为与受众有着紧密情感链接的节目本身,以及对受众有着社会模仿效应的偶像自身,本应在构建正向价值观方面起到更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受众与节目共同成长和进步。然而当今我们都站在了一个信息洪流的互聯网时代下,泛娱乐化的网综节目市场背景中,内容快生产、信息快传播、受众“速食化”都改变着传播空间下的内容生产与发展机制。但即便如此,为了自身节目的流量引导和热度曝光,忘记自身节目的初心和愿景所在,在市场浮沉之下终究不是正确之举,一档节目走的长远,永远离不开的必是优质内容和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聂菁.偶像养成类节目营销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0(10):40-41.

[2] 常艺馨.新媒体语境下偶像养成节目的创新初探——以《偶像练习生》节目为例[J].科技传播,2018,10(09):22-23.

[3] 吉韵光.中国偶像养成类真人选秀节目的继承与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9(06):123-124+128.

[4] 李晨. 大众文化批判视角下我国偶像养成类节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 邓玉莹,蔡博华.偶像养成类节目麦当劳化现象探讨[J].中国报业,2020(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