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性男儿张培爵

2020-08-31陈朝权

红岩春秋 2020年1期
关键词:同盟会军政府四川

陈朝权

张培爵,字列五,1876年12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荣隆场(今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11月任蜀军政府都督。1912年3月,蜀军政府和成都四川军政府合并,统称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张培爵任副都督。6月,担任四川民政长。1915年4月17日,因反对袁世凯,在京门刑场从容就义,年仅39岁。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他被追认为烈士。

“冒籍”进学

少年时期,张培爵受私塾先生王申甫维新思想的影响,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当时,因家无田产,张培爵没有资格进学。为能进入县学读书,他的父亲只好向隆昌县八石粮张家祠堂借来公产地契30亩。不料,此事引起当地人不满,认为张培爵占用了他们的名额,遂哄闹县衙,要求知县处理这一“冒籍”事件。直到张氏族长张贡才出面斡旋疏通,证明张培爵确系张家祠堂子孙,有权享用张氏公产,才平息了“冒籍”事件。

1899年,张培爵顺利考入隆昌县学。隆昌属叙府,他凭借热情和才干被选为叙属旅省同乡会会长。其间,他和同学李宗吾等奔走于叙属各州县,争取到从各地办学积谷中拨出的3000两白银,在成都南门外宫保府创办了叙属旅省联立中学。该校后来成为同盟会在成都活动的重要据点。

1903年,张培爵考入成都高等学堂理科优级师范。这期间,他阅读了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帝制、提倡共和、宣传革命的巨著,结识了杨庶堪、谢持等革命青年。在留学归国教师的影响下,他率先剪下发辫,并发动同学组织“剪辫队”,在校内外发表演说,规劝人们剪去发辫。

回乡期间,他还向亲友宣传妇女缠足的危害,发起组织“女子放脚会”,不少妇女因此免受缠足摧残。此外,他劝说族长张贡才带头捐款,在隆昌创办了女子小学。

1906年,同盟会员黄复生、熊克武等奉孙中山之命回川发动革命,张培爵经谢持介绍加入同盟会。1907年,熊克武赴蓉与张培爵、杨维、黄方等在草堂寺密谋起义。他们计划在慈禧太后寿辰前夜发动起义,以聚歼集会于万寿宫朝贺的四川总督等要员,从而占领成都。但因奸细告密,杨维、黄方等6人被捕。起义未成,党人星散。

张培爵因未暴露,独留成都主持照料和营救狱中同志。他奔走求救于省垣耆老巨绅之门,四川高等学堂监督胡峻为之感动,遂出面邀集在乡翰林伍嵩山等向督抚大员进言:“政治不良,青年谋求改革出于爱国热忱,若以大逆不道之罪加以杀戮,后患将不堪设想。”四川当局以众怒难犯,最终判处杨维等监禁,被捕诸君幸免一死。

之后,同盟会日常工作多集于张培爵一身。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杨庶堪对他勤奋忘我的精神作了高度评价:“曩共客成都,猥以朕即国家相戏,意谓川省无机关,培爵乃机关也。”“见培爵辄蜚动强奋,诚之感人有是哉?”

指挥起义

1910年夏,杨庶堪返渝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张培爵受邀担任本校学监。此时,同盟会已掌控重庆及川东等地的许多教育阵地。他们利用学校仪器、原料等制造炸彈,同时加紧联络工商界和哥老会等组织,募集经费,购买武器弹药。由于同盟会发展很快,张培爵、杨庶堪等还建立“乙辛学社”,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组织。

1911年4月,清廷宣布“铁路国有”。“夺路于国人,卖路于外人”的蛮横行为激起川人公愤,全川各地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6月28日,重庆召开铁路股东大会,决定成立“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大会坚决表示,“吾人拼死以争者,非仅股本之关系,亦非仅铁路之关系,直国家存亡之关系也”。杨庶堪、张培爵等力主把保路运动转变为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7月7日、8月17日,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分别在万寿宫、禹王宫召开群众大会。杨庶堪、张培爵、朱之洪等在会上慷慨陈词,痛斥清廷丧权辱国,强夺川民财产的罪行。说到痛切处,演说者声泪俱下,与会者义愤填膺。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残杀保路请愿群众,全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军奋起抗争,同盟会重庆支部决定加快起义。杨庶堪统筹全局,张培爵负责联络各地武装力量、哥老会,编制起义计划,指挥各地同志军起义。

10月13日,清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来到重庆招募巡防军3营,同盟会乘机派革命党人入伍,控制巡防军各营。同时,同盟会员以时局不稳为由,与重庆知府商定,商会办商团、坊厢士绅办民团,以保护地方治安。殊不知,这些队伍都为革命党人掌控。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11月13日黔江发动起义,成立军政府。18日,长寿独立。同一天,从成都出发的同盟会员夏之时率起义部队抵达重庆江北,重庆同盟会及时相迎,并商定夏部入城之际即行起义。

11月22日夏军进城后,杨庶堪、张培爵等在敢死队的簇拥下,来到朝天观举行起义大会。到会人员200余人,围观群众数千人。会场上黄缎绣制“汉”字大旗迎风飘扬,重庆知府钮传善、巴县知县段荣嘉也被饬令到会。会上,他们交出印信,剪去发辫,俯首投降。

杨庶堪在起义大会上宣讲了革命宗旨,发布了《蜀军政府政纲》《对外宣言》《对内宣言》《维护治安办法》,宣告蜀军政府成立,并通电全国:“蜀军于本日午后三时由重庆举义,道府县及印委各官一体投诚,市面平静,外人安堵。但兹事体大,以后尚望互相匡助,时通消息,同仁公感。”

11月23日,张培爵被推选为蜀军政府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杨庶堪、朱之洪任高等顾问。

蜀军政府倡行民主,尊重民意,为广开言路,曾发布文告:“前代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全国人民皆有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即皆负革命的责任。”张培爵还以个人名义发布《求言公告》:“如有美意良法,请投书礼贤馆。……倘可实行,立为延见,咨询一切。”

重庆起义后,蜀军政府立即将起义各军整顿组编为7标(团),同时接管大清银行重庆分行和浚源银行,减免苛捐杂税,整顿各地财政经济。此外,派出安抚使五人分道巡行先后独立的各州县,以宣讲政纲,安抚人心。川东南57州县也都听从蜀军政府号令,接受蜀军政府领导。

密谋讨袁

1911年11月27日,赵尔丰和立宪党人勾结,在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与蜀军政府对峙。蜀军政府痛斥其“利令智昏”“贻祸全川”,决定“申罪致讨”,出兵西征。西征军以夏之时为总司令,分三路向成都进军。

其间,西征军北路支队长林绍泉与所辖标(团)中的原清军标统舒伯渊、周维新、周少鸿及教练官汤维烈等趁机密谋叛乱。阴谋暴露后,遭到逮捕。张培爵即请同盟会元老吴玉章主持审判大会,并列举大量罪证。舒伯渊等最终被判处死刑,林绍泉在押解途中死亡。

12月初,西征军进抵隆昌。8日,成都发生兵变。10日,尹昌衡、罗纶出任四川军政府正、副都督。22日,赵尔丰被押解到皇城明远楼下斩首示众。经两府同盟会员磋商,张培爵下令撤回西征军。

为联合各省起义军完成推翻帝制、统一全国大业,蜀军政府与入川滇黔军及四川军政府协商,共组大军北伐。张培爵被公推为北伐军总兵事官,夏之时为北伐军司令官,宣告:“不日逾汉(水)出秦(岭),与我北伐南军会师中原,以扫穴犁庭,驱除鞑虏。”

1912年2月3日,张培爵、夏之时致电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建议联合各省起义军“直捣虏廷,擒斩袁贼,早定大局”。因孙中山南北和议坚决,北伐之举未能实现。

3月11日,蜀军政府和成都四川军政府合并,统称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尹昌衡、张培爵分别担任正、副都督。6月,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为除异己,以“军民分治”为由,免去张培爵副都督职,任命他为四川民政长。后因护理都督胡景伊密报张培爵是革命党,10月,张培爵被袁世凯调赴北京“咨询川政”。

11月中旬,张培爵北上途经上海时,会见了孙中山、黄兴等人。他在《与受乾两弟书》中写道:“并赴中山先生之约,与伟人一商国是也。抵沪晤孙及黄外,又为海内外同志及各机关迭次开会欢迎。”“畅谈大局,真令人忧,以大局时状难以笔罄也。”张培爵和孙中山等经过多次晤谈,对反袁斗争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到达北京后,张培爵即向袁世凯提出辞去四川民政长职务,要求出国考察政治。袁世凯矫情挽留,委以总统府高等顾问职务,留其长住北京,以便监视。

在京期间,张培爵向袁世凯建议并和有关各部商定了有益于蜀中父老的几件大事:一是中央政府以500万元兑换券兑换四川军政府发行的軍用券,以解决四川财政困难;二是将原本只具预科性质的四川高等学堂改办为正式大学本科;三是设立可终审判决的四川大理分院;四是改巡防军为巡缉队。

1913年7月,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爆发。张培爵趁机摆脱袁世凯鹰犬的监视,潜赴上海,为反袁革命军李烈钧、黄兴等部筹措军费。同时,他和谢持、夏之时、黄复生议定,准备回川参加杨庶堪、熊克武、余际唐等发动的讨袁军。但因川江航运受阻未能成行。

不久,熊、杨讨袁失败的消息传来,张培爵不愿出国避害,毅然北上卜居天津英租界。之后,他坚决辞去总统府高等顾问等职,拒领600元大洋月俸,同时拒绝出任四川巡按使。他在《与李寒友书》中写道:“断不愿腐同群碎,争腥啄腐,以自贬其操也。”

从容就义

张培爵在天津购买了三部织袜机以自给。虽然经济拮据,但仍坚决支持留日返国青年反袁组织“血光团”。

1915年2月20日,袁世凯手下派密探李捷三以合股扩大袜厂经营为名,将张培爵从租界诱出拘捕,其挚友邹杰同时被捕。随后,他们被解送到北京西郊宛平军政执法处监禁。

张培爵被提审时,怒目痛斥“袁世凯妄图称帝为国人所不容,血光团的宗旨就是为民除害,我支持这些血性男儿”。4月17日凌晨,狱卒高呼张培爵、邹杰出监。这一天,京门刑场阴云密布、风卷尘沙,张培爵整饰衣衫后,坐地不跪,从容就义。在京友人曾道、李伯申、潘式斋等在乱葬岗找到张培爵遗体后,辗转南下,将其暂厝于上海宝山里公墓。

1916年6月,朱之洪集资将张培爵遗体运回荣昌荣隆场安葬。1934年,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张培爵:“辛亥之役,首义重庆,全蜀风从”“从容就义,大节昭然”,并决定国葬。1935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公函:“查先烈张培爵,早岁从事革命,艰苦擘划,辛亥光复西蜀,厥功甚伟,其后晦迹京津,密谋讨袁,中途殉国,大节昭然……希予明令褒扬,以彰遗烈。”

1942年,荣昌人民在县城南郊卧佛寺侧营修建张培爵烈士墓,书法家谢无量撰书墓联:“蜀国吊忠魂,化碧苌弘原不死;神州忧寇乱,问天屈子但增哀。”以表达川人对张培爵的追思。1982年,荣昌县人民政府重建张培爵烈士墓园于城北海棠公园。2011年10月9日,张培爵纪念馆在荣昌落成开馆。2012年7月,该馆被批准成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同盟会军政府四川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与军政府关系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美担忧特朗普内阁成“军政府”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