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研究

2020-08-31沈艳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

沈艳

[摘 要]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之内涵,厘清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是建构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理论话语权的基础概念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打破了西方关于“政党”的标签,突破了西方把政党之间的竞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衡量标准和实现形式的思维定式,为确立政党协商的民主政治中国形式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面临的政治责任和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主、客统一体,要发挥自身能动和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政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2-032-0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及其存在和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回应社会上对民主党派政党属性的质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一)从“民主党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民主党派”称谓最早提出是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当时全国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其他民主党派,都对国民党政府寄予极大的希望。”[1]195报告提出国民党政府须“承认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并郑重表示“共产党人愿意协同各民主党派、各部分产业界,为上述目标(即‘一个为各个抗日民主党派互相同意的最低限度的具体纲领,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而奋斗”[1]196。实际上毛泽东是把当时存在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政治上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各党各派统称为“民主党派”。民主党派这个称谓提出后不久,就得到了一些党派的认同并广泛使用,如1945年9月《中国救国会政治纲领》就公开要求国民党政府“承认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2]之所以能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个称谓实际上是对民主党派在抗战胜利前后,争取民主、主张和平的政治诉求以及所发挥作用的肯定,民主黨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真诚用意。在同蒋介石的斗争中,他们在思想上逐渐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特别是1948年5月5日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联合发表了《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通电》,表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民主党派这个称谓的提出和共识性使用,在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与其携手建立新中国是产生了一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3] 第一次提出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并将参政党的内涵明确为三个内容,即民主党派的组织构成、政党关系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这一定位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长期以来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认可。2005年2月,中共中央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4]29丰富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由“两者”联盟变成“三者”联盟,这是对民主党派社会作用和影响力的高度肯定。

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讲话时首次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我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属性的明确定性,对民主党派的定性是关系到民主党派要不要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共产党要和什么样的政党合作,怎么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更是参政党建设的前提。既然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标准要求,把自身建设好。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四新” “三好” “五提高”的要求,为参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定性是对民主党派长期以来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全身心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政治追求和夙愿的高度认可,结束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民主党派性质的各种争论,为多党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参政党建设将走向更加自觉的时代。

(二)参政党概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厘清民主党派的政党性是解决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的基础概念性问题。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学者依据西方政治学关于政党的定义和关于民主政治制度的衡量标准来评判我国的政党及政党制度,认为中国的民主党派不能算是政党,中国实行的是一党制。这种对民主党派政党性的质疑实际上是从理论上抽掉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立论基础,进而否认我国政党制度的民主性和合法性,搞乱我们的思想,动摇我们对中国政党制度的自信,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决不能依据在西方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政党理论来衡量和评价在中国政治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西方政治学中执政党对应的是在野党或反对党,其认定政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政党是不是为了参与选举竞争取得执政权。中国共产党既然是执政党(中共八大的报告中首次使用执政党概念),而且实行的是多党合作制度,就要厘清民主党派之政党属性。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政党,不是执政党,也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参政党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中的内生性、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参政党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不是通过选举实现的,其存在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国共产党执政,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实现其政治理想。通过国家宪法和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安排及刚性的政策规定,能够保障参政党长期、真实、有效且自上而下地“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4]。参政党的这些内涵特点打破了政党的西方标签,创立了政党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学术话语,现实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党理论逻辑支撑问题。同时,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突破了西方学者把政党之间的竞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衡量标准和实现形式的思维定式,为确立中国式政党协商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奠定了实践基础。这种民主政治实现形式所体现的民主政治内涵在于:参政党的自主性(即民主党派是自觉自愿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政党在法律地位上与执政党的平等性、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奋斗目标上的共识性、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的组织性和有序性以及建立在互相监督基础上的合作所具有的原则理性。而自主、共识、平等、有序、原则理性这些理念正与协商民主的内在要义相契合。因此,参政党的存在发展和地位作用的明确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基本要件,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文明的具体反映。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个时代课题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做出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使参政党展现新面貌。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时代背景。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积极参与管理社会事务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5]7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政党协商对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指导的意义。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建设成为组织坚定、履职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以促进中国共产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中国为人类文明贡献方案和智慧的需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方案应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功实践,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多党合作的重要使命。”[6]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合作对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的必然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也是民主党派的时代任务。

(三)加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系到近十四亿中国人未来命运的大问题,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以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地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帮助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是参政党的价值功能决定的,是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首要的政治任务。为此,必须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各种杂音,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解决参政党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执政党和参政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反映在民主党派的组织中,成员的构成日益复杂,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日趋多元化,这对参政党发挥凝聚共识的政党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参政党的履职尽责提出了新课题,政党协商的不断完善发展对参政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怎么保持自己的进步性,怎么建设成与执政党合作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新型政党,这些成为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内生需要。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思路对策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执政党和参政党是共同的建设者,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多党合作的领导者,要发挥建设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主、客统一体,要发挥自身的能动和积极推动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引领者和主导者作用

1.强化政治领导,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加强政治领导就是要使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对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方针政策坚决服从和贯彻落实,执行中共中央的决定不打折扣,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为此,中国共产党要紧紧围绕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帮助民主党派制定和确立新时代的建设目标和原则要求并指导推进贯彻落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靠而有力的政治力量。

强化政治领导要与坚持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为的建设原则相结合。政治领导既要有具体的实际内容,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政治领导并不意味着共产党可以命令干涉或者控制民主党派,而是要体现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为的建设原则,即:中国共产党发挥好引领者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政策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使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发挥民主党派的主体作用、积极作用。既不能消极放任,也不处处插手,包办代替民主党派的日常事务。在领导方法上,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7],通过民主协商达成共识,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2.抓关键少数,选好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坚持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从多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遵重干部成长规律,积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拿出一些岗位甚至是重要岗位培养党外干部,先从基层岗位干起,递进地培养、历练党外干部。为此,要搞好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使其从内心里真正将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珍惜和爱护这个政权。在当下,要切实贯彻执行好“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规定,科学配置政治资源,为培养一批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可堪重用的党外人士涵养水源。此外,要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监督,毛主席曾说:“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对他们的错误或缺点采取迁就态度,是不对的。对他们采取关门态度或敷衍态度,也是不对的。”[8]1437-1438

3.积极为民主党派履职创造有利条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形成政党协商的良性循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要加强对政党协商的领导,增强协商意识,更加善于协商。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政党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做好多党合作政策的宣传工作,支持民主党派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经济社会的真实情况及党政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此外,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积极探索对地方的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十三五”时期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认真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批评,使民主党派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促进地方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发挥作用。

4.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协助”有积极支持和主动帮助的意思,中国共产党应在民主党派想做却做不好,或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积极支持。有些工作应该民主党派自己做但他们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去做,只要有利于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执政党就要主动领导着做,通过建立必要的沟通协调机制来引导提醒,进而推动并帮助他们去做,特别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科学发展问题、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问题,迫切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改进和完善。

(二)民主党派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推动者的作用

1.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讲政治是政党之谓政党之基本要义,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具体的,即恪守政治原则,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做到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立场的坚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上不能模糊不清;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发扬长期以来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上,不能有所松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2.建立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思想建设要常抓不懈,创新方法,要把定期了解和研判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动态作为各级党派组织思想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来开展,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分类施教、精准施策。思想建设要有载体,讲实效,精心设计,寓教于参政议政、寓教于组织建设、寓教于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实践之中。思想建设要坚持正向引导,以文化之。既要讲求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又要积极主动正面发声,弘扬正能量。

3.严把组织建设的政治关、质量关和廉洁关。要把组织发展与思想政治考察相结合,发展成员要认真与中共基层党组织沟通,了解真实情况,避免走过场,重视发展政治态度端正,思想作风过硬的党外人士;当前,要突出质量优先,把组织发展与履行职能相结合,积极发现和发展有参政议政愿望和基本参政议政素质能力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要抓住基层组织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选好用好那些政治思想素质好,有热情,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要认真听取中共基层党委意见,帮助推荐、介绍优秀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并经常性地与中共基层党组织沟通交流情况。

4.补齐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短板。部分民主党派干部掌握一定的公权力,要使公权力在监督下有效运行,作为政党组织的民主党派必须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力度,使之成为对各自成员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和组织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应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和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的有效制度。

5.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要有新面貌。民主党派要“以党为师”,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各项议事决策制度。用制度来约束班子成员的行为,“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使个人的主张在纪律中得到表达,增进班子成员的团结与配合。班子成员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展现新时代民主党派领导人特有的人格魅力,公正无私、磊磊落落、兴趣高雅。要进一步完善班子成员密切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建立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和研究解决基层党派组织和成员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6.汇聚履职尽责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民主党派的履职能力是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三大职能紧密相连的。履职能力的提高有其自身的素质因素,更有后天的培养。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对民主党派骨干成员的系统培训,帮助其了解参政议政的渠道和途径,掌握参政议政知识与技能,知道参政议政是什么,参什么,议什么,如何参,如何议,有哪些注意事项,培养正确的参政议政思维方式。同时,要积极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智库建设,群策群力,发挥党派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参政议政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奖励制度,助力当前民主党派发挥整体的履职优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N].人民日报,1990-02-08.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1/c_118787463.htm.

[6]尤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多党合作事业不断推向前进[J].求是,2018(05):3.

[7]央视快评.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86132.

[8]毛澤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董瑞军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