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2020-08-30蔡委呈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人行道海绵雨水

蔡委呈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在海绵城市设计概念下,许多城市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将海绵主体概念纳入了设计概念。除了人们熟知的水库外,城市支持设施中还可以使用它。渗入土壤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城市的蓄水功能,而且对城市排水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解释了海绵城市的概念之后,本文充分确认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在城市设计和花园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1 海绵城市理论下园林景观设计概念及作用

海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城市水管理系统,可以收集、存储和利用植被中的雨水,它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压力,增加雨水渗透的份额,促进城市植物的生长,并减少城市自然灾害的风险。通过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园林设计相结合,利用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组合和城市园林元素的结合,实现了园林设计的功能效果。调节城市的气候,减轻城市热岛的影响。同时,高水平的城市植物覆盖物可以净化生活和工业废水,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清新美丽的生活环境,并将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现代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呼应,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非常先进,可以及时排出雨水,避免雨水在路面上积聚造成洪水或滋扰。海绵城市还具有蓄水功能,可以及时存储雨水,解决缺水问题有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其次,它可以控制水污染。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对水资源的污染,按照海绵城市的概念,被污染的水可以被吸收和降解以达到清洁效果,使其适合于水资源的使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概念也可以防止城市的一些不好的影响。在一些雨水充沛的城市,雨季后雨水较多,如果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势必造成城市洪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排出雨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旅行带来便利[1]。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在建设中国海绵城市时,景观设计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它融入海绵城市的功能,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加强环境管理和控制,实现通过重复使用水的数量和水质。②制定一项综合的、影响较小的开发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再利用雨水,将雨水管理纳入源头所在地的水文条件,并在维持和利用现有植被方面提高植被的丰富度。③创造一个多功能的景观,并通过娱乐活动将环境意识融入景观中,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丰富的景观效果,而且具有教育价值。以广西佬族沼泽公园和南宁花园博览公园为例,水处理梯田是在河堤陡坡上用花岗岩石挡土墙建造的,铺有砾石层,覆盖着砾石土壤以及平衡的植物。以及填料表面的生物膜的生物降解等,多级雨水处理和沿海坡地的保护,防止侵蚀。地下湿地是一种人工景观,以砂岩土壤为基质填充物,亲水性植物为地表绿色,用于天然水处理。水从压实层的一端流过压实层植物的根部区域,水质得到净化,具有吸收和吸附植物根部,过滤和拦截压实层的功能,以及生化膜上生物膜的降解[2]。

3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式景观设计新思路

3.1 城市路面设计

从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现状来看,可以说大多数城市道路和人行道都铺有混合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这样的柏油路在自动排水方面效率低下,这种类型的铺面排水需要在城市排水管将雨水排入河流然后再排入海中之前,创建排水坡度并将雨水引入城市排水管。这样的排水系统表明其承受的压力非常高,而使用天然水供应(例如雨水)的效率很低。通过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设计人行道,可以解决此问题,即可以使用可渗透的人行道。透水路面可以有效地改善雨水的利用。此外,透水路面还可以减少行驶中的城市车辆的噪音,因为雨水会渗入路面下方的地下,从而减少雨水在光线下的反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的概率。这在补充地下水,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和控制地表温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实践中,人行道的渗透功能与城市设计和施工之间也有联系。因此,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覆盖和存在可渗透形式,都应结合城市设计和建设的角度进行考虑,并考虑城市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为了确保中国城市的最佳发展,我们需要积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不断形成完善的道路设计技术,以使海绵城市的概念在实践中更加实用。

图1城市路面设计

3.2 城市雨水的节约与收集

如何在城市中节约雨水并充分利用雨水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在设计城市景观时,我们可以在多雨的地区正确地建立三维植物群,并在不同的图层上种植植物园植被。它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高大的树木,第二层是低矮的灌木,最后是地面。这种三维景观结构可以覆盖地球,在景观层面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减少空地,增加单位面积的供水量。同时,下雨时可以被植物吸收,促进城市植物生长并形成良性循环。多余的雨水可以通过下凹式绿地形成的生态滞留设施来减缓径流,通过沉淀及过滤减少面源污染,最终对雨水加以利用。

3.3 园林道路的海绵设计

园林道路设计是海绵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因为必须确保交通便利并保持生态平衡,这使得在设计道路时可以避开单纯的交通空间设计,制作一些符合环境保护的措施。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轻松旅行和放松而又不损害环境。一些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在设计道路时并未充分考虑人行道的透水性,这可能会导致下雨时人行道上积水。因此,在这些休息地方,必须考虑人行道的渗透性,采用一些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用于人行道,例如,渗透性人造石、木材、瓷砖和其他材料。在设计时,还需要将其与沟渠相结合,在这些沟渠中种植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水的作用,雨水从路面流入这些沟渠或草坑中以达到排水效果。另外,可以设计景观排水通道,并将排水通道连接到水库以达到蓄水的目的,之后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达到回用水的效果[4]。

3.4 建立植草沟

在草木植物中使用植草沟是建造海绵状城市结构概念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海绵状绿化带的草木植物水沟中被海绵吸收的雨水被储存在植物土壤中,为许多植物群落提供足够的水,这样的措施既可以减少城市的用水量,又能美化环境,并且在保护环境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3.5 水体设计

通常在雨水进入景观池塘之前,在处理设施之前使用。结合景观功能,形成景观水池、溪流、湿地等,形成独立的水循环系统,以在城市发展之前保护自然水文特征。提高渗透、调节、净化,排放雨水径流的能力,并减少对城市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湿地公园对水质有清洁作用,在建造过程中应位于流域下游。管道周围不透水表面的排水将被引入公园以逐步清洁。乡村公园还可以建立雨水收集设施,以解决自身的水资源短缺问题[5]。海绵城市的关键点,在北方雨水比较的少的地区,主要是解决蓄水问题,而在南方,雨水比较的充沛,主要是解决排水问题,防止城市发生洪灾。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心。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重要领域,而土地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从城市本身出发,改善城市发展结构,形成生态、科学、经济并存的城市。在实践中,海绵城市概念的实施应反映在城市湿地、绿地、道路和内部结构中,有必要确保每个方面都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人行道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跟踪导练(一)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海绵是植物吗?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