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叙事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及育人价值

2020-08-28崔林生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叙述者师生班级

崔林生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着眼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更要有社会文化认同的共情教育。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注重从小处着眼,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可以对全面育人起到积极作用。

一、教育叙事的内涵

教育叙事是以叙述或讲故事的方式记录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它依托于教育教学过程,围绕师生相互间的活动展开,力求透过所描述的事件,呈现真实的教育情境,体现叙事者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反映师生的社会生存状态,建构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形态。将教育叙事运用于班级管理,通过叙事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叙事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用叙事参与班级管理

1.叙写入班感受。在组建新的班级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认真描述集体生活中体验最深的一件事来代替自我介绍。叙事内容可以是过去在集体生活中遇到困难后的同学互助、师生情谊、集体关怀等等。班主任从这些叙事中提取关键词,写在黑板的角上,保持一周时间,让学生每天朗读两遍,并告知他们这是每一位同学所期望的班级氛围。一周后,再组织学生叙写入班感受,用故事加评价的方式直接陈述。这是入班后初次审视自己的行为,学生会以关键词为中心,陈述一周内发生的事。班级内部交流的基调慢慢就定格在团结、友爱、互助,班级集体观念初步形成。

2.叙写班级日志。班级叙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并细心观察班级当天的大小事务,以一位或多位同学为典型,描述他们一天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呈现自己的观察和对班级的管理思路。第二天晨检时面对所有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提出班级管理要求,交给下一位值日班长。这样便会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能够在值日的当天发现好的典型和好的事迹已成为他们的荣耀。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内容,每天都有新视角。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系班级生活的点滴,关心班级发展状况,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班级管理。

3.叙写每周之星颁奖词。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當放大这些闪光点,让所有学生能够逐光而行。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对同伴的依赖远大于老师。所以,班级管理中树立好的榜样,远比说教效果好。“每周之星”的评选就是最好的例证,不仅要评选还要为其撰写颁奖词,学生会从细小的生活事件中提炼、概写他们的事迹。这样的鼓励,弘扬的是朴实、阳光、向上的做事风范,对完善人格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用叙事联结师生情谊

1.说句心里话叙事。让学生定期将心里的喜怒哀乐通过心里话叙事告诉老师,班主任借助无声的语言开展心理辅导,将困扰学生的问题一一分析,在不知不觉间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懂得自我反省,向着美好的人生奋进。这样既可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又可联结师生情谊,构建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

2.班级周年叙事。在组建班级一周年之际,可让学生写一件最难忘的事,以作为对过去一年学习生活的纪念,并在班会课上讲出来。班主任往往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过去一年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被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或写同学、或写老师、或写家长,无论哪一叙事内容,故事的背后都是苦心经营、同心相连的人和事。学生虽然写在纸上,但发出的声音来自心底。通过班级周年叙事,让班级更显温情,师生情谊更加深厚。

3.回眸母校叙事。毕业对学生来说既是结束又是开始,每次毕业都是在生命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转接。虽然中学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量去迎接社会的挑战,但是却可以让学生学会回头看、学会感恩、学会分享。高考结束后,要求全班同学每人写一篇回忆高中学习生活的文章,写感触最深、最值得留恋、最值得赞扬的人和事,把它留给自己、留给学校、留给学弟学妹。回眸母校的叙事,可以引导学生不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要关心周边的人和事,热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三)用叙事凝聚文化共识

创作班训、班徽、班歌、班旗、班刊,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还可形成文化共识。例如在创办班刊的过程中,需要设定主编、文字编辑、美术编辑、记者、财务部、市场部等等,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活动。大家集体完成采稿、编辑、排版、印刷、销售等全部流程。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给学生开辟了一个社会实践场所,让他们将自己的创意物化,在社会参与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叙事中获得再认识、再思考。

三、叙事在班级管理中的育人价值

通过叙事实现自我教育。作为叙述者,在客观地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中,对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会受到事件本身的感化,将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的深层;作为被叙述者,由叙述主体观察和记录的日常生活激发荣誉感,激励自己奋进前行。不管是叙述者还是被叙述者,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都可在叙事中完成。叙写入班感受、班级日志、每周之星颁奖词,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以个性化的理解来阐释事件,从中完成人格自尊、行为自律、责任担当的教育。

通过叙事发展思维能力。叙事的基础是正确、合理、审慎的思维过程,善于叙事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坚持叙事,有利于形成观察、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叙写班级日志,发现真善美的现象,加以记录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借以改变自身不良的行为;发现假丑恶的现象,要在质疑中审视、推理,明辨是非,恰当处理问题,形成正确合理的结论,推动班级向着积极阳光向上的方向发展。

通过叙事增进师生情感。班级叙事是基于共同的学习生活、共同的向往追求,能将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表现为生动活泼的教育故事,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由此体现教育价值。说句心里话、班级周年、回眸母校等的叙事,以真情实感为依托,在师生、生生之间不断沟通与交流,达到集体感情相通、心理相容,构成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在爱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健全人格教育的目的。

通过叙事升华文化认同。班级活动叙事可以将扁平的制度规范带入立体活动中,在团队的实践碰撞中,形成文化的规范认同。学生的志愿服务、敬业奉献绝对不是口头教育能够实现的,只有在班级活动中,才能形成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班训、班徽、班歌、班旗、班刊的创作,每一项都是在集体参与下完成,在实践与体验中,每一位同学都会深刻体悟班级文化创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能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形成民主与规范的管理格局,构建出和谐、宽松、崇尚探究的班级风格。

(本文系山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班级管理中叙事策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8078)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叙述者师生班级
班级“无课日”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麻辣师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