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同市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8-28吴彦春赫霄蓉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同市体育项目器材

吴彦春 赫霄蓉

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与优势,更是体育教育顺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大同市四区七县的具体情况,研究分析大同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用情况及其制约因素,为全市学校体育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同市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各种体育资源的实践者、开发者、鉴别者以及体育资源作用于学生的主要载体。

1.大同市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我们抽选了大同市269名体育教师,对大同市体育课程资源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教师所占比例为59.42%,女教师所占比例为40.58%,男女比例大致均衡。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些学校出现男女体育教师分配不均的现象。参与调查的体育教师中有98.55%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且有60.87%的体育教师所学专业为体育教育,另外10.14%的体育教师所学专业为运动训练,28.99%的体育教师所学专业为其他。由此可知,我市大部分体育教师有大专及以上教育学历,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受过大专及以上体育类专业教育,体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都有一定保障。

调查显示,62%的体育教师认为班主任在大课间或课间操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班主任及其在班级事务中所担任的领导者、组织者角色,以及在教育活动中所起的枢纽作用密不可分。大课间或课间操活动应是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师主导、班主任老师辅助完成的活动,由结果可以看出班主任的作用占据了很大部分。这一方面说明了班主任在体育活动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待加强。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传统体育项目,26.8%的学生认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传统体育活动;48.9%的学生认为有时间就参加传统体育活动;11.9%的学生认为参加传统体育活动可要可不要,视情况而定;4%的学生认为学习忙就放弃参与传统体育活动;8.3%的学生不喜欢传统体育活动;27.2%的学生认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时尚体育活动;50.8%的学生认为有时间就参加时尚体育活动;11.6%的学生认为参加时尚体育活动可要可不要,视情况而定;3.8%的学生认为学习忙就放弃参与时尚体育活动;6.5%的学生不喜欢时尚体育活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对体育项目的顺利开展很重要,在学生资源利用方面,可将认为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作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让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影响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2援大同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除基础的走、跑、跳、投、跳绳、毽子、广播操、队列队形内容外,足球、篮球、韵律活动与舞蹈、校园集体舞,以及武术系列的操、手法及手型步型、组合动作是部分教师开展教学竞赛及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内容,并认为这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内容。据调查,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大力发展“足球进校园”“中华武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使我市体育教师对足球、武术等项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程内容的安排也随之增多,而其他项目则更多地依赖教师本身的理解以及社会潮流的推动。因此,对体育教师多种技能的培训也是丰富课堂内容的一个有效途径。

3援大同市体育器材及设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同市学校有田径场跑道、投掷区、跳远沙坑、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联合器械区、单双杠区的比例分别是95.65%、27.54%、65.22%、52.17%、82.61%、10.14%、36.23%、69.57%、24.64%、43.48%。这些场地的最常用比例分别是91.3%、1.45%、4.35%、28.99%、47.83%、1.45%、1.45%、7.25%、0%、1.45%。由此可知,几乎所有学校都有田径场跑道,大部分学校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跳远沙坑、足球场,还有部分学校有羽毛球场、联合器械区等运动场地,而在日常教学中,除田径场跑道利用率高之外,其他场地只有极少数老师常用。而联合器械区最常利用百分比是0,据调查,原因是老师们多考虑到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几乎不利用。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老师们认为使用最多、功能最多的7种体育器材分别是:秒表、篮球、足球、跳绳、毽子、小体操垫、标志杆。

二、加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1.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当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是当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有不同方面的影响,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可从竞技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传统项目、时尚体育项目三个维度入手。

(1)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利用。现有竞技运动大多有规则成熟、难度不等等特点,将其引进中小学课堂需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实际能力,通过简化规则、调整合适难度等级、合理改造器材等方式以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研究实例:

简化规则———从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目的的最低目标,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渐升级到有一项或多项技能的具体目标。

调整合适难度等级———降低动作细节要求,保留核心动作,对细节动作不做强制要求。

修改内容———修改复杂、陈旧的内容,弱化竞技成分,以学生运动参与、培养运动兴趣为核心。

改造场地器材———对场地里现有器材进行合理改造以适合学生身高、技能水平。

(2)引用时尚体育项目。时尚体育项目即近年来新兴的体育项目,更能引起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我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及中小学校具体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攀岩、跆拳道、輪滑、定向越野等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并安排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进行教学。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有不少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待传承。调查实践中,已挖掘出不少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高脚马、抢花炮、滚铁环、抖空竹、跳格子等,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中,一方面使体育课程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学了解了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4)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体育课堂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取与传递体育信息,一方面拓宽体育知识接受渠道,另一方面也可采取线上教学以丰富教学模式。

2.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体育场地设施开发与利用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问题,必须保证开发的器材是安全的,需反复试验确保安全才可投入教学。二是对教学目标的提升有实际意义,不做浮夸无意义的形式主义的改造。三是注意环保,杜绝铺张浪费,可采用一物多用或废物再利用等方式进行合理改造。

(1)对现有器材设备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调查,老师们认为使用最多、功能最多的器材有秒表、篮球、足球、跳绳、毽子、小体操垫、标志杆,可通过对这些器材的一物多用来丰富课程。例如:篮球可用在篮球项目中,也可作为一个球形器材做拱猪、移动障碍点等;小体操垫可做体操垫上教学,也可当做瑜伽垫、障碍垫、保护垫等。通过对不同器材不同特性的整理,发掘更多功能,做到一物多用。

研究实例:

篮球———篮球、拱猪、移动障碍点。

小体操垫———瑜伽垫、障碍垫、三角障碍物、保护垫。

跳绳———钻绳洞、障碍绳跳高、队友捆绑类游戏。

(2)自制简易体育器材。通过对废弃物品再改造、再利用,创造新的体育器材,一方面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另一方面解决器材少的问题。

研究实例:

牛奶箱子———学校给学生发的学生奶的箱子可以加填充物做“踏板”“小凳子”等。

废旧报纸———用废旧报纸包裹橡皮等有一定重量且质地柔软的物品,用胶带固定做自制“垒球”。

丝带———用于自编操器械、放松活动的“拉伸绳”。一条长丝带折叠捆绑成一小块可做成“棋子”应用于“抖音五子棋”游戏。

(3)合理布局、使用学校场地器材。通过对学校现有场地器材的合理改造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教学目的。

研究实例:

联合器械区铺设体操垫,以起到保护作用。联合器械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有安全隐患,通过铺设体操垫给予地面安全保护,为课堂提供保障。

3.对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当地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环保意识以及意志力與团队精神。例如徒步白登山、文瀛湖、雷公山、恒山,以及利用我市自然资源模仿长征路线的户外运动,利用森林、草原开展拓展训练等。

4.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影响教育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一方面丰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从多角度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施加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加强教师培训。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亦是工作的需要。通过在职培训以及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在体育教学方面,除对本专业项目不断深入学习外,还要多学习其他体育项目,做一名一专多能、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

(2)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展创编游戏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开展地面乒乓球、对墙单打乒乓球、趣味橄榄球、四门足球等游戏。

(3)对于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其发挥引领及榜样作用,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运动,提高自我。

(4)对于班主任和喜欢运动的老师,大课间及课间操时间可让其辅助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运动,或承担某一特长项目的社团活动辅导,抑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裁判等工作。

(5)家长方面,可发掘有运动特长的家长或有组织体育活动的社区在校外对学生进行体育指导。同时发掘家长小时候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既丰富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资源,又可节省一些家庭活动开支。

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弥补空缺及创造新课程资源,对我市体育及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值得我们下功夫去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大同市平城区第一小学校)

猜你喜欢

大同市体育项目器材
张新油画作品选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成语魔方
橡皮博物馆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素描静物
采煤沉陷区上“收获阳光”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