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警方侦破一起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

2020-08-28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5期
关键词:彭某伪劣水果店

南京铁路公安处通过调查摸排,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捣毁一处制售伪劣口罩窝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涉案假冒伪劣口罩4万余只,查明疫情发生以来,该团伙累计出售假口罩30万余只,涉案金额高达80余万元。

买了2500只口罩后被对方“拉黑”

2月16日,南京铁路公安处南京北站派出所民警接到管内某单位王某报警,称其购买到一批劣质口罩。

王某告诉民警,因复工需要,他通过微信朋友圈一朋友介绍,从一个微信名为“大海”的人那里,以每只4.5元的价格购买了25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双方谈妥价格后,按照对方要求,王某通过手机微信直接转账全部货款11250元。10天后,口罩通过快递如期寄到。当王某打开包装袋看到口罩时,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这批口罩和其在药店购买的口罩有明显区别,不仅表面做工粗糙,包装上也没有看到任何标示品牌,怀疑上当受骗。王某通过微信与对方联系,要求退货退款,岂料已被对方拉入“黑名单”。

经查,民警发现该批次医用口罩外包装仅为透明塑料袋,打开包装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包装上未标示生产企业、产品注册号及生产执行标准,包装内部也没有合格证。口罩做工粗糙,材质较薄,与正规产品出入较大。民警将这批口罩送到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查明这批口罩系“三无”伪劣产品。

在水果店里查获1.3万只“三无”伪劣口罩

随后,南京铁路公安处立即抽调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

民警从“大海”微信号和快递单号入手,循线追踪,排摸调查,逐渐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关某的行踪。3月2日,南京铁路民警赶赴上海,在某小区出租屋内,将“大海”关某抓获,从其身上搜出两部手機,其中一部手机里保留着与他人的聊天记录,正是其使用“大海”这个微信名向外销售口罩。

根据关某交代,他手上并没有“货”,只是负责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出售口罩的消息,寻找到买主后以每只赚取一元钱的利润接单,再将货款和买主地址转给其朋友孙某,由孙某负责提供口罩。南京铁路警方乘胜追击,于次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将孙某抓获,并根据孙某提供的货源“上线”,在嘉兴市某连锁水果店内将老板彭某抓获,从其水果店查获“三无”劣质一次性医用口罩1.3万余只。

经了解,彭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的打拼,用积攒的资金开了一家水果店。疫情发生后,水果店的生意受到影响,看到口罩成为当前热销的商品,彭某觉得商机来了,他多方联系货源,从江西省鄱阳县王某手中以2.5元一只的价格购进劣质一次性无标识医用口罩,通过在朋友圈中卖水果结识了孙某,由孙某拉上朋友关某入伙,三人分工合作,在各聊天群、朋友圈发布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销售信息,通过层层加价后以网上转账的方式进行交易,并将订单购买信息汇总至孙某处,由孙某到彭某的水果店拿货,统一由孙某将口罩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小作坊里生产劣质医用口罩30余万只

根据三人的交代,南京铁路警方经过多方调查排摸,于4月13日在江西省鄱阳县一平房内,将正在制造伪劣口罩的嫌疑人王某、李某和两名工人尹某、林某抓获,当场缴获伪劣一次性医用口罩成品2.7万余只。

经审查,王某交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量剧增,他从网上获得信息,花了6万多元钱购买了生产口罩的机器设备,伙同朋友李某,又雇了两名工人,自行加工生产“三无”伪劣口罩。

据王某交代,他们通过朋友找关系,买来原料。刚开始,按照从网上学习到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口罩连他们自己都不满意。后来,又花钱找人现场指导,生产出来的口罩慢慢“有模有样”了。

为了谋取暴利,王某又通过网络渠道发布销售口罩的信息,联系买家。经查,自2月10日以来,这个团伙累计生产销售劣质一次性医用口罩30余万只,涉案金额高达80余万元。

猜你喜欢

彭某伪劣水果店
矛盾
水果店的生意经
浅谈涉烟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和适用
“伪劣”一词引发的思考
積分住酒店 嗜賭湘漢逾居兩年
疯狂爸爸 勒死亲生女儿罪恶滔天
逾期未还款,担保人有责吗
无证婚姻,丈夫的债权利益应归谁
葡萄少了吗
不为赚中国的钱拍“伪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