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传统吟诵教学初探

2020-08-27刘晓蓉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内容摘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吟诵,虽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师范高校并未将其纳入古代汉语教学的必修环节,致使这一传统呈现后继无人之窘境。我们就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意义、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借助师范高校这一平台,培养出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格律诗吟诵能力的师资力量。

关键词:传统吟诵 格律诗 师范高校

中华传统吟诵流传了千百年,这是古人普遍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文学习方法。然而自五四运动后,中华传统吟诵出现了百年之久的断层,给学校语文教学、国人赏读古典文学作品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此,不少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文学家自上世纪20、30年代始,为继承吟诵传统作出了诸多努力。2009年成立的中华吟诵学会致力于吟诵的采录、收集、整理及师资培训。这些活动不但促进了吟诵事业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学者对吟诵的研究。其中对传统吟诵在教学诸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取得的成功最多。如王宇《论传统吟诵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1],秦德祥《20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2],张珊《汉语传统吟诵调的音乐美学问题研究》[3],杨娜《传统吟诵的“学”与“用”》[4]。陆有富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传统吟诵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5]《民国吟诵教学平议》[6],等等,在吟诵教学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格律诗是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传统吟诵对格律诗教学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就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意义、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借助师范高校这一平台,培养出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格律诗吟诵能力的师资力量。

一.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传统吟诵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一些国学、诗学、教育大家极力倡导传统吟诵。赵元任先生曾在《<新诗歌集>序》中说道:“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7]他认为诗歌就是用来吟诵的。叶嘉莹先生认为吟诵对于格律诗的学习至关重要。

1.能提高高校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

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教育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伟大民族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大学生掌握了高层次的语文能力,能直接推动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的提高,直接影响其大学期间专業及其它课程的学习,并且在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中拥有坚实的精神力量与信心。但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却并不乐观,如高校古代汉语学科边缘化、教材林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定位、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课时量过少等,都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导致学生对古代汉语缺乏兴趣, 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格律诗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往往课时安排不足,导致讲解不透彻,致使能鉴赏和创作格律诗的高校学生原来越少。而吟诵既是历代文人学子读诗读词读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是一项自娱又娱人的高雅艺术活动,今天将传统吟诵融入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对于大学生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写作旧体诗词,都具有重要意义。

2.能提高大学生写作格律诗水平

格律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文化遗产,怎样让这一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掌握并研习格律诗是我们高校师范生尤其是汉语言文学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格律诗创作除了必须根据表达情感、刻画形象的需要,精心安排作品的音节,努力使声音的高下、长短、疾徐、轻重、顿挫同情感的性质及其起伏变化、形象的状貌情态相适应,首要之处就是掌握格律诗的格律要求。而通过传统吟诵的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格律诗特点。

3.能提高大学生鉴赏古典文学和音乐的能力

人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是为了从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吟诵,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用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能把读者引入想象空间的美好意境。中华传统吟诵博大精深,高雅优美,将传统吟诵融入高校课题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4.具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吟诵文化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吟诵,无疑是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一份宝贵而仍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可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吟诵是诗乐传统的核心。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即所谓诗乐传统。在诗乐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诵传统。因为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诗文在吟诵这里,都是入乐的。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人人都会用自己的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现代西方文化把音乐变成了职业化的东西,大众只能欣赏,不能创作。大家都只能唱别人的歌。抢救和恢复吟诵传统,也可以恢复中国古代的诗乐、吟唱的优秀传统,让人人都敢张口唱,人人都敢唱自己的曲调。而高校师范生肩负着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利用所学专业传授这一文化,使之代代相传,永不灭绝。

二.师范高校传统吟诵的教学原则

新时期的吟诵形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特征,叶嘉莹先生所坚持传统吟诵经典、本色,符合格律诗要求,值得大力推广。吟诵界尊称叶嘉莹先生的吟诵调为“叶调”,主要由读诵与吟咏两部分构成。研究叶调对继承传统读书法、辅助诗文创作及引领国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对“叶调”进行系统研究的冯蒸,牛倩认为,让真正的吟诵流传后世,正是叶先生本人的心愿[8]。因此我们本文所论的传统吟诵基本规则主要就“叶调”而言。

1.师范高校传统吟诵教学应注意古今音差别

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格律诗传统吟诵教学首先应注意古今音差别。

音韵学上所谓“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即上古音[9]。所谓今音,指以《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跟“古音”(周秦音)相对。而传统吟诵的今音,主要指现代的汉语语音,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唐代诗人写诗用韵多是参照隋朝路法言《切韵》、唐孙愐《唐韵》等隋唐韵书,并按实际语音做了一些归并。到了宋代官方颁布了《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韵书,但其中保留和采用了母本《切韵》中一些“江左之音”,即南方一带还存在的方言。元明时代,诗韵沿用传统,曲韵则主张遵守元人周德清撰写的《中原音韵》,但是当时一些南方人对“中州韵”不太熟悉,所作的曲子经常与韵书相抵牾,便受到一些曲家的严厉批评。因此,格律化韵文体中的古今音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10]。

而对于古代汉语格律诗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古音入声字在今音中判定。因为近体诗对格律的严格要求,古入声字部分融合在阴平里,即在普通话朗诵中不复存在,古入声字今读为平声的,便会造成“失律”。如果“失律”,就不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也就不能称其为“格律诗”。

2.师范高校格律诗传统吟诵教学应遵循平仄规则

平仄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重要因素。诗人把汉语的四个声调按平仄规则运用于诗歌,就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感。人们就连取名字也常从语感上避免三字的姓名完全同调,否则会有“拗口”之感。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指的就是依字音的平仄按黏对规律进行组合的定律。

关于律诗的平仄,有的著作讲得十分复杂,难以掌握,更难以运用。如果是从研究性的诗律学角度着眼,这样做固然不无必要,但从应用性角度出发,以便于学习者驾驭,则宜以正例、通例为重点。因此,我们在不违背平仄规则基本原则上对律诗的平仄问题(包括“拗救”等)尽量采取简便、易用的处理方式。

律诗中平仄句式在一首律诗中是怎样搭配运用的呢?应遵循两条规则:

其一,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近体诗每两句为一联,则律诗共有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每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每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求相反形成相“对”。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叫作“失对”[11]。

其二,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上联对句的第二字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形成相“黏”。

这两条规律对任何律诗形式一概使用,无论是五言、七言,无论是律诗、律绝、排律,概莫能外。违反了这个规律,叫作“失黏”。

律诗规定只押平声韵,且多数押韵在偶句,因此,平平仄仄◎(◎,表示韵脚)、仄仄仄平◎的位置,必定处于每联的下句。按“对”的规则,他们上句分别为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按“黏”的规则,如果上联下句为仄仄仄平◎,那么下联上句就应为仄仄平平仄。因为只有这两式第二字同仄。如果上联下句为平平仄仄◎,下联上句须是平平平仄仄,因为只有这两式第二字同平。

如果上联下句为仄仄仄平◎,下联上句能否再用仄仄仄平◎来相黏呢?这不也是第二字同仄吗?这是绝对不可的,因为那样会导致下句“失对”或出韵。试看,如果上句是仄仄仄平平,那么下句要做到“对”,就要用平平平仄仄,这样下句就是仄声韵脚,不合律诗只押平声韵的规定。如果下句用平平仄仄平,韵脚固然是平声了,但又与上句失对。所以“黏”不能重复使用同一平仄句式。

七律的黏、对就是在五律的每句前加两仄或兩平。例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

律诗首句也可以入韵。首句入韵的韵脚也必须押平声韵,因此其韵脚必须是平声字,这样首联上下句都必须用平声收尾的平仄句式。

“对”和“黏”是律诗平仄组合的核心技巧,它是衡量一首诗歌是律体还是古风的基本标准。

三.师范高校传统吟诵教学方法——掌握格律诗的节奏变化

上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分别撰写《文心》《精读指导举隅》等书,不但强调吟诵的重要,还劝导中学生要用传统吟诵法诵读古诗词文。这对当时大中学校的国文教学恢复传统的读书方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朱熹先生提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二十四字读书法。这一读书法也实用于传统吟诵之法。

所谓节奏,本来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礼记·乐记》载:“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因此我们在进行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其节奏变化。

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主导了诗歌的四言形式,因此,古诗逐渐形成以两个音节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七月》)。不过因为四言节奏过于简单,无法抒发人之情感,故在汉以后慢慢没落。唐以后格律诗,尤其是五、七言诗在音流节奏上具有一定变化,从而逐渐成为律诗主流形式。

我们先来看五言律诗节奏的一般形式: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C.仄仄——平——平仄

D.仄仄——仄——平平

此四种都是2.1.2节奏形式。如“雨后复斜阳”,就是“雨后/复/斜阳”2.1.2。

另外五言还有2.2.1的节奏形式,如“空山新雨后”,就是“空山/新雨/后”2.2.1的节奏。

七言的一般节奏形式,主要如下:

A.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C.平平——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四例是2.2.1.2节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七言另一基本常见的节奏形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此类是2.2.2.1节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自从古诗形成律诗一体,格律的基本程式是“平平、仄仄”的循环,从有声语言的角度说,即“平声步”与“仄声步”的交错循环,一个双字单词,两个字或第二个字是平声的,称“平声步”;两个仄声或第二个字是仄声的,称“仄声步”,古诗文诵读起来的抑扬顿挫,就是平、仄声步的交叉行進形成的[10]。因此,五言诗中,不管是“2.1.2”还是“2.2.1”节奏形式,每一句的音流都由三个“语步”构成,七言诗中,不管是“2.2.1.2”节奏,还是“2.2.2.1”,每句则有四个语步组成。

在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中,徐建顺教授提出“依字行腔”[12],也就是遵循“平长仄短,平轻仄重”的方法。这样就构成律诗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而语步行进重读和轻读的循环,使得律诗更灵活多变,吟诵时更能产生起伏之感、顿挫之美。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交谈不自觉的使用着传统吟诵方法,只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罢了。如挑担的吆喝声“磨剪子唻——镶菜刀——”,再如学生跟老师课前打招呼:“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还有邻居之间打招呼:“他大叔——,你吃饭了没有——?”“吃了——你呢?——”。你看,汉语本身的节奏变化注定我们开口说话就具备吟诵才能。

传统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里,已经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吟诵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

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而叶嘉莹先生今年已95岁高龄。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中华优秀传统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学者对传统吟诵的相关研究极具学术价值,为我们探索传统吟诵教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吟诵经历了近百年的消沉,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及践行力度仍然不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吟诵,作为师范高校汉语言专业必修的古代汉语,怎样将传统吟诵纳入教学必修内容,如何将其与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将来从事中小学教学的师范生掌握这一读书技能,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总之,兴亡继绝,责在吾辈。

参考文献

[1]王宇.论传统吟诵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秦德祥.20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03):70-76+69.

[3]张珊.汉语传统吟诵调的音乐美学问题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

[4]杨娜.传统吟诵的“学”与“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3):178-180.

[5]陆有富.传统吟诵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8):128-130.

[6]陆有富,崔微微.民国吟诵教学平议[J].语文建设,2015(34):62-64.

[7]赵元任.新诗歌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5.

[8]冯蒸,牛倩.叶嘉莹吟诵理论新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24-133.

[9]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193.

[10]李昌集.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01):1-14.

[11]经本植.中国古典诗歌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4.10:54.

[12]徐建顺.梦幻曲《春江花月夜》吟诵技巧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5):4-5+2.

(作者介绍:刘晓蓉,博士,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