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2020-08-26静,马娟,侯

关键词:全程乳腺癌心理

王 静,马 娟,侯 莉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乳腺癌是发生于机体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高达99%,在目前临床较为常见,需要通过手术、化疗或者放疗进行有效治疗,但是这些有创性治疗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利于病情的好转,预后改善效果欠佳[1]。基于此,临床务必要加强对乳腺癌患者不良心理的护理力度,促进身体恢复。故本次实验尝试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年龄介于32~67岁,中位值46.58岁;病程区间1~11个月,中位值4.53个月。观察组:年龄介于33~68岁,中位值46.55岁;病程区间2~13个月,中位值4.50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资料在统计学软件中无显著差异(P>0.05)。

入组标准:确诊乳腺癌者;意识清晰者;依从性高者;家属知情同意者。

出组标准:精神病者;严重焦虑、抑郁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接待入院者、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全程护理干预:(1)热情接待入院者,询问病情,评估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2)指导患者通过放松内心意象法缓解自身不良心理,鼓励患者多听舒缓音乐或看幽默小品,稳定自身情绪;(3)面对因严重焦虑抑郁而无法安稳入睡者,可根据医嘱适当给予安定、舒乐安定等镇静性药物;(4)讲解乳腺癌疾病知识和护理相关操作,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疑虑,并耐心详细解答,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2]。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满分100分,以50分为基线,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焦虑和抑郁感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组别 n SAS评分(分)SDS评分(分)对照组 25 46.35±2.64 47.52±1.99观察组 25 35.05±1.46 35.10±1.40 t 18.728 25.523 P 0.000 0.000

3 讨 论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超过120万女性患乳腺癌,且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预示乳腺癌已然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整个疾病发展期间,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会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十分普遍,不利于其预后改善。因此,临床应该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病情。

SAS和SDS评分一直都是临床评估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常用工具,这两种自评量表都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主观感受,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倾向。常规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仅仅依赖医嘱,并未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临床疗效不甚满意。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当前护理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过渡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试验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热情接待、针对性心理护理大大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教会患者放松内心意象法,更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良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有助于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明确不良心理对自身病情恢复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提高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必要情况下遵医嘱用镇静药物也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保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便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程乳腺癌心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