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式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0-08-26刘佥宓

关键词:心衰居家心功能

李 帆,刘佥宓,刘 婷

(1.商洛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护理系,陕西 商洛 726000;2.河西学院医学院护理系,甘肃 张掖 734000)

慢性心衰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常见于老年人群,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同时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1]。随着目前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是由于该病的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2]。文章主要针对居家式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医院门诊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为70~92岁,平均为(81.8±8.1)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为71~95岁,平均为(80.1±9.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告知患者服药方法、自我保健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等,对于记忆力较差的而患者,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以便患者学习,叮嘱家属定期陪伴患者复诊,并监督患者在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观察组则采取居家式自我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档案,护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状况、心功能分级、文化水平、家庭住址等方面的情况。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个性特质,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例如常见诱因以及危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合理锻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科学用药以及运动锻炼的认识,从而让患者在家中也能够按时服药、适度运动。②随访指导:出院后每隔2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患者出现没有按时用药以及适当锻炼的情况,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重视度,并叮嘱家属做好监督与管理;对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从而达到转移注意力和压力施放的效果。③家属指导:该措施主要目的是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从而让家属做好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从病情观察、运动和用药等方面掌握家庭护理的要点,从而更好的照顾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门诊复诊时心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差异。本次研究自护能力评价采用心衰自我护理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自护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自护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诊时心功能以及自护能力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复诊时心功能以及自护能力差异(±s)

组别 自护能力 LVEF(%)观察组 34.5±5.9 53.6±7.8对照组 30.6±5.2 47.6±6.3 x2值 5.635 5.485 P值 0.046 0.044

3 讨 论

慢性心衰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多数患者是在家中休养,因此对家庭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居家式自我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协同效果,凸显临床护理的创新性与针对性,将临床护理延伸至家庭护理,从而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居家式自我护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庭护理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家属指导,让家属能够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患者在家调养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自护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居家式自我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符合现代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居家式自我护理能够提高门诊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自护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心衰居家心功能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