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田疗法对改善焦虑患者病态症状的作用分析

2020-08-26黄钰珉

关键词:病态焦虑症生理

黄钰珉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焦虑症为以焦虑情绪体验为特征的常见神经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坐立不安、紧张、尿频等,病程长、治疗后易复发,患者患病后多伴家庭、社会角色功能受损情况,随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森田疗法属心理疗法,通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行为方式进行疾病治疗,具系统性、完整性特点[1]。为此,本次选68例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组,评价森田疗法临床治疗价值,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SAS(焦虑自评量表)≥50分;排除严重精神异常、躯体严重功能障碍、严重自杀倾向者;患者均选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组间资料一致(P>0.05),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A组:用药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B组(A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森田疗法):(1)室内活动:相对限制患者活动空间,使其依据自身情况在室内相对自由活动;强调焦虑情绪及相关病态表现的发生为过度关注自身情绪所致,但无需排斥此种情绪,保持相对舒适状态;(2)积极面对:指导患者不要逃避自身情绪状态及生理反应,积极主动面对、充分感受情绪状态等带给自己生理变化;鼓励患者发现身边有价值事物并主动参与;活动范围同样限制于室内;(3)增加室外活动:增加室外活动量,鼓励患者以自然状态感受周围环境及自身情绪状态,鼓励患者完全投入劳动作业中,感受劳动带来的愉悦。(4)适应社会:开放患者与外界关系,回复通讯,让患者实体体验控制情绪、控制生理机能感受;与患者交谈,使其讲解治疗期间心得体会,并对其实施积极鼓励。

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

护理前组间SA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B组SAS评分较A组低(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s)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A组 34 61.02±3.25 52.01±3.47 B组 34 62.46±4.78 47.75±2.18 t 1.453 6.062 P 0.151 0.000

2.2 有效率

B组护理有效率为94.12%,较A组73.53%高(P<0.05),见表2。

表2 有效率[n(%)]

3 讨 论

焦虑症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停药后易复发,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可加重焦虑情绪,因此需加强护理工作,以调控患者焦虑情绪[2]。森田疗法为强调顺应自然心理调控方式,主张患者顺应情感变化,主动发掘情感变化与生理机能变化相关性,通过劳动实现其自我满足感,进而可达到改善其焦虑情绪及相关病态症状的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B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较A组低,且护理有效率较A组高,考虑原因为,在对B组患者实施森田疗法中,通过对其进行认知干预,使其明确症状表现并非生理病变引发,而与对自身情感、生理变化过度关注相关,消除其自卑情绪、体现其自我价值及社会功能,并使其在健康作息中逐渐恢复平稳心态,进而可改善其焦虑情绪、缓解相关病态症状。

综上,对焦虑患者实施森田疗法,可改善其焦虑症状、提升护理效果,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病态焦虑症生理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