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律 是从小到大的事

2020-08-25徐志明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5期
关键词:打人约束自律

徐志明

今天分析一件小事:孩子总是打别的小朋友,父母该如何引导?

小朋友打人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抢别人玩具,别人不给,就上去打人家;有的是想让别人跟自己玩,别人不愿意,就去打人;还有的孩子连别的小朋友不让他亲亲抱抱,也要去打人家。

孩子爱打人,稍明事理的父母都不会无动于衷。通常的方式是制止、批评加监督,发现孩子打人,就拦住他,批评他,让他承认错误,让他跟别人道歉,然后大人会格外小心地盯着,生怕一分神孩子就故态复萌。还有的父母会加上惩罚:“你打别人,我就打你,看你知不知道痛!”

但这些方法,其实都不太有用。打人的状况一旦出现,就会持续很长时间,有的孩子直到上学以后都还没学会“君子动口不动手”。

到底怎么管才有效呢?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想:那些从不打人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不打人?

喜欢打人的小朋友不少,从不打人的小朋友也很多。

大部分不打人的孩子,都不是因为胆小或者父母管得严而不敢打别人,他们是认为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好好说”来解决,打人是不好的方法,所以自己不能打人。很多孩子,甚至连打人的念头都不会有。

“我不打人”,是孩子的一种自律。

不打人的孩子,是自己管住了自己;打人的孩子,缺的也是这种自律,所以才需要大人时刻看着、不停地管。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就能有自律?

确实,“自律”这个词,多数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极少关注,他们认为自律是大孩子的事,现在多管管孩子,等到孩子大到一定程度了,比如上初中、上高中了,就会慢慢形成自律,就不用大人管了。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自律到底是什么,就不难明白,自律是从小到大的事,孩子的自律模式,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逐渐形成。

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细分一下,它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约束自己不做某些事。对自律的人来说,不做某些事,不是因为别人不许他做,而是因为他明白那些事不能做。

二是要求自己做某些事。对自律的人来说,做某些事,不是因为别人要求他做,而是因为他明白那些事自己应该做。

如果父母的家庭教育做得到位,孩子再小,也完全能在适当的年龄,知道对那个阶段的他来说,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做,并且约束好自己。

比如,很多孩子在两三岁时就明白为什么不能打人,即便父母不看着,他也不打人;很多孩子在一两岁时,就能明白什么是危险,父母不看着,他也不去动开水等危险物品;还有很多孩子,在一两岁时,就能明白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父母不指挥,自己也知道把垃圾丢进垃圾桶,而不是随手扔在地上。

当然,孩子肯定不会无师自通地“明白”这些事,那些“为什么”,都来自父母耐心、细致、有效的解说。

就比如“为什么不能打人”,更有效的解说是:不能打人,不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许你打人,而是因为打人是处理事情的坏方法,是侵犯别人,不但不能让小朋友更愿意和你一起玩、更愿意跟你分享玩具,还会让大家都不欢迎你、一见你就想躲开。

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会在每次想打小朋友时,都想一下自己能不能这么做,也想一下后果,然后理性地约束自己,这就形成了“不打人”的自律。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就会认为不能打人是因为父母“不许打人”,那么他的表现很可能就是:你看着我,我就不打;你不看着我,我就打。这叫“他律”。很多在打人问题上“屡教不改”的孩子,都是这样;在其他事上总需要父母靠“不许”来约束的孩子,也是这样。

总对孩子说“不许这样”“必须那样”的父母,管教孩子上会很严肃很认真,也绝对不想把孩子教坏,但恰恰常常忽略“耐心细致地给出有效解说”这个关键环节:不许,到底是为什么“不许”?必须,又到底为什么“必须”呢?

不在“为什么”上帮孩子建立明确的认知,并且引导孩子自觉认同,很多事就只能一直靠“不许”“必须”来管,这样会一路错过很多帮孩子形成自律的机会。

一位妈妈问我,四岁的孩子老打小朋友,大人能不能打他,我说不能。那位妈妈又问:“那孩子做危险的事,比如碰开水、摸电插座,也不能打吗?”2岁的孩子就能明白的碰开水、摸电插座危险,到孩子4岁了,还得靠打来管,那得打多少回、打到什么時候才是个头呢?

所以,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比告诉他各种“不许”“必须”重要得多。

明白自律是从小到大的事,孩子的自律如何逐渐形成,我们就可以找到提升家庭教育品质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不停地跟孩子说各种“不许”“必须”,转向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某件事不能做,为什么有些事需要做。

父母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引导孩子明白并认同“为什么我不能做”或者“为什么我应该做”,孩子就会在越来越多的事情上形成自律。

从小就能养成自律的习惯,那么他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都可以顺理成章地导入自律模式。

父母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家庭教育中两种最让人烦恼的状况:

一是在孩子小时候整天都得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停制止他或者要求他;二是在孩子长大一点之后,一边不停监督,一边批评孩子在各种事情上的不自觉、不自律。

事实上,如果孩子3岁时不能在必要的事情上“自律”,那么到13岁时,也未必能形成那个年龄该有的自律。

猜你喜欢

打人约束自律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谁是谁的镜子?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打人的年纪
各有解释
马和骑师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