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和股份“迎春”

2020-08-25麦子

农经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羽种鸡沼液

麦子

2019年4月,太平洋证券的研报将白羽肉鸡形容为“沙滩上的金子”。沉寂多年的禽业如今确实绽放出耀眼的光芒。2019年8月,曾经的“白羽鸡第一股”民和股份发布了一份让人吃惊的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69亿元,同比增长4618.23%。今年2月底的年度业绩预告中,民和股份2019年实现营收32.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2.95%。

躲不过的周期波动

白羽鸡行业的触底反弹始于2018年。2017年,受累于鸡价低于预期和禽流感冲击,行业整体进入了冰点,业内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惨淡,圣农发展2017年业绩遭遇“腰斩”,而民和股份2017年业绩更陷入亏损。2018年肉鸡价格反弹,行业供需关系逐步反转,在非洲猪瘟疫情之下,鸡肉消费替代猪肉消费,加上近年来祖代鸡引种量相对处于低位,国内鸡苗供给偏紧的状态持续到了2019年;另一方面,非洲猪瘟不是一个短期能够解决的事情,这也使得在2019年,作为国人肉类消费选择替代品的肉鸡需求仍然比较旺盛的。

2019年,整个白羽肉鸡行业引种紧缺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数年以来的低引种使得供给剧烈收缩,且短时间内供需难以恢复。种鸡存栏下降,商品代鸡苗供应紧张,推动鸡苗价大幅上涨。此外,非洲猪瘟疫情致使国内生猪供应下降,猪肉供应存在一定缺口,对鸡肉等肉类的替代性需求进一步提升。

鸡苗、肉鸡都涨了,而且是十年一遇的大涨。这让已经上市10年的民和股份终于能长舒一口气了。作为2008年就以国内“白羽鸡第一股”美誉登陆资本市场的民和股份,自上市以来可谓经历了行业数次起起伏伏,业绩也阴晴不定。据统计,上市以来,民和股份5年亏损5年盈利,盈利的5年共赚得5亿元;亏损的5年共计亏了9.76亿元。

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曾这样描述民和上市之后的经历:“民和股份在2008年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就受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鸡肉产品倾销,以及国内祖代白羽肉种鸡产能扩张等风险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商品代鸡苗价格长期处于低位,我们的业绩一直未出现较大改善。到2010年下半年,行业整体回暖,鸡苗价格上升。2011年,我们收获了上市以来最好业绩。但在2012年又遭受速成鸡、药残鸡等一系列舆论的冲击。特别是从2013年到2017年的H7N9流感疫情,前前后后共五波疫情輪番侵袭,给肉鸡行业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经济损失。消费者吃鸡肉的信心降到历史最低点,全国多地鸡肉出现滞销。尤其是在春季疫情高发期,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空前低落,鸡苗价格因此陷入低迷状态。仅在2015年得益于国内祖代白羽肉种鸡行业去产能的契机,我们业绩获利。2018年,得益于农业农村部自2017年秋季以来对全国家禽统一实施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的措施,人感染疫情极少发生,家禽新发流感疫情次数也明显降低,消费者吃鸡肉信心再度回升,我们业绩又开始上升。”

这段话可算是高度概括了民和股份自上市以来所面对的整个行业大势。肉鸡消费的周期性变化,再加上各类病疫等不可预计的风险,而且肉鸡养殖周期短,使得“鸡周期“与猪周期相比更加波动频繁,更难以防控。

“慢”发展打造独特模式

如今终于站上了行业周期的峰顶,民和这家已拥有30多年历史的企业又是如何做的呢?

孙希民曾有个业内知名的“慢理论”。他说:“养殖产业不能发展太快,必须深入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做公司要慢,坚守初衷。民和股份的初衷是推动行业发展,股东利益最大化。”

从1985年建养鸡场至今,民和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未停步。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的技术升级。民和自主研发了“肉用种鸡全程笼养新技术开发”“鸡鲜精稀释及冻业技术研究”“商品肉鸡全程笼养技术研究”;民和在饲养中采用“三阶段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联栋纵向通风鸡舍”配套饲养设施及人工授精、鸡精液稀释等专有技术,改变了传统平养模式普遍存在的肉种鸡成活率低、限饲困难、受精率低、单位面积饲养密度小、管理困难等弊端。一系列技术创新,使得民和生产中的诸多养殖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横向与同行业相比,益生股份在养鸡的同时,还布局了养猪、乳业;圣农发展向下延伸,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民和的战略布局则始终立足在养殖领域。2008年首发上市以及2011年定向增发,民和募集的资金大多用于扩大原有的养殖以及屠宰产能,使其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父母代笼养种鸡养殖企业。

可以看出,民和的发展思路是深挖主业潜力,通过扩大产能打造规模优势,科研投入推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降低成本。同时,还适度延伸产业链,布局与主业相关性极强的项目。例如,对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民和利用鸡粪进行沼气发电,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不断积累技术经验;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以养殖废弃物沼气能源化和肥料化关键技术为核心,深入开展沼气高效制备与高值化利用、沼液浓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型沼液浓缩有机水溶肥料,获得多项专利技术,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10月,山东民和牧业3兆瓦鸡粪沼气发电工程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并于2009年2月14日正式发电并网。该工程位于山东省蓬莱市,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沼气发电工程。民和牧业沼气电站已与世界银行签订碳交易合同,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批准的农业沼气发电工程CDM减排项目。

设立生物科技公司,使得民和成为行业第一家拥有完整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的企业。民和养殖场的废弃物可以在生物科技公司集中处理。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来发电,一部分是生物天然气。沼液资源化利用变成叶面肥再返田,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2016年,民和的生物科技公司挂牌新三板。同年,民和股份首批通过认定为“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民和通过独特的笼养技术,利用沼气发电工程产生的沼液和自主研发的沼液浓缩技术开发出新产品“新壮态”营养促进液,既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又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景气期确立两条主线

近年越来越趋紧的环保政策,畜禽也是重点对象。从沿海的拆迁大潮到内地和禁限养区,适宜养殖区域纷纷往东北、西北、西南转移。对于家禽业而言,病死鸡、鸡粪、羽毛、养殖废水是生产环节中主要的环保治理对象。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企业要生存则必须过环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需求旺盛。

于是,行业低迷期坚守主业,苦练内功的民和,坚持创新发展,打造了“鸡-肥-沼-电(气)-生物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公司在环保政策趋紧的当下,拥有了十足“抗压力”。

具有民和特色的“鸡-肥-沼-电(气)-生物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了生物有机肥项目、沼气发电项目、沼气提纯项目和沼液浓缩项目,在鸡粪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沼气提纯-沼液浓缩-有机种植农业等领域形成了协同发展。使得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质量、环保、效益同步增长转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肉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和温室气体减排,提升产业高度。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民和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然,民和的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的营收都还停留在千万元级别,对业绩贡献有限。但这两块业务每年都保持一定程度的收入增长,既为低谷期的企业稳定收入规模做出贡献,也让人相信,隨着民和主业规模和产能的稳定增长,产业链下游的业务必将随之持续增长,形成民和独特的业绩增长点。

随着行业回暖,民和的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都明显好转,于是出手加紧布局鸡肉制品的深加工业务。

2018年4月底,民和股份宣布与胜峰控股合资成立潍坊民和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鸡肉制品深层次开发和销售。民和股份出资2100万元,持股70%。涉足鸡肉深加工业务,可以延伸产业链,丰富民和的产品结构。

“未来,民和股份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销售商品肉鸡苗。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达到500万套时,相应可以配套祖代种鸡。祖代鸡养殖方面我们有成熟的经验。另一条是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白羽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为了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未来我们自养商品肉鸡将达到1亿只。”这是孙希民为民和筹谋的今后重点。

虽然曾被评价为“行动滞后”,但也许正是这种三思而后行、稳扎稳打的习惯,让民和终于迎来了行业黄金期。净利润增长3倍的漂亮成绩单,无疑将给民和的布局增加更充足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白羽种鸡沼液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快快长慢慢长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沼肥在种植业上的综合利用技术
沼液喂猪有讲究
沼液在蔬菜上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中招吧!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