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苜蓿蛋白酶解工艺

2020-08-25李伟民陈九杰魏泉增张莹丽

食品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肽苜蓿中性

李伟民,陈九杰,魏泉增,张莹丽

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省食品安全生物标识快检技术重点实验室(许昌 461000)

紫花苜蓿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1]。苜蓿(Medicago sativa)中蛋白质含量可达22%以上,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多样[2]。大多数直接提取的叶蛋白很难被直接利用,而且苜蓿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表现为较低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3],这使得苜蓿蛋白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苜蓿蛋白经过酶法水解后制备的多肽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多肽是涉及人体内多种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造血功能、调节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等[4]方面疾病,多肽类药物具有明显效果[5]。多肽不仅可提高物质的利用价值,还可赋予物质一定生物学活性,特别是在增强抑菌性[6]、免疫性[7]和抗氧化性[8]等方面。已发现的多肽主要有降血压、促进免疫功能、抑菌等[9]多种功能。

近年来,多肽的制备多选用核桃[10]、海参[11]、鱼籽[12]等原料,而这些原材料通常价格昂贵,不易获取。试验采用苜蓿为原材料,苜蓿易获得,经济价值低,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对苜蓿多肽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较少。试验利用中性蛋白酶对苜蓿进行酶解制备多肽,以提高苜蓿的利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紫花苜蓿;中性蛋白酶(酶活力20万 U/g,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FA2014B分析天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TG16-WS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T6课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k-8D水浴锅(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HS-3C型pH计(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L-1型电炉(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750t型粉碎机(鹤壁市天冠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多肽溶液制备方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苜蓿粉于反应容器中,依照蛋白酶添加量加入中性蛋白酶溶液,调整到预设pH,缓慢搅拌,酶解过程中注意维持酶解系统pH恒定。酶解结束后将酶液迅速置于沸水中灭酶10 min。冷却至室温后,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

1.3.2 标准曲线绘制

溶液中多肽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双缩脲法[13]。标准曲线制备方式见表1。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酪蛋白溶液,其中不足1 mL的用蒸馏水补至1 mL,以1.0 mL蒸馏水为空白,向各试管中加入4 mL双缩脲试剂,充分混匀,室温下反应30 min,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表1 蛋白标准曲线制备

1.3.3 多肽浓度测定

将收集到的上清液定容至100 mL,摇匀,移取10 mL溶液至离心管中,以4 000 r/min离心5 min,使上清液澄清,吸取1 mL上清液,并和4 mL双缩脲试剂混合,以蒸馏水为空白,室温下溶液反应30 min,测定吸光度。最后根据标准曲线关系式,计算溶液浓度。

1.3.4 单因素试验

确定中性蛋白酶添加量(1 500,2 250,3 000,3 750和4 500 U/g)、酶解温度(40,45,50,55和60℃)、酶解时间(2,3,4,5和6 h)和酶解pH(pH 5,6,7,8和9 h)4个因素,分别考察其对溶液中多肽含量的影响。

1.3.5 响应面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探索最适酶解时间、最适酶解pH、最适酶解温度、最适中性蛋白添加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作响应面综合分析。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多肽含量提取最佳工艺。试验方案见表2。

表2 试验因素和水平

1.4 数据分析

响应面试验结果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作等高线和三维曲面图,对任意2种因素的交互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最优工艺组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酪蛋白标准曲线

以酪蛋白含量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从而得到回归方程:y=0.043 5x+0.000 9,相关系数R2=0.999 9。

图1 蛋白标准曲线

2.2 单因素试验

2.2.1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苜蓿在中性蛋白酶添加量1 500 U/g时,多肽含量最低,随着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增加,水解度不断增大。中性蛋白酶添加量3 750 U/g时,多肽含量最高,随着中性蛋白酶量继续增加,多肽含量降低。酶浓度过高,酶分子间可能相互水解,导致酶解效果下降[14]。

图2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苜蓿多肽含量的影响

2.2.2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如图3所示,溶液中多肽含量呈现先缓慢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温度40 ℃时,苜蓿多肽含量较低。在一定范围内,溶液中多肽含量与酶解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达到50 ℃时,苜蓿多肽含量最高,随后继续增大温度,多肽含量开始下降,温度达到60 ℃时,苜蓿多肽含量最低,温度偏高或偏低均会抑制中性蛋白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会导致中性蛋白酶逐渐失活,影响酶解效果,酶解温度以50℃为宜。

2.2.3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如图4所示。苜蓿在酶解2 h条件下多肽含量最低,随着时间增加,苜蓿多肽含量随之增加。苜蓿在酶解时间4 h时多肽含量最大。随着酶解时间继续增加,苜蓿多肽含量下降,水浴时间6 h时,苜蓿多肽含量最低,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酶解时间延长,短链的多肽片段被继续水解为氨基酸[15]。酶解最适时间以4 h为宜。

图3 酶解温度对苜蓿多肽含量的影响

图4 酶解时间对苜蓿多肽含量的影响

2.2.4 酶解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酶解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如图5所示。苜蓿在pH 5条件下多肽含量最小。在一定范围内,酶解pH与苜蓿多肽含量呈正相关。苜蓿多肽在酶解pH 7时多肽含量为最大值,随着pH逐渐增大,苜蓿多肽含量开始下降。苜蓿在酶解pH 9条件下多肽含量最低。酶解最适pH为7。

图5 酶解pH对苜蓿多肽含量的影响

2.3 响应面法优化

2.3.1 响应面法试验分析及结果

由4个单因素结果选取其中的酶解时间(A)、酶解pH(B)、酶解温度(C)这3个因素作为参考依据,以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制备苜蓿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响应面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3。

表3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2.3.2 方差分析

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多元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为:R=6.78-0.043-0.010B-0.20C-0.17AB+0.25AC+0.012BC-0.65A2-0.51B2-0.39C2。由表4可以看出,模型达到极显著(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方程无失拟性因素存在,回归模型与实际值能较好地拟合。一次项A表现为显著,B、C表现为极显著,二次项A2、B2、C2表现为极显著,说明它们对响应值影响极大。由F检验可以得到影响因素主次排序:酶解温度(C)、酶解pH(B)和酶解时间(C)。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图6直观反映不同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多肽含量的影响,曲面越弯曲,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多肽含量的影响越显著。由表4可知,其中因素AB、AC对多肽含量的影响显著(p<0.01),BC对多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图6 不同两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酶解液中多肽含量的影响

2.3.3 苜蓿蛋白酶解工艺的确定及优化工艺条件验证

经Box-Behnken试验设计,Design-Export 8.0.6软件分析得出最优条件:酶解pH 6.88、时间4.10 h、温度49.94 ℃。此条件下酶解液中多肽含量为6.778 8 mg/mL。将工艺参数调整为:酶解时间4.1 h、温度49.9 ℃、pH 6.88。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定的多肽含量为6.752 1 mg/mL。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0.39%,比较接近。试验可证明模型可靠,方程能较真实反映各因素对多肽含量影响的实际情况。

3 结论

试验为利用中国苜蓿蛋白资源、提高苜蓿附加值,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对苜蓿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苜蓿多肽制备的最优条件为:加酶量3 750 U/g、酶解pH 6.88、酶解温度49.9 ℃、酶解时间4.1 h。在此条件下,测得溶液中多肽的含量最高,达到6.752 1 mg/mL,与预测值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39%,通过软件建造的模型也能真实直观反映情况,模型与实际情况贴近吻合,响应面的数据处理真实有效,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为苜蓿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多肽苜蓿中性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英文的中性TA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苜蓿:天马的食粮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要造就一片草原……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