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及抗菌对策临床效果评价

2020-08-25孙中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革兰复发性

孙中华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040)

复发性尿路感染可导致患者肾功能损害,并且多数患者合并有尿结石、梗阻、前列腺炎等功能异常,或合并有镰形细胞病、糖尿病等肾外并发症[1],加之病情难控制,所以治疗难度较大,需加强对致病菌的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实施了细菌培养检验,结合致病菌类型采取了分组治疗方法,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全部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并以检验结果进行分组,设置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33例)。阳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6~70岁,平均(58.3±6.7)岁;阴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47~71岁,平均(59.5±6.3)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前曾服用抗生素药物,但感染症状无改善;②病史超过2年,且均表现为尿急、尿道烧灼感、尿频、尿痛等;③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合并器质性病变者;③精神障碍者。两组入选者无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方法为:检验前72 h禁用任何药物,借助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收集的中段晨尿标本进行检验,于血琼脂培养基完成接种,并于恒温箱中进行24h培养,观察菌落分布情况,以革兰染色法进行菌落涂片检测,结合患者细菌类型,提供抗菌治疗。

全部患者接受抗生素与中成药治疗,抗生素类型需结合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确定,其中:(1)阳性组:使用头孢噻肟(药品厂家: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652;药品规格:1.0 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2 g,一日两次;(2)阴性组:使用亚胺培南(药品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019;药品规格:1.0 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1.0 g,一日两次;(3)尿常规检查正常后,进行巩固治疗,酌情减少药量,当尿常规检查维持5周以上正常时间,可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期间,需酌情减少药物用量,当尿常规检查维持4个月以上正常时间,可停止用药;停药后观察6个月;期间患者若是出现病情反复,均需返回到上一治疗阶段。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为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分为无效:实验室检查结果呈阳性,且尿路感染症状无变化;有效:实验室检查结果呈阴性,尿道烧灼感、尿急膀胱区不适消失,然而存在偶发性尿频,6个月无复发;痊愈:实验室检查结果呈阴性,尿路感染症状消失,6个月无复发,总有效率为有效率与痊愈率之和[2];(2)治疗时间:比较治疗、巩固、维持三个阶段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经由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全部观察数据,且临床疗效可用n/%表示,行x2检验,治疗时间以()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有对比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细菌检验结果

68例患者中,革兰染色阳性球菌35例(金葡菌5例、链球菌8例、肠球菌22例)、革兰染色阴性球菌33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克雷伯菌5例、阴沟肠杆菌11例、大肠埃希菌14例)。

2.2 分析临床疗效

经治疗,阳性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阴性组(90.9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2.3 分析治疗时间

阳性组治疗时间均略短于阴性组,但两组亦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时间对比()

组别 治疗阶段(周) 巩固阶段(周) 维持阶段(周)阳性组(n=35) 20.46±6.41 5.61±2.27 13.16±3.62阴性组(n=33) 20.62±6.58 5.85±2.37 13.56±3.66 t 0.1016 0.4265 0.4529 P 0.9194 0.6711 0.6521

3 讨 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属于常见尿路炎症反应,主要因病原微生物侵犯尿路组织与黏膜所致,可反复发作,通常发作前以劳累为诱因,并且存在尿路刺激症状,伴有乏力、腰膝酸痛等,急性发作时也可为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程绵长,容易导致永久性损伤,而在病变侵害肾盂、肾间质、肾盏组织时,会发生瘢痕,并有肾组织功能减退与肾脏组织萎缩。复发性尿路感染极为普遍,常见于女性群体中,难以根治,主要与女性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可增加本病易感性,而在女性群体中又以初生女、育龄期女性以及绝经期女性居多。当前临床上普遍使用抗生素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然而由于致病菌会产生耐药性[3],临床疗效不佳。

本次研究表明,在进行细菌检验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抗菌对策,更有助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分析原因:有研究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诺酮类药物均有高耐药性,加之此病患者普遍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且免疫力差,抗生素敏感性不高,而亚胺培南对于革兰阴性菌有较低的耐药性[4],能够持续杀菌,所以阴性组总有效率达到90.91%;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有高耐药性,且可多重耐药、交叉耐药,所以不可长期使用诺喹酮类抗生素,而需结合细菌检验结果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抗生素,因为这些药物效能优越、抗菌谱广,可广泛分布于机体内,有较强组织穿透力,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增强治疗效果,所以阳性组总有效率为94.29%。当确定致病菌类型后,再针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制定相应的抗菌对策,方能改善疗效,且采用分阶段治疗方法,还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与耐药性。

综上所述,依据细菌检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抗菌治疗,可有效改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革兰复发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情况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