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的影响

2020-08-25赵丽君万仁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成熟度宫素球囊

吕 勇,赵丽君,罗 思,万仁辉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广东 东莞 523460)

过期妊娠不利于母婴健康,极易因孕妇的胎盘功能减退和羊水减少等因素导致胎儿窘迫、难产等不良反应,因此足月妊娠患者如果还没有自然临产,产科通常采用机械扩张或者是药物干预刺激患者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其阴道分娩[1]。足月妊娠分娩顺利进行的关键就是产妇的宫颈成熟度,也是临床降低剖宫产风险的关键。常规引产通常采用催产素或普贝生等药物来干预那些宫颈成熟度评分低的患者,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妇产科越来越青睐于使用宫颈球囊来进行引产,宫颈球囊属于非药物引产方式,能够逐步扩张患者的宫颈和促进其软化成熟,达到成功引产的目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2]。本研究分析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患者宫颈成熟度评分≤6分;(2)患者没有相关药物禁忌证;(3)患者属于单胎头胎;(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肿瘤疾病、肾脏或凝血等功能异常;(2)患者的胎膜早破或是明显的头盆不称;(3)患者患有胎盘异常、阴道流血、急性阴道炎等并发症或体内脐带异常;(4)患者有宫颈手术或是子宫手术的既往史。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23~35岁,平均(29.01±3.26)岁,孕周38~42周,平均(39.53±0.75)周;研究组患者50例,年龄22~36岁,平均(28.99±3.2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2±0.76)周。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缩宫素进行引产,为患者静脉滴注5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加入缩宫素2.5 U,初始滴速为每分钟4滴,之后每隔20分钟调整一次滴速,直到患者出现有效宫缩(患者的宫缩频率每10分钟不低于3次,且每次宫缩持续时间为30秒左右),最大静脉滴速每分钟不能超过40滴。如果患者使用缩宫素当天没有产生有效宫缩,第二天继续重复使用缩宫素,连续使用3天后若仍旧不产生有效宫缩,就判定无效。同时要派专人监护产妇的情况。

1.2.2 研究组

患者采用宫颈球囊来进行引产。患者排空膀胱后呈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利用宫颈钳夹住患者的宫颈前唇,球囊的前端再用无齿卵圆钳夹住,然后将球囊送入到患者宫颈的内口上处,内球囊内注入40 mL的生理盐水,将球囊的导管向下拉,宫颈外口处露出外球囊,并注入外球囊中40 mL生理盐水,依次增加内外球囊内的液体量(每次20 mL)直至每个球囊内的液体量增加到最大80 mL,再轻轻向外牵拉导管,把牵拉出的导管末端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固定。球囊成功放入后还要做以下处理:(1)医护人员要常规监护患者的宫缩和胎儿情况;(2)当置入的宫缩球囊进行自然脱落后,对那些宫缩减弱的患者进行人工破膜工作,同时采用静脉滴注浓度为0.5%的缩宫素;(3)如果在球囊放置时出现自然破膜,就要将球囊取出;如果患者没有自然临产且球囊没有自行脱出,就可在12小时后将球囊取出,并采用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如果患者出现剧痛疼痛、发热难以耐受,就可以随时放出球囊内的液体;如果患者临产时出血,就要取出球囊。

1.3 观察指标

(1)应用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者促宫颈成熟度评分,评分大于9分表示引产成功,评分7~9分表示试产成功率达到80%,评分4~6分表示成功率达到50%,可以促进患者的宫颈成熟,得分在4分以下表示引产失败且需要换其他方法进行分娩[3]。

(2)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的时间[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促宫颈成熟评分对比

对照组宫颈成熟度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后出血、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所用时间对比

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所用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随着产科医学技术的提高和人们生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很多妊娠足月的孕妇因为自身或胎儿的原因无法进行自然分娩时采取剖宫产来终止妊娠,但是剖宫产不仅会损伤患者的生殖系统和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引发远期并发症[5]。因此,对那些经过评估可以借助引产来完成阴道分娩的产妇,临床通常采取有效引产方案进行干预治疗,因为不安全的引产方法会使引产的风险提高,也会增加引产失败率,会使产妇的情况变得更复杂,所以产科对引产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6]。而患者子宫收缩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完成自然分娩,产妇的子宫收缩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宫颈成熟度不高造成的,宫颈成熟可以减少产程中的并发症,宫颈不成熟会增加使用缩宫素的剂量,还会延长产妇的产程和增加其痛苦,从而导致引产失败和增大剖宫产率,所以引产技术必须采取能快速促进患者宫颈成熟的方法,也是提高临床引产成功率的关键[7]。常规采用缩宫素来促进引产患者的宫颈成熟和扩张,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却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还会带给患者子宫过度刺激。表1结果表明,对照组宫颈成熟度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用宫颈球囊可以有效促进宫颈成熟。这是因为宫颈球囊可以通过为引产患者提供稳定张力,对产妇的宫颈管进行持续温和且机械性的刺激,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不仅没有药物作用,也不会刺激患者子宫,从而有效提高宫颈成熟的效果[8]。

表1 宫颈成熟度评分对比()

表1 宫颈成熟度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0 3.09±0.834.85±1.08 12.852 <0.05研究组 50 3.10±0.826.29±1.29 13.554 <0.05 t / 1.355 12.355 / /P / >0.05 <0.05 / /

表2 产后出血、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所用时间对比()

表2 产后出血、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所用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产后两小时出血量(mL) 引产到临产的时间(min) 临产到分娩的时间(min)对照组 50 230.23±89.83 654.85±210.08 477.82±180.25研究组 50 230.20±89.82 416.29±137.29 228.54±68.62 t/1.651 14.552 14.350 P/>0.05 <0.05 <0.05

国外研究显示,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可以促进患者的宫颈成熟,提高临床阴道分娩率和减少产妇的分娩产程。宫颈球囊的作用机制:(1)宫颈球囊能够机械性的压迫患者的宫颈和子宫的下段,将生理盐水注入到球囊后可以进一步加大内张力,使患者的宫颈内压力增加,达到让宫颈变短和变软的目的,利于产出胎儿的头部;(2)宫颈被置入的球囊持续性压迫可以刺激患者的内源性前列腺素与其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加,加速患者的宫缩和胎膜的剥离[12]。以往临床常用小剂量的缩宫素进行引产,缩宫素是临床常见的由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还具有不易通过患者的胎盘屏障的优点,不会直接影响到腹中的胎儿,但是因为患者宫颈内的缩宫素受体比较少,所以患者的宫颈成熟度不足,导致产妇长时间的等待分娩,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阴道分娩的难度相对较大,甚至还增加了剖宫产率。表2结果显示: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引产到临产和临产到分娩所用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取宫颈球囊可以在不增加患者子宫出血量的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待产时间,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等待痛苦和提高引产成功率,还能缓解产妇的不安情绪,从而减少了负面情绪对生产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提高引产成功率的关键就是将诱发产妇产生宫缩、不成熟的宫颈转化为成熟。医学资料表明,以往常用的临床引产药物缩宫素,虽然可以改善一定程度的宫颈成熟度,但是患者需要连续用药,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现象,不仅会增加其心理压力和造成产妇疲劳,精神压力会增加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和产程延长,使用不当还会引起患者的子宫强烈收缩和子宫破裂,还极易导致出现胎儿窘迫和引产失败,不利于母婴安全。宫颈球囊的操作比较简单且容易固定,更贴合阴道分娩的规律,产妇在放置后可以自由活动,有利于快速分娩,还可以减少分娩恐惧感,这是因为宫颈球囊能够提供给患者的宫颈稳定的机械张力,保持持续扩张,其次宫颈的封闭性强,可以减少产妇腔内感染,宫颈球囊还不会对产妇子宫造成过度刺激,所以也不会给产妇的子宫血流量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取宫颈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引产成功率和顺产率,还能减少剖宫产率,应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成熟度宫素球囊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