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断报告

2020-08-25钟远宣尹丽萍陆晖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鸭疫病鸭养鸭

钟远宣,尹丽萍,陆晖

(1.平乐县大发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平乐 542403;2.平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平乐 542400;3.桂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1)

当前仔猪价格偏高,导致养猪业萎缩。平乐县部分养猪户转向养殖家鸭,目前家鸭养殖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很多家鸭养殖户对鸭群的疫病预防普遍不重视,缺少对家鸭疫病的预防。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临床上通常可以观察到眼、鼻等器官有较多分泌物,部分病鸭伴随有喘气、咳嗽、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日龄较大的病鸭偶尔会出现头颈歪斜等症状。感染耐过鸭多转为僵鸭或残鸭,不同品种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鸭疫里氏杆菌病死亡率可以高达75%,当鸭群发生鸭疫里氏杆菌病时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在预防鸭疫里氏杆菌病方面引起重视是保障养鸭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收的有力保障。

2020年2月,平乐县张某鸭场内的4 900羽22日龄的幼鸭发病,病鸭停食第2天感觉有明显消瘦、体重下降,发病鸭群持续5 d左右,该鸭场死亡病鸭2 986羽,病死率高达60.9%。

1 发病鸭群临床表现

病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步态不稳,有少部分鸭只出现共济失调现象,眼、鼻分泌物增加,有些病鸭头颈震颤、拉稀,粪便呈现浅绿色,严重消瘦。

2 病死鸭只剖检变化

对部分病死鸭只进行解剖发现,有些死亡鸭只心脏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渗出、肝脏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有严重的肝周炎,少量病死鸭有气囊炎,周边出现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出现斑驳状,肺部有化脓性纤维素包裹,个别发现有脑膜炎。

3 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

3.1 荧光抗体检测

取病变比较明显的肝脏,用经过无菌处理的接种棒挑取少量组织触片,丙酮固定,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进行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组织触片中的菌体周边荧光着染发亮,成簇排列,中央稍暗。

3.2 细菌分离鉴定

采集部分病死鸭的肝脏、心脏及脾脏等组织于无菌培养皿中用经过无菌处理的接种棒接种于胰酶大豆琼脂平板(TSA),置于10%CO2培养箱中37℃培养24 h,观察菌落可见表面光滑、突起、直径1.5 mm的圆形露珠样小菌落,斜射光下观察可见有淡绿色荧光。

3.3 麦康凯琼脂培养

用经过消毒的接种棒将已经收集到的死雏鸭的骨髓、脾脏、肝脏等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 h后观察,无细菌生长。

3.4 血清型鉴定

在无菌处理过的干净载玻片上用移液枪加50 μL蒸溜水,用接种棒取少许经麦康凯琼脂培养的纯培养物与蒸溜水混匀,滴加未稀释的鸭疫里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50 μL,将载玻片轻轻反复摇动,20 s后观察,发现标准阳性血清与纯培养物混合出现清晰的乳白色凝集块。

3.5 细菌生化鉴定

靛基质试验、H2S试验、尿素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石蕊牛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葡萄糖试验、果糖试验、肌醇试验、硝酸盐试验(试剂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均为201912)及运动性测定(采用半固体穿刺法)。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细菌生化鉴定结果

4 结果分析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病鸭群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实质器官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血清型鉴定、生化试验、细菌运动性测定等可以确定该规模养鸭场的22日龄幼鸭感染了鸭疫里氏杆菌,所患疫病为鸭疫里氏杆菌病。

通过到该规模养鸭场走访发现,养殖场环境卫生比较差,单位面积养殖密度过大,地面潮湿不通风,鸭苗进场时没有对栏舍进行先期消毒,这可能是诱发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原因之一。

据调查,该养殖场的鸭群没有进行过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免疫,只免疫了禽流感疫苗。对于鸭疫里氏杆菌的预防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鸭群注射鸭疫里氏杆菌油佐剂灭活疫苗,使鸭群产生免疫抗体抵御鸭疫里氏杆菌的侵袭。要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最好在9日龄左右对鸭群进行初次免疫,在初次免疫后的第14天进行第2次免疫,让鸭群产生有效的免疫抗体。

由于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较多,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且各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耐药谱不尽相同,增加了控制该病的难度。因此,如果养鸭场发生了鸭疫里氏杆菌病,最佳的办法是分离病原菌,经药敏试验后选择高敏感性药物,对全群鸭进行药物防治,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鸭疫病鸭养鸭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浅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4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巧得妙方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防治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