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0-08-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血透肾衰竭血液

李 春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血透室主要作用就是为患者实施血液净化,进而维持患者生命。实施血液透析主要目的在于排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保持其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使其内环境得以稳定[1]。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易产生诸多不良心理,对其依从性具有一定影响;同时患者感染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大,在得不到有效护理情况下,患者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使得护理难度增加,加重治疗难度;因此,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中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展开探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血透室接受血液净化患者467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依照单双号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234例患者中,男性134例,女性100例,中位年龄(42.36±2.58)岁,平均治疗时间(2.24±0.64)年,其中包括:79例慢性肾炎所致肾衰竭、82例糖尿病肾病所致肾衰竭、73例高血压相关性肾衰竭。参照组233例患者中,男性131例,女性102例,中位年龄(42.25±2.47)岁,平均治疗时间(2.32±0.48)年,其中包括:77例慢性肾炎所致肾衰竭、81例糖尿病肾病所致肾衰竭、75例高血压相关性肾衰竭。比较组间患者各项基线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护理方法

将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234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参照组患者中,护理人员对病人实行分组管理,将38台机器分成3组病人,输血前四项全阴病人放在血透1室,放置30台机器,分两组,每组15个病人,两个护理人员;血透2室为阳性间,分置8台机器,一个护理人员负责。主要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告知其血液透析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且专业的解答,为其讲解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病例能降低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叮嘱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参照组出现护理人员短缺,对病人护理不到位,参数查对不及时,未能及时执行医嘱等情况,经常出现病人投诉现象。

将2018年5月份~2019年5月份23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整个治疗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护理模式;体现优质护理中实施对患者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连续性整体护理。打破传统分组管理模式。实施每个护理人员负责4~5台机器的操作,同时负责4~5个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把护士工作量和质量作为织效考核标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表现为:

①心理护理:护士针对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主动给予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患者在承受生理疾病的同时,心理压力剧增,易出现焦虑、烦躁、厌世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自身沟通能力,主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内心所需。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家属,适当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感受到亲情支持。将透析原理、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为患者讲解,并告知患者与其病情相似治疗效果显著病例,进而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治疗依从性。

②透析前护理:在患者实施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对其体重、饮食习惯、健康状况、营养水平等基本信息完全掌握。并对其体重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详细记录。评估患者穿刺处皮肤清洁度,若患者需要穿刺,要对其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操作,保证一次性成功。

③透析过程中护理:患者在透析时,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肝、肾、心脏等功能进行监测,控制好透析液流量。并将无菌操作贯彻落实,防止患者出现感染。上机后,护理人员再次为患者讲解透析流程,实施相应护理与操作。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及血压变化,穿刺点有无渗血,导管有无脱落,及时查对机器参数是否正确,每60分钟记录患者情况一次,有变化随时记录。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不适感要立即告知护理人员,便于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与及时处理。

④透析后护理:完成透析后,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在确认无误后,拆除弹力绷带,若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且未出现出血情况即可告知患者自行离开透析室。叮嘱患者注意休息,注意监测血压,按时服药。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避免吃含钾高的食物,控制饮水量,为患者制定合理化饮食方案。告知患者科学饮食对透析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多食用优质动物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等营养食物。增加患者身体所需营养的摄入,改善患者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其中包括: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主动性、操作水平等,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服务质量越高[3];②利用本院自制调研问卷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高于90分为十分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所得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护理质量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x2检验,差异呈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

研究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主动性、操作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组间患者对比护理质量评分(±s,分)

表1 组间患者对比护理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沟通能力 护理主动性 操作水平研究组 234 96.85±3.56 97.24±4.52 98.52±6.34 97.85±5.79参照组 233 86.25±4.52 89.12±6.35 87.32±5.16 86.74±4.86 t值 28.144 15.913 20.941 22.46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十分满意132例,满意97例,总满意度97.9%,参照组十分满意108例,满意95例,总满意度87.1%,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比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慢性疾病易导致患者产生肾衰竭,因此,肾衰竭发病率随之增加,除移植肾脏外,对肾衰竭患者来说最为常见的维持生命方式为血液透析治疗[4-5]。血液透析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经济压力较大,其身体与心理承受双重压力,对其治疗依从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护理干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该种护理模式可依照患者自身情况,对其进行全面性、针对性护理服务[6],在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有效了解血液透析治疗重要性,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优质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优质的服务,对其实施透析前、透析时以及透析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7],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主动性、操作水平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97.9%明显优于参照组87.1%,差异均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在血透室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透肾衰竭血液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透患者不同部位血管钙化与矿物质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