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州市城市有机更新探索与实践

2020-08-24顾勇军苏翠霞邢艳艳潘信峰

浙江建筑 2020年4期
关键词:台州市台州垃圾处理

顾勇军,苏翠霞,郑 能,林 奕,邢艳艳, 潘信峰

(1.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2.浙江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3.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4.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城市有机更新是一种城市规划理论,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提出的,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和谐共处的;主张城市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城市有机更新与“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式的城市建设不同,城市有机更新是在节约资源,保留城市社区原有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微更新和绿色改造。通过对城市的复兴、升级和完善,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

1 台州市城市特色

台州是中华“和合圣地”,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悠久的历史底蕴滋养了包容大气的城市品格。改革开发以来,台州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享誉中外的“制造之都”。台州自然禀赋、生态环境底子好,素来是“山海水城”和谐的生态福地。

台州拥有诸多城市荣誉, 2017年11月,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12月,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如配套设施相对缺乏、城市服务功能相对滞后等问题凸显,这就需要城市不断更新,而如何在更新中保持城市有机特色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 台州市城市有机更新实践

近年来,台州坚持双轮驱动、内外兼修,一手抓“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一手抓“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造安康宜居的生活、山清水秀的生态、健康文明的风尚、和谐稳定的社会。2019年3月台州市发布了《台州市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整治提升行动方案》, 2019年4月台州市正式部署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六个一”项目,以上两个行动的内容涉及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公园(广场)、空中管线和沿山(沿水)景观等的有机更新改造。通过相关项目实践,总结经验,进而更广泛地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开展。

2.1 枫南小区有机更新,创文明社区

枫南小区建于1995年,占地18.49万m2,共有2 192户约6 000多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000人。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小区里的许多设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时下住户的需求。其中,老年人上下楼梯困难、停车位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早在2014年,椒江区市政管理部门联合枫南小区业委会,对小区道路和停车位进行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加宽,破损修复,移植、补植小区绿化,调整维护小区其他设施等。经过改造,小区停车位增加了250个,道路加宽后,小区里原来每个早高峰堵车现象大大缓解[1]。

2019年年初,枫南小区71幢1单元加装电梯工程作为台州市旧楼加装电梯的试点,率先启动了。业主联名发起申请,由住建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并发起行政执法、规划、市场监管、消防、供电等多个部门联审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由于相关部门前期工作的大量参与,如现场勘察、调取原建筑档案图纸,摸清地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管网布置等可行性评估工作已经完成,该项目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通过审查。5月初工程顺利开工,7月11日枫南小区71幢1单元的电梯就正式交付了,图1为枫南小区加装电梯实拍图[2]。

图1 枫南小区加装电梯实拍图

枫南小区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工作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了实践指导,2019年6月,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化繁为简,简化电梯加装报批验收程序,真正方便广大业主办理电梯加装手续。

2.2 绿色物流配送助力“制造之都”发展

作为“制造之都”,物流货运对台州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受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和物流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影响,台州市物流业态整体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阶段,制约了台州制造产业的发展。而且随着台州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层次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流通效率特别是电商快递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都需要强大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能力。

根据台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台州市拟申报第二批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计划到2021年,台州市形成集约、高效的城市货运配送组织链条,初步建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依托台州市行政区划、交通路网、产业布局与人口分布等数据,构建以综合物流中心(各类物流园区)、公共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配送三级网络;推进末端共同配送门店建设,实现配送进社区、进商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提升配送效率;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快件(信包)箱等自助设施,与便民店合作建设专用自提货柜、E邮柜、设立公共储物点等方式,从整体上降低末端配送的成本,优化“最后一公里”物流资源的配置;以台州市生态农业、传统渔业捕捞、现代渔业养殖等为依托,通过整合现有分散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生鲜电商,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建成一体化的渔农冷链物流体系等(见图2)。最终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终端智慧物流快递服务生态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

图2 社区冷链物流体系

2.3 城市有机垃圾处理及循环利用,保持“山海水城”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活离不开垃圾处理,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了保持“山海水城”的生态环境,台州市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成为第一批省级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示范试点城市。作为试点城市的重点工程,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并即将投入试运行。该项目位于台州市路桥蓬街镇十塘沿海滩涂,总用地面积64.7亩(约4.31 hm2),总投资约3.5亿元,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厌氧发酵+黑水虻养殖”处理工艺,全部建成后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不低于400 t/d,主要服务对象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目前建成的一期投资1.89亿元,餐厨垃圾处理规模150 t/d,采用收集、运输、处理的一体化运营模式,主要服务对象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一期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

该项目的建成,是台州市城市有机更新实践的又一成功案例,对于提高台州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资源化处理率,完善台州市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图3 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3 结 语

台州市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不仅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升级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了更多的人气,兴旺产业,还解决了人民普遍关心的养老、停车、垃圾处理等民生难事,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台州市拟进一步提高城市有机更新技术和加强政策与评价体系等研究,更加广泛和规范地开展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台州市台州垃圾处理
成都市果蔬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基于垃圾处理现状的一种多功能垃圾处理器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黏黏花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Efficient reading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