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的个案分析

2020-08-23毛文迪

速读·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单亲家庭成因

毛文迪

摘要:随着我国的传统婚恋观念的改变,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不胜其数的儿童因为家庭结构的改变正在面临着心灵上的巨大危机和困境。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长期处于缺乏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和及时有效地教育指导的成长环境中,容易产生行为偏差和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北京市幼儿园小玉的长期接触,对儿童自卑心理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客服心理自卑障碍,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成因;教育对策

一、问题提出

自卑感是由于否定、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自卑几乎以不同表现形式和程度存在于任何人,若长期沉浸其中,将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危害。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儿童相较于其他儿童更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础,在关注自卑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更要意识到其可以作为激发个体意志和向上行为的内在力量和反推力,实现个体成长。帮助单亲家庭儿童克服自卑障碍,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都意义重大。

本研究以北京市L幼儿园大班小玉作为观察对象,案主今年5岁半,女孩,父母离异现由父亲照顾,笔者对其持续了近期一个月的观察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小玉自卑心理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地教育建议。

二、单亲家庭儿童自卑的表现

(一)自卑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案主上课很少听讲,从不主动发言,经常以沉默的方式回应老师的问题。语言表达能力较同伴儿童而言较差,发音不清晰。在游戏环节只玩程序简单的游戏,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自卑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案主喜欢独处,经常独自玩耍,对同伴发起的互动经常采]1文躲避的态度;对他人的警惕性和攻击性较强,案主对其不熟悉的人从不靠近只躲在一旁偷偷打量,对同伴不经意的冷言冷语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易产生依赖感,由于笔者长期对其进行观察,给予了充分关注,使案主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

三、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问题成因

(一)个体因素

首先,案主所处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有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维与合理的归因方式,缺乏家长的及时教育和引导,致使了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其次,案主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使其自我封闭、内心敏感,无法通过正确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同时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对外界会产生心理应激的防御机制,甚至导致了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出现;同时,儿童的自我认知通常建立在他人评价和反馈的基础上,案主通过老师、家长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自我产生了怀疑,形成了自我认知偏差。

(二)家庭因素

案主家庭结构的缺失,是导致出现自卑心理的首要原因,家庭良好教育氛围的缺失使其无法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与支持,情感需求情感需要往往被忽视或未被满足,易产生敏感心理和不安全感,进而外显为偏差行为问题。同时在案主家庭中母亲角色长期缺失,父亲是其主要照顾者,在家庭日常互动和交流中缺乏积极的回应和肯定,出现了自我认同感低下和缺乏自信的现象。

(三)学校因素

教师是儿童行为及表现最直接和权威的观察和评价者,教师的消极评价和关注是案主自卑感加重的重要因素。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顾及班上所有儿童,因而对案主的不良行为通常采取漠视和否定的态度,使得其脆弱敏感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同伴歧视是儿童心理发展最大的隐性伤害。该年龄段同理心较弱,使案主易受到来自双亲家庭儿童的歧视,加剧了自卑感。

四、相关教育对策

(一)积极肯定,正面评价

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自卑的温床,儿童的自我认知通常以教师、家长等与之最亲密的他人的评价作为参照物。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帮助儿童发掘其潜能,对儿童的进步和表现进行及时积极的回应,多肯定和鼓励儿童,才能使儿童敞开心扉,勇敢地表达想法,从而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引导儿童

在对自卑儿童教育过程中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转移法,使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书法、绘画等使其感兴趣和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中去,不仅能够为儿童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同时能提升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为儿童制定简单合理目标,逐步加大目标难度,尽量使其避免承受失败的挫折,通过不断取得成功获取喜悦感和自信。

(三)多途径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学校和家长多对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和宣傳,使儿童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单亲家庭的儿童并积极地接纳他们。其次要给儿童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组织丰富的趣味活动、小组活动等,在活动中表达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提升幼儿的参与感和集体意识。

五、结语

单亲儿童的自卑感是普遍存在的,自卑感可通过调整;人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对此类儿童的心理的重视和关注,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要形成合力为儿童营造充满关爱、和谐的成长氛围,做好儿童心灵的守护者,帮助儿童克服自卑心理,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超越自卑[M].黄国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石俊杰.理论社会心理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单亲家庭成因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