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联苯·噻虫啉悬浮剂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2020-08-22张丽群杨子威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联苯菊酯绿叶

张丽群,杨子威

(1.四川省夹江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夹江 614100;2.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乐山 614000)

茶树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是我国茶区分布广泛、为害较重的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导致芽叶变黄,叶脉发红,严重时叶片卷曲焦枯,生长停滞,造成茶叶减产、品质下降[1-2]。茶业是夹江县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茶叶种植面积约2万hm2[3]。茶树小绿叶蝉在当地一年发生11~12代,世代重叠,有两个为害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至10月中旬。笔者选用40%联苯·噻虫啉悬浮剂在四川夹江县进行田间试验,旨在为筛选出该药剂的最佳用量和施用方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于2019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夹江县三洞镇双路村6组进行,6年生茶园,茶树品种为福选9号,试验地面积0.67hm2,单株双行常规栽培,栽植密度4000株/667m2。

1.2 试验设计与安排

1.2.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40%联苯·噻虫啉SC(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对照药剂:100g/L联苯菊酯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0%噻虫啉SC(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呋虫胺SC(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

1.2.2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7个处理:40%联苯·噻虫啉SC 15、17.5、20mL/667m2;100g/L联苯菊酯EC 12.5mL/667m2;40%噻虫啉SC 15mL/667m2;20%呋虫胺SC 30mL/667m2;清水对照。各处理4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小区间设保护行。

1.2.3 施药方法及时间 茶小绿叶蝉低龄若虫始盛期百叶虫量15头以上,且虫量不断增加时施药1次,用PB-16型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小区用药液量一致,清水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施药期间天气晴好。晨露未干前,每小区随机调查100张嫩叶(一般取芽下第2张嫩叶)上的若虫数,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处理后分别于1、7、14d各调查1次。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4]计算平均值和防效,采用DMRT法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

式中:CK0虫量为对照区药前虫量,CK1虫量为对照区药后虫量,Pt0虫量为药剂处理区药前虫量,Pt1虫量为药剂处理区药后虫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见,40%联苯·噻虫啉SC防治茶树小绿叶蝉,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15~20mL/667m2药后1d迅速压低虫量,防效为72.6%~80.9%;药后7d持续控制虫量,防效为84.9%~98.2%;药后14d虫量有所回升,防效为82.6%~91.3%。以药后7d结果作方差分析,40%联苯·噻虫啉SC 3处理间防效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与对照药剂相比,15mL/667m2与40%噻虫啉SC 15mL/667m2防效相当,20mL/667m2与20%呋虫胺SC 30mL/667m2防效相当,3处理防效显著高于100g/L联苯菊酯EC 12.5mL/667m2。40%联苯·噻虫啉SC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茶树生长安全,未观察到药害症状。

表1 40%联苯·噻虫啉SC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联苯·噻虫啉SC可有效控制茶树小绿叶蝉虫口数量,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对茶树生长安全,未观察到对田间其他生物有明显不良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推广使用,推荐剂量15~20mL/667m2,在茶树小绿叶蝉低龄若虫始盛期使用,安全间隔期为14d。茶树小绿叶蝉个体小、世代周期短,对茶树产量和品质影响大,当地茶农普遍存在防治适期不当、超剂量用药、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等问题,导致其对吡虫啉、联苯菊酯等传统农药品种抗药性大幅度提高[5-6]。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长期使用相同作用机理的单剂,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剂,并注意防治药的轮换或交替使用,延缓抗性的产生。

猜你喜欢

联苯菊酯绿叶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气质联用仪测黑塑胶中十溴联苯醚含量的不确定度报告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绿叶对根的深情
绿叶和红叶
桃娃娃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还在坚持的绿叶们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价格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