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绿色梦想,乡村女干部惊动联合国

2020-08-19山西杨纪

金秋 2020年3期
关键词:果香治沙种树

文/山西·杨纪

从一个从小吃不饱饭的贫穷农家女娃,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王果香带领乡亲们防沙治沙的成果,不仅震惊联合国,还先后在52个国家的防沙治沙国际性会议中得到广泛传播,让世界对鄂尔多斯治沙成就赞叹不已。

让家乡重现“草木丰茂”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13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曾吟诗大加赞美。

然而,出生于1954年的鄂尔多斯人王果香,对于儿时家乡却是一片苦涩记忆:狂暴的黄沙像一匹野马,在这里肆意践踏、咆哮。“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祖祖辈辈与风沙抗争、与贫穷抗争的情景,成为她心头永远抹不平的伤痕。

“我爷爷曾在沙窝子里挖了眼大口井,在耕地边上种了树,对我们说:‘在沙里种树,能把沙子固定住,树叶子掉下来变成肥料,土质会变好。’他亲自给四个孙子孙女起名:翻身、果绿、果梨、果香。”

然而,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活下来的却没几棵。王果香从小跟着爷爷种树,心里渐渐产生一个绿色梦想。

1975年,高中毕业的王果香,经过严格考试筛选,被录用为达拉特旗借调干部。1982年春,她被任命为树林召乡林工站站长,正式走上种树治沙之路。她带着技术员,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种树造林。

当选政协委员

起初,大家积极性并不高。因为风沙所逼,加上土地少、收入低,为了生存,男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个别村民把林工站无偿送的树苗喂了羊,有的怕树木吸收养分,影响庄稼,把林工站给种的树偷偷拔掉。全乡17个村、123个社,王果香记不清跑了多少遍,说了多少话。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张铁营子村的杜花眼、赵金马夫妇。他们承包时抓阄分到几十亩沙地,正当两人愁眉不展时,我跑到他们家劝他们种树,并协调林工站给他们送去树苗。在我苦口婆心劝说下,两口子种下全村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批树。3年后,果树开花结果。当年就挣了四五百元,第二年收入1000多元,后来每年收入上万元到几万元。村民们纷纷找我要栽种果树。后来,张铁营子村变成全国绿化‘千佳村’。”

王果香和林业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田间指导,制定近期和远景绿化规划,又请来果树专家,为近万名群众举办培训班。每年春季造林大忙时,王果香带头跳进过膝的浸泡着树苗的水坑,抬出树苗。中午不能回家,他们就在沙丘背风处挖个坑,挤在一起,衣服遮住头顶,用凉水就干粮吃,有时刮上一股子风沙,干粮就和沙子一起吃进肚子里。

飞播也是项重要工作,为了给造林地面导航,王果香和众姐妹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相隔几百米站一个人,点火导航,那时天还黑乎乎的,谁也看不清谁,几乎所有姐妹都吓哭过。为了壮胆,王果香让姐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互相喊一声。

王果香点燃的绿色星火,在乡里形成燎原之势。随着绿色增多,在外打工的男人逐渐返乡,积极参加到种树治沙行列。全乡逐渐形成人人上阵、户户治沙可喜局面。

然而,正当治沙绿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1993年春,一种叫光肩星天牛的害虫在树林召乡横行。为了防止天牛蔓延造成更大损失,唯一办法就是砍树,砍出一条一公里宽的隔离带,以保护更多树木。王果香带着姐妹们一个村一个村做工作,但乡亲们不相信树木能得传染病,不肯砍树。

平原村的孙七老汉平常视王果香如亲闺女。可是,当王果香要砍他家树时,他急得举起斧头朝王果香劈去,幸好她躲得快。随后,老人抱着王果香痛哭:“果香啊,栽树的是你,砍树的也是你,你到底在做什么呀?”

孙七哭,王果香也哭,她太理解老人了。树是老人的命根子啊!平原村过去哪有过绿色?如今眼看着树木成材,却要生生砍掉,老人能不痛心吗?经过王果香再三解释,孙老汉提出:“果香,你砍倒棵树,要是没虫子,你就给我补种100棵!”

“行,补1000棵都行!”王果香答应。她和众姐妹当着老汉的面砍倒一棵树,劈开后竟然找到17条天牛,老人心服口服。从那以后,他成了带头砍树的义务宣传员。哪里遇到麻烦,总少不了孙老汉现身说法。

这场治理病虫害战役历时三年半,树林召乡共砍伐病树150多万株,王果香等姐妹的行动被誉为“八女战天牛”。经历这场心痛砍伐,她们特别注重森林病虫害防治,再没出现过类似疫情。

联合国讲台推广治沙新思路

1998年,王果香出现在中国“十大女杰”名单里

王果香带领群众治沙造林事迹,引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关注。1995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长迪亚罗一行来到树林召乡视察后,对王果香说:“中国人了不起,中国妇女了不起!你们的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很好的经验。”

1996年2月,王果香作为中国唯一非政府组织代表,被邀请参加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谈判会议。在各国代表面前,王果香镇定自若地开始自己的演讲。演讲结束,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参会人员被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家乡人民坚持不懈治沙治穷的精神深深打动。

曾经的“治沙姐妹团”(前排中为王果香)

植树造林一线

联合国特别奖励王果香个人两万美元。回国后,她用这笔钱全部买了树苗分给乡亲们,自己依然过着简朴生活,她家58平米的住房已出现裂缝。

有人劝王果香:“自己包一块地,凭你的胆识和能力,种上几年树,很快就可以发家致富。”受她多年扶持的育苗大户王淑琴说:“你干吧,我支持你,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盖起楼房。”王果香婉言谢绝:“我是国家干部,有国家管我的工资,钱够花就行。家乡栽上树、大家致富了,我比啥都高兴。”

在治沙造林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王果香开始在全乡尝试发展庄园式经营模式,即林、果、粮、药、草、畜复合经营。她先后在项目区引种美国脱毒马铃薯、日本理想大根青萝卜、人工麻黄、优质葡萄等经济作物,均获成功。

如今的树林召乡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草旺粮丰,林茂畜壮”的新农村景观,鸵鸟、梅花鹿、环颈雉等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珍稀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各种贷款项目纷纷垂青这片发生巨变的土地,多则几百万元,少则十余万元。

王果香开发性治沙思路,使树林召乡在生态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乡亲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2840元,经营大户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饱受风沙之苦的乡亲终于告别低矮茅草屋,陆续住进得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的新家园。

治沙工作永不落幕

2001年以来,王果香被任命为鄂尔多斯市防治荒漠化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在市政府支持下,她积极参与国内外一系列防沙治沙活动,先后到过52个国家参加防沙治沙国际性会议,全面介绍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和成果,受到国际友人好评。2018年,王果香与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合著出版30多万字的史料性专著《绿色鄂尔多斯》。

1996年至今,王果香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植树造林劳动模范、全国绿色使者、全国环保百佳奖等荣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鲜花和掌声,王果香心态十分平静。但是,当听到乡亲们把她的事迹编进新民歌广为传唱,她的心情却特别激动。“树林召,好地方,林茂粮丰瓜果香;好领导,王果香,名字和家乡面貌一个样……”歌声传达着乡亲们对王果香的深深感激之情。

谈起与王果香的情分,张铁营子村的杜花眼滔滔不绝:“我是在王果香指导帮助下,科学种粮种苗种蔬菜,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我与王果香处得就跟亲姐妹一样。那年她去联合国开会,回来就要过年啦,家里什么也没做,我就去她家蒸年糕、炸丸子……整整做了三天。我们家要是有什么难事,就跟她自个的事一样。一次,我们家几千斤苹果卖不出去,王果香听说后全拿走了,不久就把大几千块钱送来了。后来有人说,那苹果钱有王果香个人垫的一部分……”

王果香被评为“十大女杰”要赴京领奖,竟然没一件像样衣服。不是买不起,而是因为她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很少上街。好姐妹姜华说:“那次去联合国开会前,还是我带她上街买的衣服。到了北京,林业部领导一看不上档次,又重新给买了羊绒大衣、帽子和靴子。”

作为母亲和妻子,王果香对于家庭时常有愧疚感,然而丈夫和孩子理解她。“她其实挺顾家的,早晨总把饭做好,院子打扫干净再去上班。”王果香的丈夫、达拉特旗第一中学校长高九说,“对孩子她管得少,因为她是育苗的我才是育人的,教育子女当然应该由我承担。”

女儿高思说:“与其他同学的妈妈比,我妈妈的确很少在家。在幼儿园时,我就是被遗忘者,常被老师带回家。可只要妈妈在家,就给我们做好吃的、洗衣服、收拾家,完全是个称职的好妈妈。在我眼里,她就是妈妈,挺平凡的。”

猜你喜欢

果香治沙种树
熟香新酿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柔和淡彩
种树
一起来种树
果香满夏衣
种树
吝啬鬼的超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