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分析

2020-08-18丁洁

文存阅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乡村振兴

丁洁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业打造成地区性的支柱产业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面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乡村振兴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一)乡村旅游研究背景。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核心,活动内容与乡村的环境、农事紧密相关,与城市旅游相区别。乡村旅游100多年前在国外已经开始发展,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并且发展也较为成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早的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大部分是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成果。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目前,乡村旅游由最早期初级的农家乐形式向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形式转变,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线路也更注重个性化、创新性和精致度,在整个旅游业供给的占比越来越大。外出旅游己成为大多数人在黄金周、小长假的重要选择。而在各类繁多的旅游方式、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中,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宁静生活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因其迎合了城市居民放松心情、体验农耕、回归自然的心理,从而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首选。

二、乡村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发展理念不强。

独特的田园风光、特色鲜明的风俗习惯,蕴藏着深层次的地方历史、人文风情,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还具有历史、审美、教育等多重价值,这本是乡村旅游的特质性。然而部分村民在开发建设中,对自然资源进行破坏式开发,短时间内游客大规模涌入导致打乱景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破坏乡村自然环境和承载力。

(二)“乡村意象”保持不够,存在“去农化”倾向

一些地方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缺乏正确认识,忽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效保持“乡村性”,过度追求城市化,而丢失“土味”,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去农化”趋向。个别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本来有保存完好的古城街区和民居遗存,却在商业开发中,对原有的街区和民居进行复古改造,结果搞得不伦不类,撵走了居民,古城也失去了人气。

(三)规划对接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

一些省区已编制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这对于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十分有利。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市、县并没有按照省区的统一规划有针对性地编制本地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或者编制了规划,却与区域统一规划不协调、不匹配,还有的是制定的规划没有落地,任由经营者盲目投资与开发。

(三)产业基础薄弱,项目同质化严重。采摘园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未形成系列,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产品和特色均不足,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仅从黄河滩区来看,如南贾家蜜桃园、綦家嘴百果园、皓月家庭农场、七龙河田园综合体、临合蜜采摘园等,都是以采摘亲子游为主,同质化严重,节会活动也以采摘节为主,缺乏差异性,没有形成与人文历史资源相结合的节会活动。

(四)管理能力欠缺, 专业人才匮乏。农村人口流失和空心化非常严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致使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多为当地年龄较大的村民,未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简单采用家庭式的管理方式, 对于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及景点建设和旅游接待、旅游产品开发等概念不清楚,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相关机构对现有员工进行的教育培训无法满足外来游客的实际要求。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发展模式,把握文化内涵和乡村特色

加强规划设计和品牌打造,避免同质化。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改革试点,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有效利用乡村旅游历史文脉资源,探寻乡村民风民俗、村约村规的发展沿革,对乡土民俗风情和民族生活习惯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深层次挖掘其特色内涵,多方位演绎其表现形式,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氛围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乡土旅游文化。

(二)做好培训指导,提高人员素质

旅游相关部门要对当地农民进行乡村旅游知识以及从业人员的技能训练指导, 培养和挖掘既了解本土文化,又掌握旅游知识的服务人才。同时,为了让游客得到更加满意的服务体验、本地获取更大的发展机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或经营者在主观上要有接受新观念、掌握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养成新习惯、追求新风尚、实现新价值的内生动力。 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当地村民在思想认识、文化素养、价值观念、技术技能等方面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对区位、资源、产业、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等进行综合评估,因地制宜地编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特色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凸显乡土气息,提供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旅游融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附加功能,拓展“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完善政策体系,扩大资金来源,助推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兴旺。

(四)合理利用资源,改善乡村环境。

在改善和提高生態环境的过程中,乡村旅游需要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平台,多产业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贯彻全域旅游、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强调资源、能源等的循环利用。

(五)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地方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在公共交通建设方面做好配套。导游、餐饮、交通、住宿、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关于游客满意度,影响乡村旅游点的长期发。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局限于风景和人文环境,游客对接待服务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娱乐设施、休闲养生和购物场所等。这些接待服务设施的完善不仅能够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 还能促进当地村民就业, 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