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偏颇及其教育改进

2020-08-18车丽娜邓海云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车丽娜,邓海云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劳动是人类群体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劳动观是人们对于劳动的根本观点,包括了人们关于劳动的本质、目的、意义、情感及与其相关社会问题等总的见解,是隐藏在劳动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劳动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领和指导作用。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又再次强调,要“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这些都是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明确了劳动实践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时代的高度为未来的育人目标提供了方向,深刻指出了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育人取向中的核心地位。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更是未来社会的规划者、建设者与代言人,他们的劳动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引领新时代的劳动观和社会风气,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价值走向与文明风尚。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解放了人,将人从原始的未开蒙状态中驱逐出来,同时,劳动又发展了人,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从而改造自身,成就了人的自我存在和社会存在。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一种互动方式,推动个体不断成人与再塑新我,在人类个体和整个群体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重塑认知之本

育人目标的定位从德智体美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劳动一词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综合育人的目标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及对劳动的现实感知能力较弱等问题,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引领当代大学生群体探究劳动之源,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概念的丰富内涵,引导他们深刻地理解劳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及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体会父母的辛劳与不易,在认知层面复归劳动之于生活与生命的地位,激发起当代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意志和信念,摒弃好逸恶劳与不劳而获的消极懈怠心理,从而成就新时代青年群体的责任与使命担当。此外,对于劳动本身的探索与追寻能够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用以谋生的手段,它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素质、能力和禀赋完全和谐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1]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激励着大学生去触碰不同劳动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机会,在试误与受挫或者开拓与成功之间探寻到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磨炼出新时代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求实创新与奋发进取的顽强意志。同时高校劳动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尊重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与其劳动成果,深刻认识到不同职业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为社会贡献的方面不同而不是社会地位的高低,更不存在优劣之分。另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方向也会引领当代大学生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劳资关系、劳动权责划分和劳动权益保障等相关问题,帮助新时代的劳动者填补自身在劳动法领域的空白,明晰劳动权所囊括的法律内容、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定及劳动权益的维护途径等,增强自身在求职就业中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在必要情况下要敢于通过合法途径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善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探寻成长之美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稳步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全部渴望与追求,由此,劳动在生活中的第二重身份也得以重现——促使人迈向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人的本体力量不断彰显。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2]高校劳动教育的落实与开展,使得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接触生活与投身实践的机会与平台,鼓励着大学生群体由课堂迈向生活与实践,在劳动中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劳动实现主观意志的客观对象化,使他们在切身的投入与体验中感悟付出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在劳动中不断思考与反思,通过劳动而走进劳动,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局限,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给予自身一个更合适的职业定位和人生规划。另外,引导他们在“观劳动”中“观自身”,超越劳动作为手段的局限而指向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体会劳动在提升理性认识能力、培养批判反思意识及实现人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体验探索未知带来的惊奇与挑战,品味自我成长带来的喜悦,感悟生命的点滴萌发所带来的魅力。同时,劳动实践中的小组合作与共同参与也会促使部分大学生迈出零散且相对封闭的个体世界而融入具有丰富关系性的人际共同体,拓展交际,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体会劳动与生活彼此交融,在待人接物中逐渐内化人际间的伦理道德,逐渐形成未来所需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学会交往、共处和生存,由此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三)再塑生命之新

对于已经具备系统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大学生而言,经验的积累是有生命力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会促使他们在劳动场域中时刻关注行为的条件变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有效联结,并明确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开展能够引领大学生跳出问题解决中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摒弃惰性思维,在经验反思与理性思考中不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行动力与创造力。同时,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效能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并使这种价值体验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扎根,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能源。除此之外,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将致力于培养时代新人的职业素养,引导新时代的劳动者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终身发展的观念,“在面对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新劳动形态时,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种劳动高新技能”[3],而是要善于发现机遇,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探索和进军,不仅要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同时又不失探索其他领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职业生涯中,他们将对新事物具备强大的适应心理,开拓生活和工作中的多种可能性,不断面向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我,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与求索中充盈着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二、大学生劳动观念问题及其表现

由于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健康的劳动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劳动意识不足、劳动认知浅显、劳动情感淡漠及劳动权利观念模糊等问题不断凸显,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由此,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一)劳动意识的边缘化

中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浸润和洗礼之中不断地碰撞、交汇。受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与社会纷繁变化的困扰,人们的价值倾向慢慢地发生转移,甚至开始奉行享乐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的准则,由此而致使自身的价值观念被好逸恶劳和不劳而获的惰性心理所占据。很多人甚至幻想不需要任何付出的一夜成名,盲目地追捧网红主播凭借颜值的谋生之道,这不仅仅是对辛勤劳动的忽视,更是一种对成功定义的曲解。而信息技术的生活化和社会服务的便捷化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使得劳动在生活世界中的真实存在感越来越弱,甚至有人会把现在拥有的丰衣足食当成是理所当然,很少会考虑是什么创造了财富、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来自何处。

此外,当代大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时间大致在2001年前后,恰逢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起步。但新课改的理论构想和课堂教学实践的脱节现象仍旧存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学校的教育评价和教师评教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也占据了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在师生心目中,劳动实践课的存在感往往体现在课程表上,而学生被固定在了教材中,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动手操作与尝试的机会,缺少劳动实践的现实参与感和体验感,这不仅是对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漠视,更阻断了教育、生活与职业三个世界的有效连通。而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之下,智力测验的结果在教学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较少地涉及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考察,这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对于劳动的不重视。据调查,在家庭生活中,大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的比例非常有限(参见表1),父母或者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或者出于对孩子学习时间的“保护”,对家务劳动实行全年承包责任制。他们倾向于把劳动与学习对立起来看待,认为参与劳动实践会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大学生也在认知上把“学习好”的价值和意义无限放大,存在“一好遮百丑”的心理。

(二)劳动认知的表面化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财富的剩余,由此而产生的事务分工造成了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离,甚至产生了“劳心”优于“劳力”的思维定式及两者在社会地位上的分层。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单纯的脑力劳动而鄙弃体力劳动(参见表2),把体力劳动与辛劳、负担、不体面等词语挂钩,认为体力劳动会“有失尊严”,觉得与自身所取得的学历不匹配,倾向于用工作形象、名誉声望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不同种类的工作。同时,对体力劳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毫无关联,把体力劳动理解为单纯的体力消耗与劳动行为的数量累积,倾向于把体力劳动和机械化劳动等同起来,忽略了体力劳动中的脑力化因素,更没有思考过脑力的投入、创新和提升。

表2 大学生职业类型选择倾向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倾向于将劳动局限于谋生的手段,把自身的劳动实践或职业发展与经济利益挂钩,虽然意识到了劳动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中的重要作用,但却割裂了劳动与创造自我、实现自我之间的内在关联,忽略了人作为精神意义上的存在,丢失了个体劳动生活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也阻碍了劳动与生活世界的深层互动与连通。当劳动本身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存在时,人们单纯地为了劳动而劳动,便会更多地去关注自身劳动技能的习得而忽略劳动观念的培养,这也在无形之中抽离了劳动在育人中的道德诉求和终极指向,阻碍了个体自身对于自我存在的思索和反思,切断了个体与世界之间的精神关联和情感纽带。

(三)劳动情感的荒漠化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中经历过因犯错而被罚做值日的事情,由此对劳动及其相关教育形式抱有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把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动手作业与肮脏、低级、有失尊严等建立了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条件反射,并且以明显的懈怠、拖延甚至抵触的态度来应对日常的值日和其他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于劳动的情感取决于劳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周围人对劳动的评价。换句话说,人们是否喜爱劳动主要取决于因劳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何。当劳动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相联系时,例如,劳动与美好或者受欢迎的事情相关联,人们便会自觉地将劳动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由此产生的荣誉感也会影响周围的其他人。反之,当由参与劳动而带来的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时,尤其是被同伴群体和长辈所不认可或者嘲讽时,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在心中生根发芽,很难消除,由此而形成的对劳动的看法和态度也会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由此观之,如果给劳动强行地带上惩罚的面具,将劳动附带的辛劳夸大并且变相利用,那不仅仅会造成对于劳动育人价值的边缘化和漠视,更扭曲了劳动原有的价值与魅力。

另外,在劳动关系的处理方面,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自己能够恰当地处理与他人的竞争或合作关系,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人际矛盾和冲突问题,并且绝大多数人表示自己与他人是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但在具体任务的处理上,他们更多地把他人当成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是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工具性存在(参见表3),只有在保障自身切实利益的前提下才会允许他人的进驻和参与,如果剥离了为己或利己的前提条件,那么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也会面临随时破裂和崩塌的危险。

表3 劳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四)劳动权益的模糊化

在调查中得知,很多人表示会把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劳动权益保障作为就业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且当问及如果自身劳动权益受损会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时,绝大多数人表示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武器。但与之矛盾的是,在对《劳动合同法》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这部法律的存在,但他们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却不曾详细阅读与翻看过该法的具体条文内容。相比之下,了解关于这部法律详细内容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高校育人过程中劳动法律教育的缺位,也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主动学习意识的缺失有关。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访谈时发现,大多数人把用人单位的劳动权益保障看作择业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因素,但现实却是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让渡出很大一部分权益,如低薪甚至无薪加班、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指代不明、休息时间被变相占用、五险一金得不到保障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透视出了劳动者自身在劳动中主人翁意识的缺失,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作为劳动主体的劳动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劳动的主动权,这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劳动权益,同时也致使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表4 对于劳动法律的了解程度

据了解,目前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会更多地关注就业率,缺乏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与宣传(见表4)。而很多高校并不单独为学生开设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自然也就成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以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解读为主,内容结构的安排偏向于中观和宏观层次的知识普及和宣传,缺少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的呈现,导致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现实理解缺失,不能很好地将相关法律知识应用到自身的就业实践中。

三、大学生新型劳动观的建构与培育

科技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然而在其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对体力劳动的疏远。但21世纪,社会更期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青睐手脑并用、不畏艰辛与敢于创新的开创者与建设者。此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依法治国理念逐步推进,新时代的法治社会也要求每一个人知法、守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注重大学生体脑并用、创新驱动,协同作业、优势互补,权益明确、成就自我等新型劳动观念的培育,引导个体的思维在肢体操作与大脑思考的双向互动中获得提升,在增强自身的劳动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前提下、在知情意行的互动中塑造积极健康的劳动观念。

(一)夯实劳动教育的知识基础

一方面,在高校的师资培训中以适当的比例加入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学习,深化在职教师对于劳动价值观的理解,从师资上扩充开展劳动观教育的知识内容储备。此外,各院系要把劳动观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培养方案中赋有学分的专业必修课来开设,引导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劳动相关社会问题的探讨与分析,鼓励异质观点的表达与争鸣,在对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与解剖中加深对于劳动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思政类课程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注重改变和更新学生对劳动的片面化认识和陈旧观念,为劳动正名,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劳动分工、劳动中的创新及择业就业等问题,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自我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提高劳动法律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比重。第一,学校应鼓励法学院开设有关劳动法律类的全校通识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重要章节内容,同时各院系专业将劳动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课之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职业案例分析与讨论中提升法律修养,增强就业相关的法律观念;第二,通过学校和所在地区提供的资源来搭建与律师事务机构的合作平台,针对大三实习生和大四毕业生开展有关劳动维权的专题讲座和座谈会,现场答疑解惑,提高大学生对劳动责权问题的感知能力与处理劳动纠纷的法律意识;第三,鼓励学校利用宣传媒体开设专门的法律专栏,定期推送关于劳资关系、劳动合同和劳动维权等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法律教育”的新媒体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开展有关劳动法律宣传的活动日、辩论赛和竞赛活动,寓学于乐,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处理劳动纠纷的理性思维,提高问题防范能力。

(二)涵养劳动教育的情感根基

文化产生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同时,人也是作为文化的产物而存在,受自身所创造的文化的规约和影响。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新型劳动观首先就要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入手。

第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加强对网络舆论和大众传媒平台的净化、监管和引导,注重对先进人物事迹、劳动模范精神的社会宣传,营造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文化氛围。第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做好劳动教育,不能只注重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4]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报、新媒体、文化墙、社团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力度,促使大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劳动观倾向,引导劳动观教育入脑、入心,在他们的思想中树立起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热爱和坚定信念,时刻以新时代劳动者的标准来要求和提升自己。第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摒弃对劳动的狭隘化理解和认知,正确看待和评价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在孩子的价值培育、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及就业择业等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同时,父母应转变家务包办式教养方式,让孩子与自己一起成为家庭生活的参与者,把原来家长全权代劳的家务劳动责任交还给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形成家庭生活中的主体观念和家庭事务的责任意识,引导孩子意识到“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养成随时随地、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地劳动的习惯”[5],使孩子在参与劳动中充分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在换位思考的同时体悟父母的辛劳。另外,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中,父母可以适当加入劳动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与劳动有关的生活问题,在日常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引领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增强劳动幸福的实践体验

高校劳动教育需要秉持学思行相结合的原则,要鼓励学生敢于走出课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又要善于在实践情境中进行即时思考与反思。高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和实习见习的机会,塑造良好的容错氛围,鼓励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在劳动实践中进行尝试,在试误中不断地改进,在团体合作中汲取经验教训,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在无偿劳动和有偿劳动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与所在地区的社会公益服务机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寝室、走出课堂,在公益服务中体验由劳动奉献所带来的尊严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感。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助理等岗位,为学生提供有偿劳动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劳动对于生存和生活的价值体验,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力更生,增强自身的劳动现实感和体验感,推己及人,形成对不同职业劳动者及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爱护,感悟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创新型脑力劳动方面,“着重加强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充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提高他们对于问题研究的嗅觉和敏感度,善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乐于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团队的交流与精诚协作中创新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式,感悟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差异,共同致力于目标的达成与自我提升。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方面,不同院系专业根据专业的学期教学计划适当加入劳动周或劳动日,组织学生为宿舍楼、教室、图书馆、餐厅等场所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把劳动观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最基本的体力劳动中磨炼心性、培育意志品质。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劳动观教育的考核占比,可以采用智能雷达图的评价方式,从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及劳动实践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使劳动教育评价硬起来,努力破解劳动教育中‘不愿意教’的难题”[7],为学校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落实和改进提供真实的信息反馈和参考建议。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