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术中三角韧带修复与否的疗效比较

2020-08-17吴小川李海富张育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距骨踝骨踝关节

吴小川,熊 健,李海富,刘 翔,张育辉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广东 中山528463)

外踝骨折是骨科诊室中的常见病,其致病因素较多,老年患者多因骨质疏松、骨质退行性病变所致,中青年患者常因交通事故、意外坠落、暴力等原因所致[1-2]。该病常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诱发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炎等不良反应,导致后期关节功能障碍,继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比较在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术中三角韧带修复与否的临床疗效,并对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48例外踝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48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均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修复三角韧带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2~66岁,平均(49.9±1.7)岁;损伤部位:左侧14例,右侧10例;致伤因素:运动伤11例,高处坠落伤10例,车祸伤3例。B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22~66岁,平均(50.1±1.6)岁;损伤部位:左侧13例,右侧11例;致伤因素:运动伤12例,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病历资料真实、完整。②年龄>18岁。③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④符合手术指征。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②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③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肢绑上止血带,先于腓骨后缘至其远端作一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清理血肿,去掉游离骨片,复位外踝骨折,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于内踝后作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去掉游离骨片,复位骨折,拉力螺钉(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62534)经骨折面穿透3层皮质骨进行固定[4-5]。

2.1 A组 术中不修复三角韧带,术后以塑形支具固定患肢。术后随访2个月。

2.2 B组 术中修复三角韧带,根据三角韧带断裂部位予以相应处理。断裂部位为内踝附着点时,于内踝处打入带缝线金属骨锚钉(美国强生,国械注进20163464466)予以固定;断裂部位为距骨止点撕脱骨折时,将锚钉打入距骨韧带止点,并以锚钉自带丝线编织韧带断端,内翻踝关节重建三角韧带;断裂部位为韧带体部时,将锚钉打入距骨,并于内踝处钻孔,以自带丝线褥式缝合韧带[6-7]。术后随访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术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参考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评分≥85分为优,评分75~84分为良,评分60~74分为可,≤59分为差,并统计优良率[8]。②内侧踝穴间隙(行透视踝关节正位片进行测量)、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AOFAS评分。③踝关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④并发症。记录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肺部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B组治疗优良率为91.7%(22/24),高于A组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内侧踝穴间隙、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AOFA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内侧踝穴间隙较治疗前缩小,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AOFA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B组内侧踝穴间隙、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的改善效果均优于A组(P<0.05),AOFAS评分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治疗前后内侧踝穴间隙、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治疗前后内侧踝穴间隙、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内侧踝穴间隙(mm)踝关节跖屈(°)踝关节背伸(°)AOFAS评分(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组 24 7.6±1.8 3.9±1.0△▲ 10.0±4.5 17.0±4.2△▲ 21.0±3.3 34.7±3.2△▲ 65.0±6.2 87.2±5.3△▲A组 24 7.5±1.7 5.0±1.2△ 10.1±4.4 12.3±5.0△ 21.3±3.1 29.4±2.9△ 65.3±6.1 76.9±5.0△

(3)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3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B组 24 6.0±1.2 1.8±0.4△▲A组 24 6.2±1.1 3.5±0.9△

(4)并发症比较 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2/24),低于A组的25.0%(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由韧带与骨组成,一旦踝关节受损,则会影响患者肢体的稳定性,从而对韧带和骨质产生损伤[9]。近年来,受老龄化问题、交通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踝骨折发生率逐渐升高。同时,临床研究发现,外踝骨折时三角韧带的张力会快速增加,导致其断裂,断端若进入骨性间隙,则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后期诱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也会提升[10-11]。

目前,临床针对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12]。由于三角韧带的解剖位置较深,术中显露困难,因此有学者认为术中可以不修复三角韧带[13]。但有研究认为,三角韧带断裂的危害性较大,对其进行修复,可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预防距骨外旋倾斜与外移[14]。康树青等[15]研究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可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本研究对比解剖钢板固定术中是否进行三角韧带修复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说明术中修复三角韧带可提高临床疗效;B组治疗后内侧踝穴间隙、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AOFAS评分的改善效果均优于A组,提示术中修复三角韧带能改善距骨倾斜度,有利于术后关节恢复;B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A组,提示术中修复三角韧带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表明术中修复三角韧带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B组的整体疗效优于A组,即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术中修复三角韧带的治疗效果优于未修复三角韧带的治疗效果。但本研究对患者的观察时间较短,下一步研究有待延长随访时间,以了解患者的远期疗效与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距骨踝骨踝关节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张文泰教授运用正骨手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三踝骨折的经验分析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Ⅲ~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