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2020-08-17薛菊娥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汀钙葛根素阿托

薛菊娥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运城044600)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脂水平、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失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1]。因此,调节血脂、炎性因子等表达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阿托伐他汀钙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但药物起效慢,单一应用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有效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血管内血液流速,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纤溶活性增加,降低血液黏度[3]。本研究主要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芮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56~78岁,平均(68.35±5.21)岁;病程1~12年,平均(5.87±1.06)年;合并高血压病27例,合并冠心病1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6~79岁,平均(68.37±5.24)岁;病程1~11年,平均(5.84±1.05)年;合并高血压病28例,合并冠心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彩超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3 mm,伴头晕、黑矇等症状[4]。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虚血瘀证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症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胸痛,肢麻,口干,纳呆,舌暗红或淡暗、有瘀斑,脉弦或结代[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无精神病史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患横纹肌溶解症者。③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④伴有内分泌疾病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⑥对本次用药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80,10 mg/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山东威智百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74,8 m L∶0.4 g)治疗,将0.4 g葛根素注射液溶入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时间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每个疗程的前10 d,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血脂水平:治疗前后使用血脂分析仪检测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②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积分: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两组颈动脉状况,包括斑块面积及斑块积分。斑块积分使用Crouse斑块积分法计算,不考虑斑块长度,将孤立性的斑块最大厚度相加,得到两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之和即为斑块总积分。③炎性因子水平: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④记录腹胀、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7.73±0.65 5.02±0.29△▲ 3.85±0.67 1.38±0.29△▲ 3.66±0.19 3.02±0.10△▲对照组 44 7.69±0.77 5.48±0.38△ 3.87±0.66 1.87±0.31△ 3.59±0.21 3.24±0.12△

(2)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比较(±s)

表2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斑块面积(mm2)斑块积分(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21.82±1.25 18.44±1.13△▲ 4.69±0.43 3.22±0.13△▲对照组 44 22.31±1.21 19.51±1.19△ 4.66±0.45 3.48±0.16△

(3)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hs-CRP(mg/L)IL-6(pg/m 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2.21±0.09 1.81±0.06△▲ 60.25±11.86 49.68±10.25△▲对照组 44 2.23±0.08 1.93±0.09△ 60.07±12.33 54.76±11.47△

(4)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腹胀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血管功能障碍、脂代谢紊乱会致使患者中、大动脉内膜中出现类脂肪、胆固醇等黄色物质,从而形成斑块;炎性因子异常也会促进斑块形成。因此,控制血脂、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是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6]。阿托伐他汀钙属于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药物,可通过抑制HMG-Co 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加快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谢,降低LDL-C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但其作用过程比较缓慢[7]。

中医认为,脉为奇恒之腑,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中医中无对应病名,但其症状类似于“中风”“眩晕”等病证,多由痰浊及瘀血内阻所致。患者大多脾虚体弱,或年迈脏气渐衰,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聚而成痰,瘀阻脉中,阻碍体内气机运行,气滞则血瘀,故而诱发该病。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研究显示,hs-CRP、IL-6等炎性因子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的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当hs-CRP水平升高时,提示促炎因子活性增加,可增大缺血区梗死范围,加重脑组织损伤[8-9]。葛根素注射液是从葛根中提取的单一成分的注射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研究显示,葛根素可有效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与苯肾上腺素结合,减少受体型钙通道开放,从而抑制钙离子内流,且葛根素可结合β受体,抑制肾上腺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扩张冠状动脉,加快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心肌耗氧量[10]。刘相勇等[11]研究显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调节血管内皮因子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面积,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可降低血脂水平,调节炎症反应,减小斑块面积,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汀钙葛根素阿托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葛根素通过miR- 490/E3泛素连接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
双联抗血小板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比较
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