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志论影响下的叔本华美学

2020-08-16周绚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意志痛苦理念

周绚

摘    要:叔本华是一名悲观主义的唯心主义观念论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是由意志支配下的痛苦深渊,他的哲学观点也是基于这种论点之上的,在寻求解脱之法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艺术的途径,并引出了他的美学理论。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找寻叔本华意志论和美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意志;痛苦;解脱;理念;观审

一、世界是我的意志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叔本华最为著名的一句话。作为一名秉承唯心主义观念论思想的哲学家,叔本华受到了柏拉图和康德的影响,并在二者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不同的哲学理论。

首先,他认为世界依然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本体界即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但他打破了康德持有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这一观点,并明确指出,物自体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和无限的欲望,并将其称为“生命意志”,确定只有只有意志才是永恒不变的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

其次,叔本华又引入了柏拉图的“理念”,但他取消了理念的本体论地位,将其作为意志的客体化产物,并把它放在意志和世界的具体事物之间。我们可以想象,繁多的、不同等级的理念其上对应唯一的意志,其下则联系现象界的具体事物,这就构成了叔本华哲学世界最基础的框架。但我们要分清的是,此时的理念依然是柏拉图式的,它处于空间和时间之外,是一种存在于现象世界之外的实存形式,而不是归于事物之中的个体。它像一个桥梁连接起意志和现实事物。

叔本华认为在意识的层面上,所有的生物都受到生命意志的操纵,唯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就是人的意志,就像理念作为意志的客体一样,生命的意志通过人的意志得以表现,而世界则只是意志通过人的心灵产生的一堆“观念”,如果离开人的意志,现象世界就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叔本华才说“世界是我的意志”。

二、意志驱动下的痛苦世界

叔本华通过他特有的演绎方式证明了世界的物自体是意志,而这个意志是被称为“生命意志”的一种自然意志,只有它才是世界的本质,其他“生命可见的世界及现象不过是意志的镜子”。也就是说,叔本华将整个世界都视为意志的投影。他还明确强调了意志就是欲望,它没有方向、目标或重点,但却驱使现象界的生命盲目地追求欲望。这一点在人的身上尤为明显,人总在欲望一件东西时感到痛苦,在得到的一刹那会感到满足,然后又欲望另一件东西,又陷入另一轮的痛苦……叔本华还将人生比作战争,认为生命是一场必定会失败的、争取生存的斗争。正是因为上述的理由,他才说,只要生命受到意志无休止的欲望的支配,就会活在痛苦的世界之中。

这一结论构成了充满叔本华个人色彩的悲观主义的唯心主义人生观,与柏拉图的正面引导不同,叔本华对意志的世界始终持有的是悲观而否定的态度,认为意志支配下的世界完全是痛苦的,所有生命生来就是为了受意志的操纵,一生都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最后在求生的斗争中失败而死去。

三、摆脱痛苦的良方

在叔本华看来,受意志支配的人生充满了挣扎和痛苦,而要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通过佛教所主张的禁欲,彻底斩断欲望,这样就能永久地脱离意志的控制;另一种则是通过心灵的静观,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对象,放弃个人意志而成为“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知识主体”。他将这种经验描绘成柏拉图式的理念的知识,但不同的是,他认为这是一种超验的、非理性的、天才式的观审,是一种通过心灵静观的方式使自己看到意志的客体——理念,从而否定个体化的意志的观审。唯有做到这点,才能不受时空和因果关系的制约,才能使人超越一切限制直观世界本体本身,从而脱离意志的支配,并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抛开生存的痛苦。

四、艺术带来的短暂解脱

至于上述心灵的静观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叔本华接着给出了答案——哲学的或者审美的观审。在此基础上,叔本华引出了他的美学观点,即艺术是“从意志的暴虐和生存的悲惨中逃脱出来的手段”。而实现它的途径,就是心灵的静观——通过对美的关照,消除自身的意志,实现物我合一,以达到忘我的境界。艺术的目的,就是把我们暂时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关于这一论点,叔本华是这样解释的:“艺术唯一的源泉就是对理念的认识,它唯一的目标就是传达这一认识”。而美,就是事物中理念的显现。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得知,在叔本华的哲学体系中,理念是作为意志的客体而存在的,认识了理念,就等于认识到了意志的直观显现,等于让我们升华到了一个超越时空和因果的世界来直视意志的显现,从而摆脱意志的控制,而对艺术的观审,恰恰就是这种能让人认识到理念,并从痛苦中得到暂时解脱的活动。

五、美是意志的显现

叔本华将审美视为一种以理念为对象的认识活动,并且把美归结为通过事物显现出来的理念。我们可以推导得出,既然审美是对理念的观审,并且理念是意志的客体化,那么我们在审美中关照的对象实际就是意志的客体化。并且,他还单独强调指出:在艺术的种类中,音乐是“整个意志的直接客观化和复制”,它是意志自身的写照。这些观点总和起来就构成了叔本华美学的理论基础,即:美其实是意志的显现——虽然他认为除音乐之外的艺术都只是对理念的表达,但这并不影响上述结论,因为理念本身就是意志的客体化。

六、总结

至此,叔本华基于意志的美学理论整个就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它支配生命(人生)陷入痛苦的循环中,而想要摆脱这种痛苦,除了涅槃式的禁欲,就只能通过心灵的静观——审美的观审使自己看到意志的显现,并通过对意志的客体化的静观,我们可以成为纯粹的知识主体,超越意志的限制,并得以在生存的痛苦中解脱。

参考文献:

[1]亚瑟·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门罗C比厄利斯. 西方美学简史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3]苏宏斌. 美是意志的直观显现—叔本华美学思想的现象学阐释 [J].学术研究,2016(09).

猜你喜欢

意志痛苦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分担痛苦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用心处事
观点集萃
暴力和痛苦
2009中国CEO痛苦榜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