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创新的探索

2020-08-16盛军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媒体读图

盛军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式都越来越依赖图片的信息传播,媒体受众对“读图”的依赖性远胜于文字。新闻摄影对新闻内容的传递和表达,是基于新闻内容的代表性和视觉感官的冲击力,能够加深对新闻的印象和理解。因此,加强新闻摄影的研究和应用,对媒体提高信息传播质量,有效转达新闻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媒体对新聞摄影的要求,探讨新闻摄影技巧的创新。

关键词:媒体;新闻摄影;创新;读图

一、新闻摄影的基本特点

新闻摄影是新闻行业的重要一环,是新闻传播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图片传递新闻事实,让读者能够直观了解新闻现场,能够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特点。新闻摄影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是新闻性。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的摄影,然后才是“技术”的摄影。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新闻摄影是对事实的记录和传播,必须依托于新闻而存在,非新闻镜头则并不具备这个属性。新闻摄影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现场的直击,重在抓住新闻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将新闻的核心内容体现出来。新闻摄影可以是文字报道的补充,也可以是独立的新闻作品,是最直观的新闻表现手法之一。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真的摄影作品无法称之为新闻,甚至有悖于新闻道德。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场必须保证真实性,新闻摄影的拍摄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本身,符合第一现场的基本逻辑;摄影作品与新闻本身具备必然的关联性,新闻摄影是不能独立于事件而存在的,必须围绕一定的新闻事实;新闻摄影必须高度还原新闻现场,决不能有失偏颇或偏离核心事实,新闻往往具备多种视角,但新闻摄影必须要仅仅围绕最核心的部分,来体现最抢眼的镜头。

三是新闻摄影需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下功夫,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新闻可读性、传播性,高质量的新闻摄影不仅可以体现国家社会发展,还可以对各领域进行见证和记录,对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二、新闻摄影创新的重要意义

新闻摄影被称为媒体的“眼睛”,是纸媒和新媒体用来吸引读者的窗口,具备冲击力的摄影作品不仅高效表达新闻,也能以视觉效果吸引更多读者的青睐,产生更多的阅读机会。但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化,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媒体机构的图片来源更加广泛,对摄影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亟待更多的创新。

新媒体信息传播与“读图”是密不可分的,移动端的信息服务技术降低了流量成本,图片、小视频成为读者的关注焦点,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不读文字、只看图片的读者。当前的新闻摄影,不再仅仅满足于拍得到、拍得全的要求,而是在追求新闻性、真实性、社会性的基础之上,追求摄影技巧和创意美感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读图”时代既需要新闻摄影的新闻性,也需要图片更加美观、有创意,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的实现,需要对摄影器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高水平操作,包括镜头选择、快门设置、光圈大小以及对滤镜等外部器材的运用,来达到各种拍摄效果的目的。技术以外,摄影记者还要根据个人经验,调整摄影构图和抓拍角度,拍摄出精彩的图片作品。通过摄影技巧、器材匹配、拍摄创意等方式,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质量,有利于各类媒体从根本上实现传播效果的提升。

三、提升新闻摄影创意水平的策略探索

1.构建新闻摄影的专属角度

角度的选择对新闻摄影对象的表现、传达新闻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构图是新闻摄影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两者是一幅新闻摄影图片是否高质量的必备衡量要素。通过角度的合理调整,可以更加突出主题内容和新闻事实,这是对摄影记者从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以会议新闻的拍摄为例,拍摄发言人员时,摄影记者往往不会选择正面拍摄,而是在图片主角的偏离30度进行拍摄,既能让新闻图片显得内容充实,也能成现实较好的视觉效果。而对发言人来说,除了水平角度进行一定的偏移外,垂直角度的偏移也十分重要。从角度来看新闻摄影,自下而上的仰视角度往往会放大人物的整体效果,拍摄高大建筑时就可以用仰拍的视角,这样可以显示建筑物高耸入云的视觉印象。在新闻摄影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对象来确定角度,以突出所要体现的最终效果,有时为了避免图片的单一性,摄影记者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

2.光线运用的基本原则

新闻摄影虽然不同于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但对光线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不同的环境都需要比较充分的光线条件,必要时还需要添加一些创意效果,让光线为摄影服务。光线运用是摄影从业者的基本素质,通过对自然光、灯光和闪光灯等不同光线的分析研究,呈现出了创意效果不足的问题。光线不足时,需要通过设置外置光源进行补光,避免因此问题带来更大范围的不良影响。外置闪光灯能够切实改善拍摄效果中画面过度曝光的问题,使用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天花板等进行光线漫反射,新闻摄影作品会显得更加自然、充分和光照均匀,具体来说,闪光灯使用时垂直于天花板,光线发出后通过天花板、四周墙壁的多次反射,照在目标物体或人物上时,实现打光均匀、作品质量依然没有起色。

3.合理进行快门光圈虚实变换

快门和光圈的数值大小不仅代表着照片进光量的多少和照片的明暗,更多细节的变化也会出现在照片上。当需要抓住精彩瞬间时,快门的设置也尽量快,如果追求延时效果,则要调慢快门;当需要拍摄“前实后虚”图片时,则需要较大的光驱。具体应用中,要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调整快门和光圈,适合当时的光线条件和拍摄目的。

4.体现出必要的新闻要素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本身的丰富性表达,通过图片来展现第一现场,让文字报道的可行度增加,避免因缺乏现场图片而被认为缺乏说服力。对一些必要的新闻要素,如事件的参与者、重要证据和核心人物的信息采集,做到尽可能全面。新闻摄影要体现出必要的新闻要素,也就是体现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实现思想传播和内容传播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辉.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转型探析[J].中国报业,2019(13):78-79.

[2]蓝业佐.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变革分析[J].中国报业,2019(23):80-81.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媒体读图
读图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读图
读图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