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收缩型城市发展走向探究

2020-08-16杜其峰董瑞娜

中国市场 2020年20期

杜其峰 董瑞娜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节点,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城市收缩。其实城市的收缩是整个城乡发展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必经阶段。因此树立正确的城市收缩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收缩型城市的发展走向,对于克服城市收缩恐惧、统筹城乡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收缩观;螺旋式上升;城乡联合体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040

1 收缩型城市分类

关于收缩城市的分类,已有文章可鉴,总的来说“收缩城市”最早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和东德地区,表现为:人口指标的下降、结构性的经济转型危机与衰退、房屋闲置率的上升、城市体量规模的缩小。

为了研究收缩型城市的走向,从形成原因上对收缩型城市做分类是必要的。第一类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收缩;第二类是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的收缩;第三类是城市管理者根据城市发展现状主动控制城市规模的结果。前两者属于被动收缩,第三种属于主动收缩。就本质而言,不同的收缩类型只是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手段,城市收缩的出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环。

2 城市收缩观

如何看待一个事物,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的前提。城市收缩观是面对收缩型城市的出现,直面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而必然会产生的一种发展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收缩不是可怕的恶魔,要用更宏大的眼光和哲学的思维去看待这一现象,把收缩型城市的出现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甚至是存在物的合理性与“合乎理性的事物必然存在”这样的高度去理解和面对。收缩型城市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数个螺旋式上升中的一个环节。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刘学敏主任提到的行政区划带来的“虹吸效应”、李迅雷所长关于“资源是有限的,一些城市的繁荣,必会带来另外一些城市的没落。”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事物发展趋势做出的规定,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通过吴康曾先生的研究发现,在我国不仅是经济整体出现滑坡的地区,而且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了连片的收缩型城市带。从世界范围内看,不仅是底特律等以单一产业为主的城市,而且像东京这样的首都城市也出现了城市收缩,大量连片房屋荒废的现象。这说明城市的收缩不仅出现在经济下滑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活跃的地区也存在收缩现象。

因此要正视收缩型城市、地区的情况,不能一味去逃避收缩,认为收缩就是倒退和衰落。要看到这是事物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无论城市大小、发达程度如何,都会经历“扩张—收缩—调整—在扩张”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了解了这些,就可以积极应对城市收缩的情况,甚至要主动的收缩城市,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城市这个人类社会的集聚区更平稳地度过发展的“螺旋期”。

3 收缩型城市发展走向

3.1 以“城市收缩发展”为基本观点,更科学的完善城乡发展的整体思路

借助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继续加强乡村发展,从顶层设计上对地区发展指标进行重新修正和考量。这也是由注重外在的发展向注重内涵的发展、由注重发展速度规模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俞孔坚先生讲道:“道法自然,以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健全生态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城市本身就是由村落发展而来,城乡之间原本就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统一整体。城市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为城乡生态与建设的协调发展让出了空间,使城乡协同发展从“否定”走向“肯定”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收缩型城市发展走向与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是一致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危机的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被动收缩型城市必须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实施跟进、树立城市收缩发展观,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城市向新的形态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

3.2 以“人的本质理论”为基本理论,更有效的使用城市发展的有限资源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的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其中,12个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规划4.6个新城,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要达到这些新城的预期规划目标,共需要住进去34亿人口。一味扩建城区的发展显然已经是不可取得的。发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投入,政府扩建新区比旧城改造投入的资源要少,这可能是建新区的一个驱动力,但上面的数据已经对此种发展敲响了警钟,“空城”“鬼城”不是危言耸听。

相比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发展,乡村是一种单位面积投入资源量更少、开发强度更低、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发展方式。马克思在阐述人的本质理论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传统城镇化观念,在发展模式上由土地的城镇化转向人口的城镇化。在提高人口城镇化上,可以摆脱原有的集聚式的道路。以中原地区为例,以100~200平方千米或10万~20万人口为单元逐步对乡村进行较低投资强度的开发,在比较宽松的强度范围内适当集中人口,人口集中比例5%~10%起步即可。發挥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作用,把乡村发展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新的主要增长点。面对下滑的经济,收缩型城市不再适用“大拆促大建”的思路。收缩型城市城区更新停滞是城市发展此阶段的必然,应当顺势而为,将地区发展的新动力放到乡村上去,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等多方筹集力量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乡村的发展带动城市进入新的发展上升期。

3.3 以城乡“联合体”为基本蓝图,更真实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借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里的话:“代替……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城乡融合共生也与此类似,应当构建一个城乡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基本蓝图,打破城乡概念。

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将城市与乡村都看成是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城乡基础设施差异的消除,工作在城市,居住在乡村,并不因此就是一名市民或农民,“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人们的生活自由而全面,从而获得更真实的幸福感提升。

另一方面,在实际中要像当初建设城市那样,引导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向乡村快速扩散。这两者的扩散也是相互促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会增加其人口吸引力,城市人口密度的降低使得城市不再被拥挤等问题困扰,整个城乡朝着那个“联合体”的形态发展,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由、舒适、多方面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J].人民论坛,2019(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孙青,张晓青,路广.中国城市收缩的数量、速度和轨迹[J].城市问题,2019(8).

[4]李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考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6).

[5]赵子薇.我国收缩城市类型及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

[作者简介] 杜其峰,硕士研究生学历,邯郸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教学管理;董瑞娜,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北大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咨询师工程师(投资),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