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智慧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优化改革研究
——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为例

2020-08-15刘霈珈乔宝晋梁思源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3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案例教学方式

刘霈珈,乔宝晋,梁思源

(1.郑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2.郑州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中国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大量在线优质学习资源、开放稳定的教学平台,教育改革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育理念的创新融合更推动了教学信息化的深刻变革。《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到要将“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育方式推进课堂,强化育人理念、体系构建、课堂变革。

二 启发式智慧教学方法的内涵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发展及内涵

启发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的启发式教学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后由柏拉图将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断传扬。蔡元培主张“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味,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们自行去探索研究,直至学生自己实在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再去协助他”[1]。17 世纪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理念。18 世纪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提出“发现学习法”,主张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2]。20 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被用来探讨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特点、在具体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等问题[3]。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更激发对启发式教学机制问题的深入研讨。21 世纪当代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合作学习,师生平等。随着注入式教学弊病的逐步浮现,启发式教学开始深入教育方法实践改革中[4,5]。

启发式教学法指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思想。教育部对于启发式教学的定义为:启发式教学发挥作用的手段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基本的内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目的是引导协助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一直处于主动的状态之中,进而有效保持受教育者的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国内外专家围绕启发式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主要是通过情景拟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该方法近年来被引入到诸多学科中,替代了“填鸭”式教学方法,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6,7]。

(二)智慧教学模式的发展

伴随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智慧教育理念作为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的智慧课堂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新趋势。国内外对智慧课堂的设计、实证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国外对于智慧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环境建设、学习方式变化、学习模式建构以及评价系统建立等方面。Lee J 和Lee H 等提出智慧教室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8]。Jena AK 对智慧教室教学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并调查小学生对智慧课堂教学的认知[9]。Kumara WW 强调了课堂人机交互的作用,身体动作、智能化机器与课堂整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快感[10]。

智慧课堂依赖于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手段,通过记录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主题与过程,出现了MOOC、SPOC、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11-12]。郑云翔等人提出了个性化学习在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13]。葛大丽以案例的形式论述了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与应用[14]。黄荣怀等人基于智慧课堂的五个特征构建了“SMART”智慧教室概念模型[15]。许慧初步探讨了高校教师创设智慧课堂的基本思路[16]。张文彦探讨了在智慧课堂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类学科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17]。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大爆发,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既往秩序,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根据中国教育部“开课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的总要求[18],各高等院校、中小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国家开放式的课程平台,一种智慧教学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形成。

智慧课堂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不少学者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与实践,但缺乏对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课堂不同发展阶段相互适应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策略、组织[19]。本文尝试将“启发式教学法”与“智慧教学模式”相融合,采用新型的线上智慧教学模式和手段,基于“启发式教学法”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讨论启发、开放式互动”过程从教学对象分类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成效测评等方面探讨其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优化改革方向,以期有效提升教学实践指导价值,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良性循环。

三 启发式智慧教学改革方向

(一)在教学对象分类重组方面

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电子签到、屏幕广播、学生投屏、学生示范、小组讨论、多屏对比、随堂测试等强大的教学功能,将课堂一部分时间交给教学对象(学生)。从专业课教师的理论分析水平、教学对象专业知识运用水平两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积极参与智慧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如课件制作、互联网教学技能等,提升现代化与信息化教学技能与水平;其次,依据授课内容与选题兴趣,对教学对象进行兴趣小组的分类重组,开展案例调查与分析培训、小组设计与讨论等,提升教学对象课堂参与度、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度及指导实践活动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

(二)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

“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驱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管理的实践需求,探寻理论分析与实践需求的匹配融合方式,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点项目等多个方面解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将国内外相关案例与理论分析全方位融入课程学习[20-21]。

(三)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

利用智慧课堂的平台推荐有正确思想导向的网站、书籍、公众号、文章或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促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由授课老师准备国内外典型案例若干,“抛砖引玉”讲授案例与基础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启发学生查找相关类似案例进行分析。利用智慧课堂新手段,促进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师全程讲授+学生听课记录”被动学习模式向“学生展示调查典型案例、分析过程+教师理论补充分析”主动学习模式的逐步转变。

(四)在教学成效测评方面

利用智慧课堂,将网络测评与传统测评相结合。通过在线测试、实时互动、网上评教等形式开展网络测评,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对教师授课的评教中,更要参与到各学生分类小组展示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的互评中,提升学生在教学与学习全过程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 启发式智慧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梳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搜集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点项目等”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和实践案例,与学生共同开展文献综述,运用规划学中的基本理论分析探讨各个典型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力,邀请学生一起参与智慧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激发他们对教学全过程、课程所有章节的兴趣,并制作相应内容的新型课件,共同梳理总结《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实践调查兴趣分类表,依据授课内容与选题兴趣制定教学对象分类重组方案。

(二)讨论启发,开放式互动

充分讲解国内外具体典型案例,与学生共同讨论具体案例与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关系,明晰并示范智慧课堂展示的方式与考核要求,启发学生参与典型案例启发式智慧教学过程,共同探讨学生评教授课老师、典型案例分享互评的启发式智慧教学成效测评方案,开放式互动讨论并提出教学改革过程的不足与经验,调整启发式智慧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再实践。

五 启发式智慧教学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引入以学生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前主动搜索课程信息、相关案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课后复习的主动性,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过程。

(二)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成效

通过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启发式教学理念的新型课堂中,积极探索教学对象全程参与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不仅能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枯燥乏味的问题,弥补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不足,增强课堂趣味性,更能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六 结语

本文以《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为例,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基于现代智慧课堂新模式探讨启发式智慧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优化改革方向。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掌握、接受能力为出发点,设置问题情境,融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问题导向”思维,依据教学任务设置教学过程,从教学对象分类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成效测评等四个方面进行启发式智慧教学优化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更能有效提升智慧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指导价值,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