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日流行语新词中的借词现象及翻译

2020-08-14梁文玥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新词流行语文化背景

摘要:文化交流有时会产生文化冲击,有时又会使不同文化巧妙结合。借词现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与此同时一大批的新词·流行语也涌入大环境,对译者来说如何准确翻译词语背后的文化则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借词·新词·流行语的翻译活动。

关键词:新词;流行语;借词;日汉汉日翻译;文化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赋予了文字新含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将汉字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包括新词,流行语等在内的新汉字文化。同理,日语中的新语和流行语也层出不穷。文化差异导致如何准确翻译新语流行语以及背后文化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本文首先梳理借词、新词和流行语的概念,其次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再对中日新语流行语的翻译方式进行分析总结。

一、何为借词·新词·流行语

1.借词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其:亦称外来语,指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语。《大英国际百科全书 小词条词典》写道:一个语言体系中从其他语言体系加入的词汇称为借词。其中其他语言体系大多指外国语系,所以借词通常与外来语同义。但广义上来讲,借词也包括现代语中重新开始使用的古语,以及某一方言中从另一方言借来的词汇等。《剑桥词典》这样定义:用于某一语言中的另一语言词汇。可以从上述几个定义中看出,借词虽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但大致意思相通,即在一个语言体系中,从另一个语言体系借来使用的词汇。而这个语言体系的边界并不是以国界来划分,同一个国家中不同方言之间、不同历史时期之间也存在借词现象。

2.新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新词是指(1)新作的诗词;(2)新产生的词语;(3)没有学过的词语。本文所说新词则是第(2)类。语言学中,新词是一个最近铸造的词,或发明词或词组行动。《大英国际百科全書 小词条词典》定义为:新词又叫新造词,是指新产生并投入使用的词语。广义来讲旧词加新义也被称作新词。新词可以是之前未曾有过的词汇,用来表达新问题或新事物,也可以是为了给表达方式添加新鲜感、或为了表示委婉、或为了区分同音异义词而造出来的词汇。创造全新词汇是非常少见的,多是以合成法或省略法来从已有词汇中造新词,也有从外国词汇或方言词汇中借用而来的。《朗文英英字典》则为:新词,是指新的词汇或新的表达方式,也指旧词表新义。而日本学者米川明彦认为:语言体系中的新词汇,赋予既存事物概念新的表达方式和含义,且这种用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之前社会语言体系的词语构成要素中并无这种构词和词义用法。这类新出现的词汇即为新词(米川明彦,1997)。

学界对新词并没有定论。但根据上述定义可得出新词有两大类别:一是新造词,为了描述新事物或新行为而创造出来的新词汇。二是旧词新义,即使用比喻婉转等手法,用旧有词汇来描述新现象,赋予该词汇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含义,手法具有多样性:合并、省略、借用等。

3.流行语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流行语一词。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大英国际百科全书 小词条词典》这样定义:以某事为契机开始频繁使用的词,在一段时间内频繁使用的词或短语。《朗文英英字典》定义为:某一领域中被短时间内承认是十分重要的词或句。米川明彦指出:流行语是指适应时代发展,极具感染力的,为大众广泛使用的词语。(米川明彦,1997)而小矢野哲夫认为:流行语一般是指在某一时间范围内,跨越地域与年龄差距广泛使用,具有感染力并可象征世态的词语。(小矢野哲夫,1997)可看出,定义虽有不同,但都点出了一个特点,即流行语有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二、借词·新词·流行语的关系

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词的使用来看,三者中借词涉及范围最广,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政治、法律、宗教以及文化活动等。例如我们常见的“经济”、“民主”、“仲裁”、“哲学”等词汇均为借词。而借词从源语文化传入时,或多或少会因翻译而在形式上发生变化。笔者在这里就日语借词的借用形式进行简单论述。日语借词的传入形式大致可分为九类,即1.音译;2.直译;3.意译;4.音译直译相结合;5.音译意译相结合;6.日制汉语;7.英语词源·罗马字首字母;8.首字母与汉字相结合;9.去假名留汉字。在第三章进行详述。

如上章所述,新词大多分为两类:一类为新造词,另一类为旧词新用。新造词中有一部分是因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研究或推出某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事物,为给其命名而创造出的词语,如磁悬浮。还有一部分新造词属于谐音新词,如驴友,意为结伴一同旅游的好友,此处用“驴”字取代了“旅”字,构成该词的两个汉字在历史发展中从未有过如此搭配,而到现在已是很常见的搭配。另一部分的新造词来自外来语借用,也就是借词。日本的某一特色事物传入国内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时,可以直接借用日制汉语,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进行命名,这也是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一个优势,如寿司(寿司),特许(特許)等词。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看似日制汉语的词其实是从古代中国传入日本后,再经日本改变词义后传回中国,例如玄关(玄関)一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门户,而传到日本后则专指成套住房内从进门到厅的空间。现在在国内该词广为人知的含义则是从日本传回中国的后一种词义。这种用法是否可以看作是旧词新用?旧词新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给语言注入新鲜感和生命力。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来使已有词汇衍生新含义。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等,例如压马路(散步)、绿色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通过无污染的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安全、营养、无公害食品的总称)。另外略缩词汇也属于新词,可以看作是旧词新用,如环保(环境保护)、テレビ(テレビジョン)等。新词在一些翻译过程中需要加注便于读者理解。

正如上一章中各个版本的定义所示,流行语并无固定概念,但都提到了时间限制。流行语最大的特点在于流行。这里的流行并非指在成群结伴的小群体内流行,而是流行于更大范围内。且不同于一般词汇,流行语相对较新,再加上流行本身具有时效性,如实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和变化。可如此定义:我们将短时间内,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日常交流中的词语称之为流行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词与流行语之间是有重叠部分的。在上章笔者已指出新词中也有一部分是以借此形式出现。而在网络极其发达的当下,国际交流的趋势日益火热,乘着时代快车的流行语也有不少都以借词形式出现。借词·新词·流行语三者的关系正如下图所示。

自1985年,日本每年年末都会公布当年的“新词·流行语大奖”,近年,中国各大主流媒体如人民网,百度等也开始在年末盘点本年度的流行语。刊登在《南方日报》上的《年度流行语的价值何在》一文写到:“年度流行语的价值首先是基于语言学之上。保持了语言之河的活力,更起到了赓续文化的作用。此外年度流行语的价值体现为时代的记录、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体悟。”(南方日报 2018)新词·流行语正是当今时代的缩影,涉及了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所以如何准确地将承载着文化内涵的词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三、借词·新词·流行语翻译

在上一章的论述中笔者将借词的翻译形式简单分类。大致可分九类,即1.音译;2.直译;3.意译;4.音译直译相结合;5.音译意译相结合;6.日制汉语;7.英语词源·罗马字首字母;8.首字母与汉字相结合;9.去假名留汉字。在这里笔者认为借词·新词·流行语三者的翻译都可以在九类中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本章则以这九类方式为中心,并加以实例进行论述。

1.音译

基于原语言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同音字,组合得出新词语。这一方法适合用于外来语或一些原语言文化中特有事物的传播。生活中常见的“榻榻米(畳)、哆啦A梦(ドラえもん)”、“卡拉OK(カラオケ)”、“ジャージャー麺(炸酱面)”等词都是通过音译法进入目标语言。音译法能最直接地表达原语言的文字读音,对外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原文化完全陌生的读者或听众来说,音译法尚有不足,无法瞬间反应出说话者是在表达何事。

2.直译

将原文字的表面意思原封不动翻译为目标文字,这就是直译,如“黄金周(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泡沫经济(バブル経済)”等词均是直译。直译法适用于短小精悍或专业名词术语。为了进一步解释词义,可以选择添加注释。

3.意译

忠实于原文固然重要,然而不同情況下,直译会让源语言文化变得晦涩难懂。这时不妨选择意译。在目标文化中寻找意思与源语文化大致相同的表达。如“炒鱿鱼(クビにする)”“炒冷饭(二番煎じ)”“小道儿消息(口コミ うわさばなし)”等。若将“炒鱿鱼”直译为“スルメイカを炒める”那可真是“摸不着头脑(さっぱりわからない)”了。

4.音译直译相结合。如“壁咚(壁ドン)”、“眼镜控(メガネコン)”等。

5.音译意译相结合。如“因特网(インターネット)”等。

上述两类为使译词更加贴切更易传播而将几种方法相结合。有的用法已使该词从新词沉淀下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一般词汇。

6.日制汉语

因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同使用汉字。汉字传到日本后,经过历史的发展,自成一派创造出了日制汉语。而日制汉语一般用于日本特有的事物。这些事物在中国是找不到替代品的。常见的有“便当(弁当)”、“居酒屋(居酒屋)”、“回转寿司(回転寿司)”等。经过将繁体日制汉语转换为简体现代汉语,又随着两国交流愈发热烈,这些曾经的“新词”如今在中国国内已十分常见了。

7.英语词源·罗马字首字母

此方法一般常见于新语·流行语的传入。用首字母的搭配来表达某件事物,既为语言增添了活力,又使说话人显得年轻活泼。如“OL(オフィス·レディー/Office Lady/白领,职业女性)”“KY(空気が読めない/没眼色,没眼力见儿)”“JK(女子高校生/高中女生)”等。

8.首字母与汉字相结合

该方法与上一方法类似,与其不同的是在字母后方加汉字。这个汉字表示了这个词汇想要表达的主语是什么,前方的字母搭配充当定语来修饰主语。上一方法中所举实例即可结合汉字,如“JK语(高中女生们会用的说话方式或词汇)”等。

9.去假名留汉字

使用这一方法的典型是“洗手间(お手洗い)”,原意为卫生间,厕所,为了婉转表达则从日语借用得到了“洗手间”一词。在这一借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删去了日语词汇的词缀以及送假名,得到“手洗”一词。而“手洗”是宾语+动词结构,并不符合中文惯用的动词+宾语表达结构,随之将二者调序得到“洗手”一词,更加符合汉语表达形式。

本章节笔者主要就借词·新词·流行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论述,大致可分为九类,即1.音译;2.直译;3.意译;4.音译直译相结合;5.音译意译相结合;6.日制汉语;7.英语词源·罗马字首字母;8.首字母与汉字相结合;9.去假名留汉字。需要强调的是在翻译借词·新词·流行语时,我们不一定非要遵循并严格使用某单种方法,译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上述方法,也可以用多种译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将词语背后的文化要素准确较为准确地译入目标语文化。

四、结语

语言的更新象征着社会的变革,本文着眼于借词·新词·流行词三者,首先对三者的定义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其次阐明了三者的特性,并总结得出其间关联;最后针对文化传播中的必不可少的翻译环节,笔者总结得出九种翻译方法,并强调切不可死搬硬套某一翻译方法,最为妥善的处理方式便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希望本文能对译者有所启发。由于知识水平受限,文中难免会有论述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高宁. 日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潘钧. 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M]. 商务印书馆, 2013.

[3]高宁, 杜勤. 汉日翻译教程.修订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4]中川正之. 日语中的汉字 日本人的世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5]李旖旎, 徐敬宏. 论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语借词[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4):12-17.

[6]王立達, 于康, 澤谷敏行. <翻訳>現代中国語における日本語からの借用語[J].Ex:エクス:言語文化論集,(2002):107-124.

[7]譙燕. ローバル化時代における日中語彙交流:中国語に見られる日本語由来の新語を中心に[8][J].お茶の水女子大学比較日本学教育研究センター研究年報 11.(2015):213-217.

[9]侯仁鋒, 袁薇. 日本語からの新借用語についての整理と考察1978年?2014年[J].日中語彙研究, 6 (2016):27-44.

作者简介:梁文玥,1995年生,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四川大学日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猜你喜欢

新词流行语文化背景
声音·数字·新词 等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学诗偶感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哈哈镜
哈哈镜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