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做好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020-08-14姚新雄

理财·财经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审计

姚新雄

摘 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并于2019年7月7日起实施。该规定对审计人员在给予领导干部审计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审计风险,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有效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快了审计的发展进程,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增强了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工作时的责任意识,对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职、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和表现

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收集的领导干部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等,无法全面了解责任者的具体情况,会造成对责任者作出错误的评价和判断,在对责任者进行审计评价和发表审计意见时就会发生审计评价不明确、意见不到位等状况,进而会导致责任者对审计人员有意见,引发不好的后果。因此审计工作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一)审计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审计工作准备阶段发生风险,主要是因为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前,没有按照规定的审计流程进行,这就会造成非法操作问题,无法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下去。审计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因审计不当而被提出异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审计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导致审计工作人员对责任者情况不明,审计时无法抓住审计的重点,难以做好审计工作。

(二)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在审计工作进行时出现的风险部分原因是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不够了解,技能不达标,自身政策水平和素质都难以满足审计工作要求,可能导致审计工作结果不明确,出现偏差。具体来说,审计工作实施阶段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获取证据时的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前,未做好准备工作,在搜集证据时无法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导致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符,造成不良的后果,从而产生风险。(2)审计检查时存在风险: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未能掌握责任者的所有资料,对于责任者的事发现场未能做好检查工作,进而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在抽取样本时,未注意抽取量,使得结果偏差较大,造成违法、违规行为。

(三)审计报告出具的风险

审计工作人员在出具报告方面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审计人员对报告工作不认真,报告显示的审计事项不全面,这就造成对责任者各方面的评价都会出现遗漏缺失的情况,导致审计报告无法按照规定通过,给审计主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

(一)制定有效的审计方案

审计工作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审计方案,它是审计结果能达到预期的重要保障。制定一个有效的审计方案并将其落到实际中,对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往年的审计情况并做好审计前的情况调查,收集好相关资料,分析责任者的情况,明确想要了解的重心,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审计工作中,按照规定的要求制定一个可行的审计方案,对责任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审计方案只走表面形式,须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标;(2)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具体,在制定方案时要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措施;(3)需要根据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分工;(4)审计工作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对制定好的审计方案要确保其有效实施。

(二)审计工作和被审计单位紧密结合

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业务离不开经济活动,如果在其财务账目上看不到经济活动的开支,那么其经济活动极有可能存在违规行为,所以审计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在进行审计时,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其工作的开展情况,从而对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全面掌握,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揭露其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三)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领导干部的审计工作是一项比较严格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但是,在我国管理体制下,审计工作人员存在不适应性,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層监管体系,多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考试,进而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此外,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择优选拔,按照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审计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罚,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审计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好审计工作的风险防范非常重要,要依照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让经济责任成为一种权责,发挥经济监督的平衡作用,提高审计工作中的审计技巧,规范操作过程中的行为。

四、结语

防范审计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加强审计制度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工作行为,保障审计工作按照规定顺利进行。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结果的明确性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孙子涵,张仁春.对党政领导干部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6-17.

[2]洪卫华.做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N].楚雄日报(汉),2012-06-06(003).

猜你喜欢

审计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