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字时代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建设发展的应对策略

2020-08-14柳宁

中国民商 2020年7期
关键词:两化融合中小企业

柳宁

摘 要:伴随着数字化、全球化的发展,为了持续推进区域内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类专项资金政策以支持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十四五期间,传统行业必将面临重新洗牌,本文从企业的信息化推进,研发投入,区域化协作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阐述。

关键词: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两化融合

信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从“结绳记事”到“文以载道”,从“电子计算”到“数据建模”,信息承载并见证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化。总书记的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可以预见,随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信息化能力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有力地推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信息化技术对我国经济促进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向着网络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已培育了众多创新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2020年以来,信息化技术发展尤其迅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疾病防控、疾病趋势判断等方面表现突出,由于正常交往受阻,人们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社交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催生出了远程医疗、非接触配送、无人工厂、在线金融、直播电商、等“非接触经济”业态模式,线上服务的消费需求被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在短期内不断更新。

数字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用信息化能力武装企业,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呢?

二、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两化融合体系建设能力,驱动企业管理能力发展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的新业态不断涌现,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对本国高端制造业进行了梳理布局,目的是让本国制造业企业在多变的国际竞争格局中重建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也逐渐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基础上,延伸出了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服务等新经济业态。在新经济形态下,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作用日趋明显,两化融合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两化融合中涉及的“融合”主要包括技术、产品、业务等方面的融合,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程度分为基础提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四个层次,其中单项应用是门槛,企业信息化发展到达这一步,就可以申请开展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初步分析看,全国50%的参评企业都处于单项应用阶段,我们可以在单项应用方面举个例子,譬如某中小企业在销售环节实际推行了多年诸如CRM管理软件开展客情管理,即可视为企业已在单项应用的信息化方面有一定建设。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可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新型能力可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业务融合以及企业管理水平,通过企业管理中采用的信息技术持续对产品研究开发提供便利。

同时,为鼓励中小企业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国家各级财政资金纷纷对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和项目示范推广给与了专项政策支持,截至2020年7月,全国已申请参评两化融合水平评估的企业超过17万家,其中有9300家企业已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化认证,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参评企业数在未来三年仍将持续快速增长,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将通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良性结合,逐步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表明两化融合对传统产业已起到显著提升作用,其中指出,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1.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5.4%。

作为现代制造或服务业经营管理者,应适时调整心态,面对复杂多变的格局,可通过推动企业将两化融合标准化作为“引子”,不断加强企业创新实践,在技术、管理领域内进行信息化创新,促进企业提升生产和销售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技术投入,驱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物联网技术、5G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新技术所在产业是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最活跃的产业。在区域分布上,东南沿海及一线城市的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500强中占57%,优势凸显。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整理,预测在2023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将接近30万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10%。

以物联网技术为例,其基础是通过RFID射频识别等传感方式实现物物相联,技术挖掘主要聚集在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研发和使用需要核心基础技术的支撑,既要精通通信技术,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底层协议、基带和射频技术、与硬件紧密结合的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云平台开发应用能力。国内遍布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多如牛毛,但如何能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最终仍需以各家研发水平,产品和服务性能作为重要考量标准。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四川长虹集团等是全国从事物联网行业技术应用较早的企业,以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下属子公司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近3年每年投入8%-10%的研发费用(约2000-4000万元)用于产品核心技术创新研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中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的要求作为信息化技术投入的标准。以四川省为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要求年度营收规模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能低于5%;企业年度营收在5000万-2亿之间,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能低于4%。

(三)拓宽区域协同合作渠道,助力企业成果转化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在考虑扩大本企业市场范围之时,应以自身所处行业,所在地域为“圆心”,积极辐射合作“半径”,加强与同一区域、同邻区域的企业、院校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协作、外包的方式,提升生态圈内的企业资源协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发展需求。

以地理区域划分,截至2019年,目前我国现有国家级高新区160余个,区内汇聚了大批高技术企业,依据《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2019年获得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总指数的增幅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高新区整体迈入“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除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光谷等知名国家级高新区以外,近年来西部地区高新区也通过区域协同发展,获得了良好区域经济效益,其中,成都高新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6亿元,同比增长8.4%,区政府为区内企业提供成渝地区企业双城合作机会和政策支持,这将为跨地域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合作空间。

近年来,“双创”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经过短期的快速发展,双创平台上已汇聚了本区域内的大量创新资源,通过供需对接,双创平台是企业间开展横向合作的一个较好选择。其次,双创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开放共享信息和数据,也可为中小企业在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节约成本。

三、结论

后疫情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带来重大机遇,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力量,这一切将进一步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更广泛的融合和更大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各类企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积极开展自身能力建设并拓宽区域化合作渠道,将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2019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融合制造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05-29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来源:国科发火〔2016〕195号

[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0月1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来源:

[5]《中国制造2025》来源: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猜你喜欢

两化融合中小企业
基于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两化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在核电群堆运行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