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流行的解读及对策研究

2020-08-14吴梦瑶徐紫菡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丧文化大学生群体归因

吴梦瑶 徐紫菡

摘 要:本调查小组通过设计“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现象的流行与影响”调查问卷,概括了大学生群体“丧文化”流行的各种表现。并借助汉弗莱斯的“保护性思维”和吉登斯的“犬儒式的悲观主义”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一群体“丧文化”背后潜藏的心理动因在于:通过拉低期待值而减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进行自我保护;以幽默、戏谑的方式宣泄情绪或者抑制焦虑,进行一种“温和的反抗”。通过借鉴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大学生群体应在“入丧”与“出丧”之间找到平衡,树立正确的奋斗观。

关键词:“丧文化”;大学生群体;保护性思维;犬儒式的悲观主义;归因

“丧”这个汉字在读作四声时,有一层含义是“情绪低落;失意”,常见的组词有“垂头丧气”“沮丧”“颓丧”等。随着互联网向社会的全面渗透,一种青年亚文化的新形式“丧文化”开始流行,它表现为带有颓废、绝望、悲观色彩的语言、图画、音乐等事物,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新的话语风格,如爆红的“葛优躺”表情包,吐槽金句“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动漫《马男波杰克》和小说《人间失格》,还衍生了街头丧T、“丧茶”等事物。“丧文化”也影响到当代青年的主体群体——大学生,本调查小组设计了“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现象的流行与影响——以江苏大学为例”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现象,试图对这一群体中“丧文化”的流行与影响进行解读,并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动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寻求辩证的、客观的对待方式。

一、大学生群体“丧文化”流行的表现

“90后”与“00后”的大学生群体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过渡转型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长大,他们还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生物性转变、从学生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转变以及从习得性向创造性的转变之中,“广阔天地”带给他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多挑战、承受更多压力。大学生群体追求标新立异,更倾向于真实地表达自我,“丧文化”为他们提供了更能凸显青年群体主体性的表达方式,并且,社交媒体的催化使得群体内部的关联更加牢固,带来了青年亚文化的一次“参与式”狂欢。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的表现,本调查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包含被访对象基本情况,对“丧文化”的了解、态度,接触到的相关事物、使用频率及渠道,“丧文化”对于自身需求的满足,产生“丧”情绪的来源与解决方式等多个方面。有效问卷共计回收200份,采样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并对十名同学进行了现场访谈,从不同角度切入整理了如下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到的“丧文化”的相关事物主要有“人间不值得”等丧语录、丧段子,葛优躺、悲伤蛙等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丧”歌和小说《人间失格》等文学作品,也有通过“丧茶”、街头丧T及没希望奶茶等“线下产品”接触“丧文化”的。其中接触“‘人间不值得等丧语录、丧段子”“葛优躺、悲伤蛙等表情包”的比例都在60%左右,接触《感觉身体被掏空》等“丧”歌和文学作品的比例都超过1/3,通过丧茶、街头丧T和没希望奶茶等“线下产品”接触“丧文化”的比例也超过1/4。例如,自动化专业的郝同学就是通过一家上海的奶茶快闪店“丧茶”了解到“丧文化”的。他说:“之前上海开了一家奶茶快闪店,名为‘丧茶,每款奶茶都取了‘丧丧的名字,比如‘碌碌无为红茶,并且店里还有很多相关的语录。”

在“丧文化”的接触渠道中,有近90%的同学选择了“微博、微信、QQ、贴吧等社交媒体”一项,选择“与他人交谈”“电视、电影、广播等”两项的比例也比较高,均占1/3以上。公共管理专业的陈同学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自己接触“丧文化”最多的渠道是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如微信和微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同学也喜欢有消极情绪时在QQ空间和朋友圈里发泄一下,还专门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表情包。

在回答“丧文化”和自身心理调节的关系时,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内心并非表现出来的那样消极颓废,而只是把“丧文化”当成一种调侃和宣泄;仅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丧文化”完全表达了自己的状态和心理。幼师专业的姜同学在访谈中说:“我觉得要看每个人‘丧的程度吧,那种非常消极颓废,沉浸于幻想的‘丧肯定是要不得的。但我觉得健康的、适度的‘丧可以作为年轻人放松的方式,因为只有懂得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不可能每个人每天都像打鸡血一样,那这个社会太可怕了,要松弛有度,能‘入丧也能‘出丧,不要让‘丧情绪左右自己,而是把它作为调控情绪的一种方法。”同样,郝同学也说:“我还挺喜欢在朋友圈发些这样的段子的,其实很多时候心里并没有那么‘丧,该好好努力还是会好好努力的。”对于“丧文化”调节情绪的作用,有超过一半的同学看到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人们宣泄情绪、表达感情的积极作用,“丧丧更健康”;但也有将近1/3的同学认为它不值得提倡,甚至还有15%的同学认为应杜绝这种想法。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王同学已经步入大学四年级,她认为:“生活过得还好吧,平平淡淡的,导致比较‘丧的就是工作压力,一是要面临毕业、就业,角色的转换有点让人无所适从,二是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心里有些烦躁。我是一个性格直爽的人,平时在社交平台更新的基本上都是比较轻松的内容,只有在特别感慨的时候才会发一些很‘丧的微博、朋友圈,‘丧文化可以很好地表达我的内心感受。”

在回答“生活中什么事情會使您产生丧情绪”这一多选题时,有近80%的同学都选择了“学习压力”这一选项。另外,“很多事情堆积在一起,令人烦躁”“无所事事,咸鱼丧”“不自信,感觉前途渺茫”三项分列第二、三、四位,其比例都超过了一半。而在产生“丧”情绪时,有50%左右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发泄情绪,使自己脱离‘丧的状态”,有超过1/3的同学是乐天派,能够“积极乐观地迅速脱离这种状态”。但是也有10%的同学选择会“继续保持‘丧的状态”。俄语专业的许同学是一位成绩十分优秀的同学,并且她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等。她表示自己是一个比较能抗压、办事效率高的人,但是很多时候好几件事情一起向自己涌来也会感觉很‘丧,喜欢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其实我使用‘丧文化内心更多的是逃避吧,还有焦虑。当任务很多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稍微‘放纵一下。这样一是可以好好休息,稍作休整,先逃避自己所要面对的那些烦心事。二是通过这种方式你会发现这段时间过去了而任务进度并未改变,所以还是要打起精神来一项一项地去完成。三是当我‘放纵自己时我会产生负罪感,这样当我再次去工作的时候会比较有动力。”

二、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产生的心理动因

“丧文化”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它比“心灵鸡汤”更具吸引力——哲理金句变成了“段子”,“明天会更好”变成了“人间不值得”,“努力终将成功”变成了“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不过这种“丧文化”的背后,到底是大学生的心态果真如此消沉,还是只是一种消遣呢?本研究结合爱尔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汉弗莱斯(Tony Humphreys)的“保护性思维”和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犬儒式的悲观主义”两种观点,解读“丧文化”背后潜藏的心理动因。

(一)以“保护性思维”拉低期望、舒缓压力

汉弗莱斯曾提出“保护性思维”的观点,在他看来,没有所谓的消极思维,而“宁愿认为是人们在积极地发展各种思维保护模式来降低受到更多的伤害、屈辱和拒绝的可能性”[1]。比如,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很多人会说诸如“这次的题目太难了,肯定要挂科了”这样的话。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传达出来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就自我层面来说,许多学生惧怕考试挂科,因为失败会给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很大伤害,甚至还要去面对父母、老师的失望,以及与周围同学相比较带来的压力感,而将考试挂科的原因归咎于题目难度大,便弱化了没有认真复习、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并且通过预料自己会挂科而冲淡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求,从而缓解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其二,在群体的文化氛围中,个人的很大一部分需求是得到他人的爱、认可、尊重和接纳[1],但这也意味着要承载他人的期待与要求。通过“肯定要挂科了”这样的自我矮化,提前向周围人传达出“不要对我抱太大希望”的意识,以拉低他人的期望值。反观“丧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即用自嘲、甚至自我矮化的“消极”方式来拉低期望,舒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孤独感、无力感以及不确定感的缓解。

(二)以“犬儒式的悲观主义”消解沉重的心情

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风险性社会,这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方面是个体有了更开放的心态、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但消极的一方面是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多元的价值取向以及全球化的冲击,人们失去了传统的保护屏障,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了更多迷茫与困惑。在这种情境之下,吉登斯提出了四种适应性反应,其中一种是与实用的接受态度、持久的乐观主义站在对立面的犬儒式的悲观主义。犬儒式的悲观主义是指通过某种幽默、喜感或戏谑的方式来表达某种“丧”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与抑制,正如吉登斯所作的解释:“犬儒主义是一种通过幽默或厌倦尘世的方式来抑制焦虑在情绪上影响的模式……悲观主义不是一种行动方案,而且,以其极端的形式来说,它只会导向一种麻痹性的消沉。可是,如果它与犬儒主义相结合,它就提供了一种带有实践含义的观念。由于其情感中立的性质,也由于其潜在的幽默感,犬儒主义淡化了悲观主义的气氛。”[2]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裹挟下,大学生群体确实很容易陷入“丧”的状态,但不论是社会还是周围的人都不会希望从这一群体身上看到满满的负能量。不过,通过互联网中的“丧文化”,这一群体的‘丧情绪有了一个正大光明的宣泄口,在朋友圈、QQ空间里,发出的那些“丧丧”的段子和表情包,似乎使沉重的心情消融在了诙谐的吐槽中。

结合上述“保护性思维”与“犬儒式的悲观主义”两种观点,可以看出“丧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其产生、流行的背后,主要有如下两点心理动因。

第一,“丧文化”是通过拉低期待值而减少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感的自我保护的手段。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太多的成功案例,也带来了太多“遥不可及”,“90后”与“00后”的大学生群体在这个并未真正踏入社会的阶段,却比以往的同龄人有更多的对于现实的体会。他们的心智并未十分成熟,很多人会陷入浮躁与自我怀疑之中。“我到底适合做些什么?”“未来是怎样的?”不过这种“丧”的想法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而是在没有足够的把握去挑战时,偶尔暗示自己可以放慢脚步,稍作休整,选择一种更加坦然的态度去面对结果的同时依然继续努力,而不至于让自己陷入过于执着、麻痹消沉的境地。第二,“丧文化”并非意味着绝对的消极与悲观,而是在文字游戏的背后,以幽默、戏谑的方式来宣泄或者抑制焦虑,是一种“温和的反抗”。大学生群体用这种戏谑的态度调侃让人抓狂的生活,使紧绷的神经得到些许放松,生活的压力也因所属群体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和分享得以短暂的缓解。

三、在“入丧”与“出丧”之间找到平衡

实际上,许多大学生并非如他们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来的那么“丧”,虽然他们在朋友圈中发布着“悲伤蛙”的表情包、抱怨着“人间不值得”,但在生活中仍然愿意为了期末考试、毕业论文、工作琐事不断努力,于是总体上呈现出了一副“积极废人”的模样。诚然,在生活压力之下总是保持积极乐观是难以实现且并不合理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本就是人的正常情绪,是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母题”,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丧文化”作为宣泄情绪的方式,是大学生群体对难以改变的现实进行“温和反抗”的武器,正如汉弗莱斯所说:“从一个人身上撤走武器是不明智的,这会使他在一个他认为痛苦且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变得没有防御能力。”[1]

但是,在充斥着“丧文化”的网络环境之下,本研究小组也发现,有的大学生面对压力以及对失败的恐惧,以降低期待值、降低对自己能力评价的方式去回避现实,掩盖自己惧怕失败、逃避责任的怯弱以及不愿付出努力的懒惰,久而久之,便把“丧”当成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于是他们慢慢丢掉了武器,彻底躺平,放弃抵抗。“丧”的便利性会使得这些人陷入一种懒惰的行为模式:遇到压力与困难——惧怕失败——产生焦虑、悲观的情绪——降低期待、回避现实以缓解压力——若是未能圆满解决,则归咎于“丧”。

产生“丧”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在社交网络上宣泄情绪也无可厚非,但不思考、不作为,甚至把“丧”当作借口绝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曾提出著名的归因理论,他从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三个维度出发,将行为成败原因归纳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六种。而那些把“丧”当成精神鸦片的人往往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低、任务重、运气差、状态不佳等,这样虽然能产生结果无法控制的心理预期,但是长此以往,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与执行力,甚至可能导致价值标准逐渐模糊,理想信念动摇,使犬儒式的悲观主义慢慢变成真正的颓废。而在以上六种影响因素中,“努力”属于可控性因素,并且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内在因素,大学生群体不仅应学会实事求是、正确归因,还要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大学生群体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减少对于生活的迷茫感;要相信奋斗的力量,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要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减少自身对生活的消极应对状态;要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能“入丧”,更要能“出丧”,逐渐摆脱遇“难”则“丧”的定律[3]。

“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在河边虚度呢?”不同的人对于向往的生活状态都有自己的一套定义,也会有自己所习惯的调节情绪的方式。“丧文化”表面看似“丧”,但它确实是很多人宣泄情绪的有效手段,因此应辩证看待“丧文化”的流行,不必视其如洪水猛兽,展开围堵,但也应保持冷静、学会辨别,要意识到大学生群体对其潜在危害“不自知”而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在盲目跟风和媒体传播的推动下,其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要学会理性处理自我表达与风险性社会之间的矛盾,以进行正确的自我疏导,在“温和反抗”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真实的自我与积极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托尼·汉弗莱斯.“消极思维”的力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15.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21.

[3]安娜,韩硕,牛一帆.高校大学生群体“丧文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126-129.

猜你喜欢

丧文化大学生群体归因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