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有座南郭寺

2020-08-14

飞天 2020年8期
关键词:诗圣天水泉水

天水人格局似乎有点大,不紧不慢言道:“我(俄)天水有座南郭寺,挤得天爷咯吱吱。”

如此高度仍需笔者旁述:

古人云:“山水有情,生生不息。”大自然赐予我们太多的美妙绝伦,也给予了人类无尽的恩泽。登上挤得天爷咯吱吱响的南郭寺,最动心的高度还是上苍赐予人类生存的命脉——潺潺于南郭寺山巅的“北流泉”。

然而,“北流泉”已干涸了,没寻到干涸日期的记载。但它是昔时南郭寺这座黄土山上真实存在过的奇迹。《天水县志》:“东有泉,旱盈潦缩,祈雨极验。”记载的就是昔时南郭寺山顶北流泉润泽山原的景致。当年泉水叮咚的妙音至今令人渴望与激动:经冬历夏,奔涌不息。即就是大旱年景,依然水旺如旧。泉流附近,村民取水做饭煮茶,浇田灌园,不见其竭。且水甘冽异常,酷暑盛夏,行人至此,煮一壶粗茶,或饮一碗原味的泉水,沁人心脾,暑热顿消……

北流泉近旁筑有少陵祠,定然是今人的作品。因为天水的文化精神自信何能少了杜少陵这张名贯古今的大名片。垂首凝眸:诗圣蓝色衣袍,端坐泉旁,二书童相伴左右,恬静而秀慧。而诗圣容颜淡然,丝毫感觉不到这位唐诗坛主,生前不得已栖栖惶惶奔波的情状,悲喜似已融于山泉,隐于心底。年代虽远则远矣,然少陵野老漫步慧音山,微风习习,轻抚衣袖,躬身汲水,与三五陇人分享一盅罐罐茶,情景如昨。柴火煮茶,烟熏火燎;茶过三巡,精神顿爽;吟诗作赋,语接地气,词惊鬼神!

史载,安史乱唐的第四年,诗圣携眷西行,经秦州入川,有他“万里诗思,褐衣渡陇”的诗句佐证。在此三个月的游历中,也许不止一次登临南郭寺揽景抒怀,亦有诗可证:“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看来北流泉有情有意,真实地甜润过现实主义诗圣的筆和苦并快乐的心啊。

我把思绪从遥远扯回来,聚焦在杜甫“水号北流泉”的现实中。当年甜润过少陵老生命的“北流泉”,如今已演变为一口深“井”。不知何年,水已干涸矣!钩沉往事,1987年修缮泉亭,下挖到六米深时,“泉”的原貌又见到了天日:一道低凹的沟坡上,用大方砖砌有一座四方形泉池,面积约三十多平方米。池北临沟,池南壁墙较高,上有涌泉三眼,泉水喷涌,下泻至泉池。池北可见瓦筒状排水管道,池中蓄水达一定量时,由管道排出池外,流入沟底。下挖时见到夯筑的土层表明,这条沟是被人们填平的。填沟显然是为了扩展寺院面积,首先须改修泉池,即从池中用石块砌成井状。泉眼留在井下部,井泉的周围及整个壑沟均被填平,与西、中院地势等高。井口高出地面,井上又建了六角攒尖亭。水质好,储量却不大,仅够寺中人汲饮。这一切没有确切文字记载,只能靠后来人猜度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北流泉在天雨广、泉水旺盛的岁月里,南郭寺,定然是碧水悠悠,草木丰蕤;山花璀璨,百鸟争鸣;一派人与自然相和无争的绝妙景色……

如今,东院空留一座小亭,八角攒尖顶,护着一眼枯井,仅此为“北流泉”忠实的记忆,聊供游人发思古之幽情。亭之柱础,年代似已久远,实考为北魏之物。以此推算,南郭寺至晚在南北朝时已有了寺院的雏形。

叹曰:寿之于人,不能满百,草木之躯却能耐久。诗圣往矣,山寺一庭老树,却至今貌颇顽健,犹能叶茂著花。以春秋柏为最,树龄似已二千五百年上下,俗称汉柏,据考不确;相依的应是唐槐。枝干平直伸向山外旷野,其嶙峋之状,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躯体斜压下的古柏硬是挺立千年而不倒。造化之功,难于解读,盖树有灵异乎,翠柏苍槐,黛色霜皮,枝干峥嵘嶙峋,叶片淡泊而宁静。积数千年之功而禅音绕梁至今的南郭寺与陪伴它的几多古树,能在这高山之上存活是天雨的功德,亦是昔日北流泉的润泽。

下得山来,回望南郭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沐甘霖的辩证法音,导引一渠碧水穿山越岭,从千里外黄河支流的洮河滚滚而来,数百万人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规划截引格萨尔王的故地甘南藏区长江支流白龙江上游之水进入渭河流域,滋养老祖母女娲氏抟土造人河畔的芸芸众生,续写人文始祖伏羲氏演绎八卦的智慧。绵延数百公里,过农耕文明的源头庆阳董志塬直达红色的延河流域!大道无言,江水有情!

——河水来了,天雨多了,“挤得天爷咯吱吱”的南郭寺,春日红杏枝头,盛夏阴翳蔽日,金秋红枫满山,隆冬雪压松枝;绿水青山轮回的盛景,将向昔日的“陇上小江南”隆重而来……

责任编辑 阎强国

猜你喜欢

诗圣天水泉水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天水呱呱,秦州第一美食
和李杜合影
张典作品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忠贞不渝的“诗圣”杜甫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泉水与盐水
多姿多彩天水湖
旅游与脚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