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救山岳丛林地火灾常见战法研究

2020-08-13赵国刚周国全邵贵海

消防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战法森林火灾

赵国刚 周国全 邵贵海

摘要:山岳丛林地是林木聚生的山地,地貌形态多样,地形起伏不定,对森林火灾的扑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扑救森林火灾的过程中,要了解山岳丛林地对扑救森林火灾的影响,加强山岳丛林地灭火战法研究,确保灭火行动的安全与顺利。

关键词:山岳丛林;森林火灾;战法

我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及东南丘陵地带。作为林火发生的主要地形区域,加强对山岳丛林地灭火战法研究,对保护灭火人员安全,提高灭火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山岳丛林地对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影响

山岳丛林地是林木聚生的山地,其间地貌形态多样,地形起伏不定,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地带。地貌形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火势的变化,进而对林火的扑救造成影响。如:陡坡地形会自然地引起林火燃烧的变化,当火沿山坡向上燃烧时,林火燃烧蔓延的速度会随着坡度升高而不断加大;在山脊线上,受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影响,林火行为会随时发生改变,难以预测;在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低矮部位,会造成风向变幻莫测,使林火燃烧活跃而不稳定;在山谷处,地形低凹,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并在谷内聚集,形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旦风速风向发生变化,浓烟消散,会突变形成火爆和爆发火,人员处于其中极难逃脱。因此在山岳丛林地扑救森林火灾时,要特别注重各种地形对灭火行动的影响。

一是要注意不同地形特征引起的火行为的变化。地形因坡度、坡位、坡向等的变化,会影响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变化,植被种类的变化及土壤干湿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林火行为的变化。坡度越大,林火向上的蔓延速度越快,下山火则相反。坡向不同,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速度会不一样,灭火安全程度也不一样。如在陡峭的峡谷地带、单口山谷、鞍部往往形成大风、高温、浓烟等环境,灭火人员极易被大火包围,发生险情。

二是要注意地形变化引起的地形风。山岳丛林地常会形成越山、绕山、反山气流和上升气流。越山气流是风越过山脊形成的气流,绕山气流是风吹过独立山体时形成的气流,这两种气流可以使林火形成火旋风;反山气流是风越过山脊后,在山的背面形成的反向地形风,会造成迎风坡处下山火的蔓延速度;上升气流是由于热气流受特殊地形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它会加快上山火的燃烧蔓延速度和强度。此外,山岳丛林地不同地貌还会形成山风、渠道风、谷风、峡谷风等,使火场环境更加复杂,使扑救难度加大且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扑救山岳丛林地火灾的常见战法

(一)上山火要“顺势打”。上山火是燃烧最为猛烈,蔓延速度最快的林火。当白天遇有大风天气时,位于阳面上坡方向的上山火会燃烧得更加猛烈,在大风的作用下,会形成强烈的局部热对流甚至形成“火爆”等行为。其火行为通常表现为:火头形态如尖刀,两翼火线似火龙,火爆轰鸣火团飞,浓烟翻滚急上卷,火势直冲云天,向上跳跃式燃烧。此时从山顶向下接近火线迎着火头灭火或者在此处开设防火隔离带,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危险。因此,打上山火一定要竭力避免上述情况,以免误入险境。通常上山火要“顺势打”。要顺着火势方向,先从两翼突破,控制火线,再顺势向火头方向扑打,直至消灭火头。扑救上山火要注意先选择好安全避险区域或路线,接近火线时要时刻观察火头发展变化情况,当火头越过山脊,形成下山火,或者等到温度与风向变化、火势减弱时,灭火人员要迅速抓住有利时机,改变战法,全力组织力量对火头进行扑打,彻底将林火扑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山火火势迅猛,通常林火燃烧不彻底,非常容易出现大火回烧与复燃现象,特别是当燃烧的火焰超过3米以上时,从尾部跟进的灭火队伍一定要保持至少百米以上距离,坚决不可在上坡地段进行扑打。

(二)下山火要“堵截打”。下山火的主要特点是火头较弱,火势稳健,燃烧蔓延速度慢,林火通常燃烧彻底,但清理困难。当火线越过山脊从山上向山下燃烧时,通常是灭火的最佳时机,此时,指挥员要迅速组织队伍,采用一切灭火手段,将林火消灭在山坡上或堵截在山脚下;因为,如果不能在此地形条件下扑灭火头,一旦火头突破封堵,会迅速越过沟塘重新发展为上山火,林火将再次难以控制。扑打下山火主要采用“堵截打”的方式进行灭火。当灭火力量充足,火势较弱、火线短时,可从山下选择安全路线接近火线,在火场的薄弱地段,采取一点突破、两翼对进或者多点突破、分段扑打的方式进行扑打。当灭火人员力量不足,且火线长、火势较大时,需集中优势力量,采用扑打或者点烧的方式,坚决扑打与堵截火线重点部位,将下山火堵截或消灭在下山之前、山坡之上的区域,以免丧失有利时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下山火燃烧比较充分,会在火场形成多处余火和暗火,甚至会形成局部的地下火,因此,下山火扑打容易,清理困难。一定要仔细清理余火和暗火,通常采取沿迹地边缘点烧的方法防止复燃火发生。总体来说,扑打下山火一定要选择战机,多法并用,坚决将林火消灭在下山越沟或上山之前。

(三)沟塘火要“集中打”。沟塘是指两山之间的低凹部位,其间低矮植被茂密,是林火易加速地段。沟塘火受风的影响大,会在风的作用下迅速燃烧蔓延。但沟塘火火线一般比较规则,识别观察相对容易,如果条件具备,可以组织点烧开设隔离带或者集中动用灭火力量进行扑打。扑打顺沟火时,为防止向阳坡一侧的林火快速蔓延,突破沟塘形成上山火,通常要先集中主要力量对向阳坡的林火进行扑打,待控制住向上蔓延的林火之后,再对沟内的火头进行扑打,争取将火头在沟内扑灭。最后,再对沟塘背阴一侧的林火进行扑打,直至沟塘火全部被扑灭。即:先扑打沟塘向阳面的林火,再扑打沟塘内的林火,最后扑打沟塘背阴面的林火。扑打跨沟火时,通常要集中力量控制林火突破沟塘向山上蔓延,防止形成上山火,待沟塘两侧的山火被控制近而扑灭后,再对沟塘内两侧的火线进行扑打。需要注意的是,当沟塘长且沟宽不足百米,植被较厚且干燥时,燃烧的火线极易形成烟道效应,这时,指挥员要迅速组织人员安全避险,切不可进入沟内堵打火头,更不能深入沟底堵截灭火。

(四)山谷火谷火要“圈围打”。山谷火谷火是指两条火线在山谷地形的两侧山背位置燃烧的林火。由于两条火线相邻,且火线中间地形低于两侧火线,因此,此处地形对于灭火非常不利,是扑救森林火灾常见的危险地形之一。火谷火的特点是两条火线之间的山谷中的火势变化非常激烈,温度高、烟雾大、风向旋转变化大。两条火线之间的距离越近,山谷中林火燃烧得就越剧烈,扑救的难度就会越大。扑打火谷火时,指挥员要认清地形,条件不具备时,坚决不能进入两条火线之间的山谷进行灭火,应采取间接“圈围打”的办法进行扑救。即利用点烧的方式进行间接扑火。首先在火线的两侧借助有利地形,组织以火攻火的方式消灭外线火,然后借助点烧形成的有利态势,分别沿火线向前扑打,直至扑灭火头,在扑打的过程中,要力争使火头被控制在山谷之内。这是扑打火谷火最安全也是最省力的一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山谷地带地势低凹,风向不定,属于灭火的危险地形之一,因此在此地灭火时,一定要观察好火场情况,确保安全,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动用优势力量进行扑救;在点烧作业时,要选择林火燃烧的薄弱地带,从火线的侧翼进行点烧,并将火头圈围在点烧范围之内,力争一次性扑救成功。

(五)特殊地段火要“伺机打”。山岳丛林地的特殊地段主要是指两山之间的鞍部、山脊线上山谷处、向阳山坡上的凹陷处、断崖、石崖植被结合处等地形。在此地段进行灭火行动危险性非常大。实践验证,90%以上的火场人员伤亡都是误入高危险地形灭火环境造成的。因此,灭火人员一定要熟悉山岳丛林地的危险地形,特别是灭火指挥人员,要能正确认识高危险地形的巨大安全隐患与林火在此地形上变化不定的发展变化规律,确保不误入此地形进行扑救。必须扑打险境火时,一定要提前设定安全避险区,并加强防护,采用风、水、化、空中灭火多种手段对火势进行压制,在确保火势减弱后,地面人员方可进行扑救。即使火焰高度在2米以下,也要在上风方向集中使用风力灭火机、水枪和水泵等灭火装备,压制火势,防止受特殊的地形影响,风力突变,火势失控,对灭火人员造成危害。需要注意的是,灭特殊地段火一定要快,千万不可在主风方向下风口处,实施两翼强攻灭火和顶风灭火。即使开设隔离带封堵时,也要与火头至少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确保一旦情况不利,队伍能迅速撤离或转移至安全区域内。

三、结语

地形是影响林火燃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山岳丛林,地形对林火的扑救更是有着举足輕重的影响,因此,在此种地形条件下扑救森林火灾,必须要分析地形,研究地形,利用地形,确保灭火行动的安全与顺利。

参考文献:

[1]许基全,讨论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4(10):21-22.

[2]李天文,刘学军,地形复杂度对坡度坡向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4(5):272.

[3]张运生,舒立福,森林火灾扑救组织与指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30.

猜你喜欢

战法森林火灾
景福镇预防森林火灾方法措施分析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