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2020-08-13朱洪涛

散装水泥 2020年2期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混凝土

朱洪涛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入混凝土阶段,相对于土木石材来说已经有了较大跨越,从天然材料进入人造材料的应用,不再受制于自然区域限制和资源限制,而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从现场搅拌加工到搅拌桩规范化生产和专业车辆运输泵送,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多功能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带来极大便利。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的成本和质量控制,逐渐将混凝土浇筑和加工由现场转入工厂,降低了现场施工控制管理难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

1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概念从20世纪初就提出,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实际应用案例到20世纪60年代趋于成熟并形成体系,由于其施工环境在室内工厂,容易保障模板安装和养护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在产品质量和工期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节约能源和控制现场环境卫生以及开展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具有较大优势,得到了迅速推广。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施工工期和质量控制压力逐渐增加,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实施创造了市场,特别是随着成本控制方面的技术日益成熟,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通道,得到了我国相关部委的重视,陆续颁布了多项相关规范制度,促进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2 巨大优势

2.1 环保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开工和集中建设,不仅在建筑工程工地造成了较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且随着建筑工程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关产业链的产品需求量增多,对整个建筑工程链条的各个环节来说,破坏环境和生态都是无法避免的后果,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从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的手续办理阶段,就编制和申报各种环境保护整理措施方案,只有取得环保部门同意后,才能获批方案和设计。在办理施工许可阶段,还需要对现场的扬尘和环境保护做专项方案审批,在过程中还需要接受专项环境保护监督和检查,发现未履行和落实相关环境要求承诺的,在停工整改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巨额罚款和通报批评,对于施工企业的形象有较大影响。在完工后,竣工验收阶段还将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不整改完毕无法投入使用和取得房产证。只有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适应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吸收了多个专业技术,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提高了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控制能力,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2.2 效益提高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打破了原有传统的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顺序,极大地简化了工程建设流程,将模板支护、脚手架搭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人力资源和工期消耗时间较长的工作内容转移到了预制工厂,不仅节约了工期和费用,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在工厂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集中、连续、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效率。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只需要根据先后顺序进行陆续到货和分批吊装到位即可,仅对连接处进行局部的模板搭设和混凝土浇筑固定即可完成工作,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内容和工作流程,特别适用于快速建设需求。诸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方舱医院、战地模块化布置建筑,采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形式可以达到其迫切需求和质量保障。

2.3 改善工作环境

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后,逐渐成为了流动性较强的建筑工程施工主力,不利于专业的劳动技术素质养成,很难固定在城市某地定居。随着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各地兴起了混凝土装配预制加工厂,通过固定型号和规格尺寸实现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将原来在工地流动的支模工人、绑筋工人、木工和焊工等工种从工地进入到工厂,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配置,在劳动安全、生活保障方面具备了更优的条件,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宗旨,提高了劳动力技术和经济含量。

2.4 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约资源

相对于现场的检查和监督,在工厂进行混凝土预制工作可以实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标准化操作和监督,过程采样更加及时和准确,相关单位通过配备的在线监督系统,可实现全程在线监督,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质量带来巨大优势,而且便于进行机械化生产和循环利用,模板使用过程中的循环次数更多,保存完好率大幅提高,相关材料的浪费明显减少,并可以与现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其他工程同步异地施工,不产生冲突,衔接交叉施工明显减少,安全更有保障。特别是在城市改造和新建的建筑,使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形式施工,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减少既有设施的破坏,降低扬尘和灯光、噪声污染,减少高空坠落风险,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应用。

3 存在问题和改进

虽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相关的标准和制度尚不健全,要想大规模推广应用还有很多障碍,给相关监督管理带来困难。且由于无法保证运输过程中的重量、形状和高度限制,从而增加了高空吊装作业的难度,提高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高水平的要求,对精度控制和模拟技术都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等。因此,在后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改进措施的研究:

3.1 提高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未来满足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技术细节要求,需要提供混凝土预制工厂详细的尺寸模型和技术参数,在大规模预制阶段,需要利用BIM技术等信息模型来进行建筑拆分和细化,并做好数据匹配和精度设置,满足使用和运输限制,确保衔接质量。

3.2 加快制度标准建设

为了促进多个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单位与多个混凝土预制厂的沟通与合作,需要陆续出台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流程建设,便于开展商品化产品采购和问题质量的监管及责任落实,规范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应用市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3.3 加强沟通和监督

在当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试点推广阶段,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监督,防止造成粗放式自由发展状况,给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带来质量和安全事故。对不同的项目,在建设期间和完成后,应加强总结和交流,促进同行业相互参观和监督交流,加快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完善。

4 结束语

从长远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必将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发展,有利于满足当今社会对建筑工程的各种要求,有利于建筑工程环保、质量、工期和成本等各方面的最优化管理。因此,我们要强化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促进我国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装配式住宅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Jaffa住宅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挂在“树”上的住宅